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题文化导言
海德堡城市的主题文化为"大学城"城市主题文化。海德堡为"大学城"提出了一个准确的概念,那就是大学整个融入到城市中,整个城市融入在大学中。城市就是大学,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城市处处散发着智慧的魅力。哲学、艺术、文学成了这座城市的精神符号;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成了这个城市的永恒主题,不经意间一块石头、一个窗口、一条小径、一座城堡都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和大师们的精神灵光。当你徜徉在这个城市的古老街道上,你会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哲学圣光、艺术魅力、文学的浪漫,你会感到已故的大师们依然站在你的面前,与你探讨哲学、艺术、文学。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大学课堂,整座城市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一位位大师们的身影和人文精神的历史回光返照。
海德堡把整座城市的精神投入到了启迪人类智慧的事业之中,以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为人类进步提供精神食粮。学生在海德堡学习,从未感觉是在一座大学里机械的学习,而是非常自然的感觉到是在大师们的感召下从事一项项伟大的事业,这样的大学能不培养出大师吗?这样的城市能不产生伟人吗?海德堡出现的哲学家:费尔巴哈、黑格尔、谢林、韦伯、海德格尔和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证明了海德堡大学的哲学气息和理性光辉的卓而不群,难怪歌德和雨果这样的大师都对海德堡崇敬有加。
城市主题文化背景
海德堡位于德国西南部内卡河与莱茵河交汇处,环山绕水景色奇美。海德堡的国王宝座山上绿树葱茏,中世纪的古堡隐现其中;内卡河(Neckar)缓缓流淌穿城而过,美丽的古石桥横卧江面;海德堡的建筑以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为主,处处青砖红瓦。古堡、石桥、古意盎然的老城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
老城区为内卡河谷拥抱,前有440米高的圣人山,后有568米高的国王宝座山。在国王宝座山上,是法尔茨王朝的王宫遗址,这些耸立在高空白云之下、历史可上溯到中世纪的古老城堡,犹如一个个穿越时空的精灵,记录着数不清的浪漫与沧桑
走到1788年改建的老桥,回眸远望海德堡此起彼落的红瓦斜顶古城建筑,搭配山坡上雄伟气势的海德堡宫殿,真是美极了!若再走到内卡河对岸的街道上,以内卡河上拱形桥梁为前景,又是一幅海德堡最典型的迷人风情。
一、城市主题文化起源与演进
在海德堡,大学就是城市,城市即是大学;它的14万人口中,有10万人是来自各国的学生和为大学服务的人员。站在街上四望,看到的全是年轻人的面孔,难怪海德堡被赞为“永远年轻,永远美丽”!海德堡从历史上说,也只不过是个"村"的概念,从"村"发展成城市,发展成世界大学之都,它给我们中国众多的城镇带来了什么启发?
海德堡大学最早鲁普莱希特选侯创立,本意是通过创立大学来集中一批欧洲的学者为中部德意志个邦国的贵族子弟服务。但是在创立之后,这座城市就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不但是城市的特色还是城市的支柱,是海德堡市发展至今的唯一动力。
14世纪,海德堡大学的作用达到颠峰,它浓厚的人文主义氛围使海德堡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中心。
16世纪的下半叶,海德堡大学就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为城市主题文化的创立抢占了先机。城市就是大学,大学就是城市,这在世界上也只有海德堡了。一所大学,成了一个城市主题文化的主体,这是世界的唯一。所以,海德堡大学,是我们本章的主角。
海德堡的凭借大学城的学术氛围还聚集起了整个欧洲中部的学术大师与学术人气。16-17世纪的海德堡曾是欧洲的宗教文化中心,路德教派与加尔文教派先后在海德堡传播。这种宗教文化与教育文化的结合给了海德堡最大的学术推动力,也为海德堡大学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近代以来海德堡大学人才辈出的最重要学术积淀。
海德堡凭借大学一举成名,成为欧洲中部最重要的学术城市和旅游城市之一,为整个城市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海德堡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为城市集聚了力量,为城市指明了道路,终于使城市构建成以海德堡大学为统领的城市主题文化,也具有了世界名牌城市的地位。
二、城市主题文化极致
海德堡大学是该市的骄傲。海德堡城市主题文化的极致就是海德堡赖以成名的大学,是这个欧洲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是这个欧洲的科研与教育中心,是为海德堡提供了发展动力又保证海德堡经久不衰的这座人文荟萃的殿堂。
今天海大已由最初的神学、法律、医学、文学4个系发展成为拥有18个系、9000教职工的堂堂学府,不少科系享誉世界。几百年来,海德堡大学,逐渐成长,因此校舍也就见缝插针,星布全市各地。海大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其中有14世纪的手抄本,极为珍贵。
海德堡大学不断发展扩张的时候,海德堡的城市主题文化出现了!海德堡的成功经验说明:办学,业已成为城市主题文化的主要元素。办学,特别是大学,海德堡已进入一种境界,而且可能是最高境界,是人类学府的极致。海德堡的这种办学境界,正是对城市主题文化的进一步打造。
海德堡大学的神学、法学、哲学、医学课程最悠久,成就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哲学家,被誉为世界哲学家的摇篮。
在海德堡大学所设的各系里,医科各系更是享有盛誉,它的癌症治疗居世界领导地位。它拥有齐全的现代化设备,较多的著名学者,学生实习机会多,毕业生质量高、工作好。从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国家很多有志医学的青年,都愿意投考这所大学的医科各系。
翻译学院被认为是世界上办得最好的学院之一,设备好,师资水平高,招考严格。有大小10多个语种,除设有英、法、俄、西班牙等大语种外,还有波兰、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小语种。
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是全德国最古老的法律学院,是海德堡大学在1386年创校的三大学院之一。600多年来,有许多当代知名的法学家驻足于此,从事研究与教学。以有法学黄金年代美誉的19世纪和20世纪的学者为例,许多著名的教授都在海德堡担任教学与从事研究,也留下了他们在这个法律学院的光辉历史。而这样坚强的教授阵容,甚至造就了整个19世纪,法律学院学生常常超过整体大学学生半数的现象。如:
最早提倡民法典编撰的学者:尤斯图斯·蒂博(1772~1840年);
十九世纪中期最重要公法著作的作者:克鲁勃(1762~1837年);
最早编撰法国民法教科书的学者:扎恰利亚(1769~1843年);
德国第一次民法典草案的编撰者:温德沙伊德;
最具代表的法律学授课大师:凡格罗(1808~1870年);
以一般国家学(身份理论)闻名于世的学者:格奥尔格·耶利内克(1851~1911年);
魏玛宪法著名注释书作者:吉尔哈德·安舒茨(1867~1948年);
以价值相对主义闻名的法律哲学大师: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1878~1949年)。
这样的教学与研究质量始终未曾中断过,在20世纪公法如此蓬勃发展的年代,几个重要的行政法大师,如叶立尼克、F·佛兰尼与给付行政大师厄斯特·富斯多夫也都执教于此。尔后,卡尔·恩吉施、麦克斯·缪勒等法理论大师亦在此成就其巨著。
由于过去法学者的努力,也累积出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在德国大学法律学院的声望与地位。至今,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在德国法学界地位,从申请入学的学生比例可看出,其仍是全德国法律人最心仪的法律学院。在法律学教授的心目中,也是最希望自己子女就读的法律学院之一。
海德堡大学特别重视研究,在科研方面发展很快。最成功的例子是,1985年建成的海德堡科技园,定位为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国际化园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海德堡大学对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授予荣誉评议员、荣誉市民称号,并对他们颁发荣誉奖牌。在校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海德堡史上的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
菲力浦·雷纳尔德,因提出电子论和阴极辐射现象荣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布莱希特·考索尔,在蛋白质和核酸研究中取得巨大成果获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奥托·弗里茨·麦耶豪夫,研究生物反应链取得成果,获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里查·柯恩,研究维他命取得成果,获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
瓦尔特·波特,他发展了物理学上的重合方法,发现了电子在光子放射时获得冲量的方法,和宇宙射线中粒子运动以及核反应时核运动的数据,从而获得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汉斯·丹尼尔·杰生,因对原子核核层结构的研究而荣获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乔治·维蒂希,因对自然材料再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获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海德堡,大学与城镇完全融为一体,给人以丰富的享受。大学没有校园,也没有校门,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学城,大学的各系各科就散落在城市街道的大街小巷里。城市各处都是大学的教室,大学生们的生活节奏基本上代表了整个城市的节奏。漫步在幽静的大学城市中,我们常常会惊奇于其街道不时闪现的时尚和校园的历史深厚。这种新奇与深厚显示了日耳曼民族其文化的巨大魅力。
除大学研究机构外,该市还设有马谱协会的4个研究所,即原子物理、医学、天文和外国法律。还有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其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都享有一定声誉。
三、城市主题文化裂变
人口只有14万的海德堡同时又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来旅游的人数高达500万人次。外国游客来海德堡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海德堡拥有太多的人文的浪漫。真可谓青春涌动黄金。这就是海德堡大学城的主题文化带给人们的诱惑。
城市,是城市主题文化的物质载体,对它保护至关重要--海德堡给了我们启发。海德堡仿佛有着咒语般的力量,使最美的东西得以保全。
600年的时光中,一代代的学生来了又走了,旧日辉煌却映照在内卡河里清晰如昨:诗人艾欣道夫最爱在老桥边的酒馆里喝酒吟诗,认为海德堡本身就是浪漫精神的凝聚,由此写下了关于海德堡最为脍炙人口的诗歌;舒曼1825年步行至此,在这里找到了音乐灵感,奠定了以后的艺术道路;布伦塔诺和爱尔尼姆在此收集德国民歌,推崇民间传统和文化,由此掀开了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序幕;德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韦伯在此攻读法律,之后又在大学的经济系任教,著名的“韦伯圈”就是在内卡河边的韦伯旧居里饮酒畅谈的。
除此之外,黑格尔、迦达默尔曾任教于此;歌德在这里爱上了玛丽安娜,并写下了《西东诗篇》,又从此地去了魏玛;荷尔德林3次来此造访,雅斯贝斯在这里任教23年。
世界上有"学生监狱",人们也许不敢相信。但是海德堡就有。"学生监狱"设在狭窄的奥古斯特小巷里,这个三层小楼里的"监房"一共不到十间。和一般监狱相同的是,监房也有铁栅栏门,里面摆放着破旧的单人小木板床。
不同的是,监狱所有的墙壁,包括楼梯四周都是学生们的涂鸦:漫画、诗歌和各种各样的留言。虽然也能看到对"关押"的某种"抗议",但更多的是"我进监狱是因为我顽皮"、"遗憾我只在这里关了两天而不是十天"、"×××某年某月某日在此,特别留念"一类的留言。
从来没有教师和学生对学校设立监狱提出诉讼,关押在此的学生反倒觉得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是可以在女生中炫耀的资本。监狱与暴力和专制无关而与浪漫有关,大概也只有在海德堡大学才能出现吧,这也许与其高度自治的传统有关。
海德堡不但拥有大学还拥有通过大学而催生出的人文历史遗存,这些历史遗存已经像大学本身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在这里驻足、慨叹。
海德堡宫遗址是海德堡城之美的化身,海德堡宫建在苍郁的小山间,是用红褐色岩石建成的。从山脚仰望,它简直就是一块巨岩,一个裸露的峭壁,一座不可攀登的悬崖。它是坚不可摧的。
海德堡宫的颓檐断壁已经200多年了,他们只是精心保护,并不重建。斯特劳斯说:"建筑是残破的,记录的历史却是完整的。残破是一种美。失败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不朽的价值。应该勇敢地正视这种价值。"
古朴、典雅、优美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海德堡,绝对远离尘嚣,无论怎样的凡夫俗子,无论怎样的铁石心肠,来到这里,总情不自禁地有点浪漫起来,有点浮想联翩起来。海德堡大学城,兼具文艺浪漫气息与热闹活泼气氛。漫游在哲学家步道上,不但以绝佳的角度隔岸眺望城堡,而且林荫间的幽静的确令人有成为哲人的错觉!
一个以文化素养取胜的城市,仿佛有着咒语般的力量,使最美的东西得以保全,她超越人们的想象,以独有的特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但海德堡不仅仅有这些,她还存在一些历史背后的另外一种东西,一首真正的德意志浪漫主义之歌,一种无处不在的氛围。海德堡这幅画卷并不是慢慢打开的,人们像是毫无防备地,一下子就进入了画中,每时每刻,都会有惊喜和熟识相伴的感觉。
四、城市主题文化解密
大学城就是海德堡,海德堡就是大学城。如何把这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系统,变成这些之间有必然联系的系统,只有在城市中找到一个代表城市发展轨迹又有无限前景的城市主题,才能把这些没有必然联系的系统之间串联在一起。没有这个城市主题,各系统之间永远不能串联在一起,也就是说城市各个系统就好比一个个散落的珍珠,而没有一个代表城市主题的线把它串联起来,这些珍珠永远也串联不到一起,永远不能成为代表城市典雅、庄重、高贵、富有的项链。而城市有了这个发展主题,城市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新闻、企业、城市公共艺术、政府职能系统、城市规划都成了这个城市主题的载体,都具备了这个城市主题的功能,都染上了这个城市主题的色彩,都具备了主题核心竞争力。这样就形成了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之间的链条关系;城市文化和城市旅游之间的链条关系;城市旅游和城市公共艺术之间的链条关系;城市公共艺术和城市规划之间等一系列系统之间的链条关系。
海德堡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把大学的成长与城市的发展作为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一般城市来说拥有一座大学最多只是可以为城市增加一些学术气息,或者是为城市提供一种发展的文化基础。但是海德堡却首先把大学作为城市发展的特色,用这种特色来打造城市的品牌。把大学城作为城市的主题文化,把大学当做城市的头等大事来重视。
海德堡利用了大学的资源,又成功的打造了大学城的主题文化,通过大学城的吸引力,创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旅游的巨大吸引力。即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社会效益,把城市发展的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统一起来。大学即是城市,城市即是大学。成为了世界名牌城市。
通过大学产生的文化、教育氛围是海德堡成为世界名牌城市的基础,也是海德堡长盛不衰的秘诀。只有发展出成熟的主题文化才能通过这种主题文化打造出无与伦比的城市魅力,并把这种魅力发挥到极致,海德堡的发展历程为我们那些具有文化资源又立志于打造文化名城的城市们提供了一条通向世界名牌城市的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