城市主题文化导言
维也纳城市的主题文化为“世界音乐”城市主题文化。是音乐使这座城市散发着无穷艺术的魅力,人们到这个城市而来就是来寻找世界音乐大师们的历史足迹和艺术回音。海登、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让全世界的游人永远痴迷。每年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成了城市最响亮的品牌;规模盛大的维也纳国际文化节,更是把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吸引到维也纳来。全世界的游客到这个世界音乐城市,就是想听到原汁原味的大师们的音乐,世界音乐在这个城市变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和人文资源。“世界音乐”主题文化带动了城市旅游,使维也纳永远处于“世界音乐”城市主题文化的魅力之中。
城市主题文化背景
奥地利首都、著名音乐城市、国际旅游胜地维也纳,位于国境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坐落在维也纳盆地中,蓝色的多瑙河从市区静静流过,水秀山青,风景幽雅。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登上阿尔卑斯山麓,维也纳森林波浪起伏,尽收眼底。从多瑙河盆地可以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辽阔的平原犹如一幅特大的绿毯,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间。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诱人,素有 “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维也纳城区占地面积4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0万,房屋顺山势而建,布局层次分明,各种风格的教堂错落其间,使这座山青水碧的城市保持着浓厚的古老庄重色彩。
一、城市主题文化起源与演进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到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国的首邑。13世纪末期,城内出现大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15世纪以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
维也纳作为德意志帝国的陪都更多的继承了德意志民族的理性与严谨,这种历史与哲学的思辨在经历了近千年的分裂之后,终于以一种非理性的形式爆发——这就是音乐。把哲学的思辨融入浪漫,用音乐的旋律阐释理性,这就是维也纳城市主题文化的开端。
所以只要提起维也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些音乐大师的名字,因为这里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乐派”的中心,19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地许多著名音乐家曾来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漫步维也纳市区,几乎到处可以看见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城市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用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
其实这种城市对音乐的推崇最早是因为维也纳的奥地利王国首邑的地位,当时的奥地利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中最大的诸侯邦国,在维也纳城中居住着大量的德意志帝国的贵族。这些拥有巨大财富而又无所事事的贵族们供养了大量的宫廷乐师,音乐成为这座城市一种时尚,随着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对外战争的屡屡得手,这些靠世袭获得权利财富的贵族们得以在整个欧洲地区物色与寻找乐师。这就成就了维也纳音乐城市主题文化的最早的雏形。但此时音乐还只是作为一种享乐的附庸,直到十七世纪德意志帝国衰落之后,大量的优秀作曲家因为不满德国的分裂现状开始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同时音乐的创作取向也开始受到早些时候的文艺复兴的影响,终于把音乐普及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同时音乐也上升为维也纳的城市主题。
这种主题一旦形成就开始发挥着惊人的汇聚力量,一大批来自德国各地的优秀音乐家开始向维也纳集中。因为这里有最好的音乐教师、最好的音乐学院、最好的演奏大厅还有最有品位的听众。只有在维也纳获得成功才能扬名天下,只有在维也纳才有创作与讨论的氛围,只有在维也纳才能诞生出世界名曲。
所以维也纳吸引了贝多芬、吸引了莫扎特同时也塑造了斯特劳斯,这些大师的到来为维也纳的城市主题文化最终构建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整个维也纳的历史就是一部由古典音乐演奏的史诗。把城市的一种文化特质上升到了 城市整体的文化主题,成为了一座世界名牌城市,也成功的在人们心中塑造了无与伦比的音乐之都。
二、城市主题文化极致
维特纳的主题文化来自于音乐,只有音乐可以让这座城市永久的留在人们的视线中,只有那些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们在能让这座城市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古典音乐的理性与哲学思辨成就了这个城市不凡的魅力,又用激情来点燃城市发展的圣火。维也纳的古典音乐秉承了德意志古典文化的精髓,在这个民族的古老血液中流淌出一道音乐的多瑙河。把德意志的古典文化中的理性、质朴的精神发挥到极致。通过一个城市的音乐语言为古典的中欧土地塑造出一种文明的辉煌。这种伟大的古典音乐启迪着世界几代人的智慧,陶冶着整个环宇的情操,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人文与艺术遗产。
所以我们研究维也纳的城市主题文化的极致就必然要说到这些古典音乐界的巨子和这个城市音乐的最辉煌成就——新年音乐会。
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
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仅35岁。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Marriageof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丰富多彩的作品与短促而动荡的一生蕴含着一个解不开的算式,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秘密。必须看到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莫扎特的音乐(以及他的音乐所体现的他的人格)至今仍然如此激动人心。
莫扎特音乐是包罗万象的,人们不禁为其中所表达的广泛内容而叹赏不已:苍天与大地、自然与人类、悲剧与喜剧、情感之各种形式的表露与深沉的内在宁静、圣母玛利亚与超凡的魔鬼、教堂大弥撒、共济会的奇迹庆典与舞厅、笨蛋与聪明人、懦夫与(真、假)英雄、忠诚者与奸佞小人、贵族与农夫。
他似乎并不偏爱某些人、某些东西,而是爱一切人、一切东西:犹如普照一切的阳光,犹如浸润一切的雨露,这反映在(如果我没有听错话)他无限亲切、却又不似并非有意使然的风格之中。他总是以这种风格塑造和协调人的歌声或(在协奏曲中)主导的独奏乐器与伴奏的(不,通常绝不仅仅是伴奏的)弦乐器和管乐器之间的关系。人们百听不厌的不正是莫扎特乐队中那发生着、躁动着和激动着的东西?不正是那种出人意料而又正当其时出现并以其特殊的高低音和音色而达到完美境界的东西?这一切不正是整个宇宙以缩微形式被表现于音响之中?显然,作为人的莫扎特听见了宇宙之音并使它歌唱起来。
人们的确可以把这称之为"无可比拟的"。但是,这里有一个有待破解的谜。我们迄今所知道的一切情况表明,莫扎特事实上对他那个时代丰富的自然和历史科学、甚至对(除音乐以外的)艺术,如古典文学,根本不感兴趣。
事实上,他毕生所直接关注的--除了他变化不定的人事和职业关系--似乎只是与音乐有关的东西。问题是,从莫扎特的音乐看,他无所不知,至少像歌德那样博学,尽管他没有歌德那双全面观察自然、历史和艺术的眼睛;毫无疑问,他胜过历代千千万万比他读书更多的,即通常说的"更有学养的"、更有兴趣的通世事知人情者;那么,他从哪里得到这一切知识的呢?
想必他所具有的某些感官使他事实上有能力冲破他那种古怪的表面上的封闭状态,摄取他显然善于表现的世间万象吧。
德国古典音乐集大成者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8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从波恩来到维也纳,一直到他1827年逝世,他就从未离开过这座对音乐家特别有吸引力的城市。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1805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德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
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辉煌的创作并不能掩饰贝多芬多难的一生。1802年,贝多芬由于逐渐丧失听力,悲愤之余,写下了一封可能是给他兄弟的遗嘱。激情满腔的禀性迫使他频繁地搬家。他在维也纳市区北部有温泉的地方留下了几十处居所。但是温泉最终还是无法挽救他的失聪,1819年,贝多芬的听力彻底丧失了。
1827年,人们在魏林格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888年,贝多芬的遗骨被安放到维也纳中央陵园。
贝多芬的音乐在世界上从诞生起就没有间断过,现在的地球上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演奏着《命运》、《英雄》。都在为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延续着神话。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都要提前几年预订,音乐会的CD和录像资料的发行权都是各唱片公司争夺的焦点,因为它意味着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商业利润。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一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每年的1月1日上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形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高贵血统》。据记载,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
1921年。当时,为了庆祝在维也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Nikisch)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的《艺术家的生涯》、《蓝色多瑙河》、《美酒、女人与歌曲》等作品。由于尼基什当时巨大的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都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
1925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100周年,指挥大师魏因加(Felixvon·Weingartner)指挥演出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已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0月17日和18日的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返场曲目。1925年10月25日的这场音乐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是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由于音乐会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33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当然,音乐会的作品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外,还有其家族别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41年1月1日的那次,指挥同样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在战争年代,克劳斯掌管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出和爱乐乐团的私立学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月,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1945年的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在1月2日还加演了一场。
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更换,1987年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赫伯特·冯·卡拉扬,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随后是克劳迪奥·阿巴多 (1988年和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 (1989年和1992年)、祖宾·梅塔 (1990年、1995年和1998年)、里卡多·穆蒂 (1993年和1997年)、洛林·马泽尔 (1994年、1996年和1999年)。
所有这些指挥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当年音乐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挥。1999年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音乐会打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2000年的新年音乐会由里卡多·穆蒂执棒。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听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于是以后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转身向广大听众致辞,预祝新年快乐。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歌剧带入传统歌剧院的人,创作出大量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创作的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对维也纳、对奥地利的热爱,对和平、欢乐和充满艺术生活的向往。
三、城市主题文化裂变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所以把音乐作为城市主题文化的维也纳也把音乐这一永恒的浪漫留在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建筑还是雕塑,不论是街道还是公园无不体现出这座城市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只有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拓展才能塑造一个城市主题文化的凝聚力,只有把主题通过不断的融合到城市的各个方面才能为城市的整体文化确定走向,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创造合力。维也纳音乐城市主题文化的裂变就体现在维也纳的建筑、雕塑、产业、旅游的诸多方面。
音乐大师的雕塑
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如今,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
维也纳内环城路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塑像最集中的地方。在内环路的城市公园里,可以看到伟大的约翰·斯特劳斯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小提琴;沿着内环路,还会看到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的英姿。这些音乐大师都曾在这座音乐名城中度过多年音乐生涯。
在这条环城路的城市公园里,竖立着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金色雕像;莫扎特的雕像座落在内环城路皇宫公园的中心;贝多芬的雕像耸立在内环城路上的一个广场中央。
维也纳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厦内,于1870年建成。它的设计师是丹麦出生的特利菲尔汉森。他不仅考虑到协会大厦在外观上与帝国大道上其他古典建筑风格相一致,而且在内部具体厅、室细节的处理上有意突出了美学与声学效果的和谐统一,特别是在"金色大厅"的装潢布局上,充分体现了汉森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上千万人向往的地方,是各国音乐爱好者心中的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高高的天花板上悬挂十盏水晶吊灯,雕有阿波罗太阳神和专司音乐的女神,大厅两侧也有20多个女神雕像,一派金碧辉煌。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原名为皇家歌剧院,建于1861至1869年。世界许多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都在担任过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总监。
如果说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歌剧的中心,那么维也纳歌剧院就是德语歌剧的中心。在这里不仅演出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如莫扎特、贝多芬,也演出近代作曲家,如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等的作品,还演出一些现代作曲家的歌剧。并经常请不同的演员、导演、乐队指挥和舞会设计。这样观众可以欣赏到同一个作品的不同风格
这里曾经首演过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19世纪欧洲所有著名歌剧作家的作品,都在这里上演过。1945年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1955年又按原来的样式重新建造。每年这里都有世界性的音乐比赛。
融入城市生命的维也纳音乐之旅
这座音乐名城还为音乐爱好者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到这里深造、创作并从事演出活动。每当夏季,许多交响乐队走出音乐厅为人们演奏。优美的旋律把人们带到蓝色的多瑙河上,带到静静的维也纳森林里,带到高雅的艺术境界中……
维也纳当之无愧地享受着音乐之都这个盛名的维也纳,仅仅一场新年音乐会就让全世界为之向往。造访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的故居或墓地,在珍贵的遗稿和乐器中寻觅一代宗师的精神,您稍加努力或者有些运气,就可以聆听到全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
维也纳是音乐的殿堂。一年四季的音乐盛事从不间断。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吹响了序曲,最后以除夕之夜的音乐会落下帷幕。无论游客在哪个季节走访维也纳,都能欣赏到他最喜爱的音乐活动。
1-6月以及9-12月的周日,游客们可以在霍夫堡皇宫小教堂聆听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演唱。1月中旬,维也纳举办《回声》音乐节,这个每年一度的音乐节,专门是演奏古典音乐之前时代的古老音乐的。
1-3月是维也纳的舞会季节。维也纳将举办近百场舞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2月7日举办的歌剧院舞会。另外,1月17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舞会,2月8日的糖果舞会和同一天举办的咖啡馆舞会都有世界名望。
无论你是对文化、历史还是自然感兴趣,您都会对维也纳之行留下深刻的记忆。您会想起在文化气氛浓厚的维也纳咖啡馆里的逗留,想起在热闹非凡的购物街上的踟蹰徜徉,想起在青年派艺术大师克里姆特的杰作《吻》前面的赞叹,想起在金色大厅聆听音乐会,想起在蓝色多瑙河上的泛舟,或许是在森林里漫游.....
四、城市主题文化解密
从听觉上产生城市主题文化,使人感到神秘莫测。其实也很简单,联合国提出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概念,人们的认识就有了定位。音乐作为产生城市主题文化的主要元素就找到了依据。但是维也纳的城市主题文化的出现,是他人难比拟的。维也纳是上帝的宠儿。
凡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文化经济、文化外贸设定为战略目标,将文化产业作为最重要的替代型产业,将地域、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当作整体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维也纳正是把古典音乐作为了城市发展的切入点,用一个纯文化的概念打造出城市主题文化,再凭借城市主题文化实现了世界名牌城市的梦想。
在维也纳的成功的道路上把音乐从文化上升到一个产业,把城市的所有资源都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古典音乐的语言来阐述城市的主题,来统一城市的系统、产业系统。作为文化产业化的先驱,把古典音乐的所有潜在价值都发挥出来,成为了用以音乐统领的城市,成了古典音乐统治下的欧洲艺术殿堂。
新的城市发展潮流已经告诉我们文化不但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一个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的产业,但是我们要想用纯粹的文化特色来塑造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却是一个十分复杂而精细的过程。维也纳的音乐城市主题文化之所成功,其与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心理十分不开的,与德意志的历史际遇和维也纳的城市发展历史是分不开的,与德意志民族的理性与思辨十分不开的。有了这些积淀才能在音乐这一最高艺术形态上取得成就,才能通过音乐来打造城市主题文化,才能用音乐来催生出世界名牌城市。可以说维也纳不但代表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最高成就,而且代表了德意志古典精神的最高成就,是德国古典思辨思维在音乐领域的集中体现。只有上升到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度,城市主题文化才能构建成功,世界名牌城市的梦想才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