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节、文学与艺术之都爱丁堡

城市主题文化导言


爱丁堡城市的主题文化为"文学与艺术"城市主题文化。要提城市文化资本最雄厚的城市莫属于爱丁堡了,它既有雄厚的文化资本,又有雄厚的艺术资本。爱丁堡的文化资本在原始积累时期就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数一数它的文化资本,哪一件都是堪称杰作,价值连城。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此地诞生到《福尔摩斯探案集》;从《艾凡赫》到《金银岛》;从《迷》到《哈利波特》;从诗人彭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可以说件件都是艺术瑰宝,完全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从艺术资本上讲,爱丁堡的艺术节更是精彩纷呈、不同凡响。艺术节自1947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50多个年头,现在已经成了世界性地艺术盛会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爱丁堡军乐节、爱丁堡国际图书节、爱丁堡电影节、爱丁堡国际爵士乐节和爱丁堡多元文化节,几乎把世界艺术形式来一个一网打尽。


一个城市如此钟爱文学,钟爱艺术,这在世界上恐怕只有爱丁堡了。两个主题在城市中交相辉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文学和艺术进行完美的融合,这种文化资本能不雄厚吗?因此,爱丁堡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文学城市"的命名,在爱丁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这一命名时是这样说的:"爱丁堡是一座建立在文学上的城市。"我们认为还应该加上一句:爱丁堡还是建立在艺术上的一座城市。


爱丁堡产生主题文化背景


15世纪初爱丁堡成为苏格兰王国的首都。1707年与英格兰合并统一后为苏格兰的省会。它是英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素有“北方雅典”之称,人口约45万人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素有“北方雅典”之称,人口约45万。


爱丁堡这个名字源于苏格兰语,意思是“斜坡上的城堡”,随着后来英语化变成了现在的发音“Edinburgh”。爱丁堡曾是苏格兰面向欧洲大陆的商贸港口,也受惠于北海油田的兴盛,但它没有走工业城市的发展道路,作为苏格兰的政治、文化中心,爱西堡始终用文化营造一个最优雅的城市。 爱丁堡的美不张扬、不妖艳,它被深厚文化浸润得优雅而端庄。


爱丁堡是苏格兰文化的展示中心。国际化的氛围以及浓烈的苏格兰地方特色和中世纪风情使她一直名列英国最佳居住区榜首。爱丁堡的城堡、大教堂、香醇的威士忌、穿着苏格兰格呢裙的风笛手,都是最佳的苏格兰风情缩影。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大都市,在绿荫掩映的市内,蜿蜒的中世纪古城和平整石砌的17世纪新城交相辉映,到处充满文化气息和历史遗留的痕迹。


俯视着整座城市的爱丁堡古堡,雄踞在火山岩峭壁之上。它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千年历史的见证。就像其他建筑环着这座城堡扩展开来一样,城市的灵魂也从古堡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得以延伸。


走在今天的爱丁堡街头,那些已呈绿色的铜像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哲学家休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苏格兰最杰出的文学家瓦尔特·司各脱、《友谊地久天长》的词作者罗伯特·彭斯……这些在爱丁堡生长、创作的思想家、文学家的雕像在城市里随处可见,他们是苏格兰人心中真正的骄傲。当你听着当地人介绍他们时,会感觉这些思想者就是爱丁堡的永久市民,他们的思辨、智慧和灵感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一、城市主题文化起源与演进


爱丁堡的成功是有着特质的因素,众多的世界著名作家、学者,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城市主题文化形成的基础。城市主题文化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支撑体系的,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内涵,没有聚合、扩散、衍生城市主题文化要素资源的非凡能力,就不可能打造成功的城市主题文化 ,爱丁堡的城市主题文化的起源和演进证明了这一点。


苏格兰浓郁的书香氛围有其历史渊源。苏格兰议会于1496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义务教育法案。在这项法案的推动下,到18世纪90年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苏格兰人都能识字了。许多去苏格兰游览的人发现,就连苏格兰的市井小民也在读着伯恩斯的诗以及其它一些书。


苏格兰的文学史上曾经群星璀璨。19世纪前的浪漫文学年代,Robert Burns 和 Walter Scott的作品就奠定了苏格兰文学之都的基础。到了二十世纪,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如柯南道尔引领潮流,虽然福尔摩斯的故事发生在伦敦,但其中很多的思维方式都是苏格兰式的。当代的苏格兰作家更是推陈出新,Irvine Welsh的《猜火车》以独特的苏格兰英语写成,反映了当时苏格兰社会的现实。其他著名作家如 Iain Banks、Ian Rankin的作品也纷纷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赢得了国际声誊。1990年后,另一部来自苏格兰的儿童文学系列作品更是在全球掀起热潮,JK罗琳成为全世界千百万哈利波特迷心中的偶像。有了这样厚重的积累,2004年,爱丁堡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授予"文学之都"的美誊。


爱丁堡城市的城市文化的演进是和城市历史息息相关的,爱丁堡的历史是大师辈出的历史。


爱丁堡作家司各特、斯蒂文森(《金银岛》作者)和柯南·道尔(以福尔摩斯侦探小说闻名)享誉文坛,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读者;市内一所房子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亚历


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电话的发明者--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这里。"像这样的旧居纪念牌、名人纪念碑在爱丁堡比比皆是,供人们瞻仰,缅怀前人的业绩。


思想者是爱丁堡的永久市民


走在今天的爱丁堡街头,那些已呈绿色的铜像是这座城市昨天的记忆。在欧洲城市的雕像里最常见的,一般是战马与将军,这在爱丁堡却不多,哲学家休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占据了城市最主要街道的中心。作为启蒙运动的另一个中心,18世纪的苏格兰学派为人类社会科学贡献过伟大的思想。



在爱丁堡的纪念雕像里,最雄伟的当属瓦尔特·司各脱雕像。这位苏格兰最杰出的文学家,手持书卷随意地坐在那里,仿佛准备朗读他的小说《威弗莱》。


在市中心的一个路口,矗立着《友谊地久天长》的词作者罗伯特·彭斯的雕像。他至今仍是苏格兰人最热爱的诗人。彭斯辞世已200多年,每逢他的生日或忌日,人们都会举行纪念酒会。


在新城的夏洛特广场,人们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人物雕像来纪念作者柯南道尔。


这些在爱丁堡生长、创作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苏格兰人心中真正的骄傲。当你听着当地人介绍他们时,会感觉这些思想者就是爱丁堡的永久市民,他们的思辨、智慧和灵感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艺术节是爱丁堡一面张扬的城市旗帜


爱丁堡被称为世界文学之都,最突出的是它的文化品位。每年夏天的爱丁堡艺术节,更是苏格兰人民向全世界呈现的一份文化艺术盛宴。


爱丁堡艺术节有“世界最大的艺术节”之美誉。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鼓舞士气,使人们从战争的创伤中振奋起来,爱丁堡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艺术节。在英国皇室的支持下,由爱丁堡节日协会筹备举办了首届艺术节。节日协会由各界人士组成,爱丁堡市长亲自挂帅,担任协会主席。近50年来爱丁堡艺术节已发展为世界性的艺术盛会,其中也有中国艺术界派团参加。


艺术节的宗旨是“举办世界表演艺术领域最令人兴奋的、创新的、接近大众的节日”,为最广泛的观众群提供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并以此推动爱丁堡和苏格兰人民的文化、教育和经济福祗,让苏格兰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苏格兰。


爱丁堡艺术节包括音乐、戏剧、电影演出和美术作品展览,以及每两年一次的书展。每逢艺术节,全市张灯结彩,披上盛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大批观光客和演员们。参加艺术节的歌剧、舞蹈、音乐会、话剧、滑稽戏、电影、木偶戏、诗歌朗诵以及绘画、雕塑新作品充满了每个剧院、音乐厅、影院、展览馆、美术馆和会议厅。演出点多达130余个。众多的艺术团体各据一方,热闹非凡。有的免费在露天剧场上演,有的在大剧院要几十英镑一张的入场券,而且在几个月前就得预订。


爱丁堡电影节是艺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一百多部电影。故事片、记录片、短片、动画片等均可参加。爱丁堡电影节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气氛,文艺性非常强。



国际艺术节是爱丁堡艺术节中的精品。每年都有不少世界一流的古典歌剧、戏剧、舞蹈、音乐作品在这里上演,并有一流的绘画艺术展览在博物馆和画廊展出。喜欢古典艺术者在这里流连忘返。国际艺术节始终保持着它的高品位,所有参加艺术节的节目都必须得到组委会的邀请,由艺术总监严格把关。


“边缘艺术节”的诞生纯属偶然。1947年首届爱丁堡艺术节期间,8个表演团体不请自来,在艺术节外围自由表达。从那以后,每年都有许多中小型演出团体光临艺术节,他们的自发演出充分彰显了自由表达的艺术精神,“边缘艺术节”由此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非主流艺术节。


爱丁堡艺术节目的是文化交流,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品位。它是全世界艺术爱好者的节日,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演出者和观众前来欢聚、交流,各国不同文化的营养也浸润着这座美丽的古城。 文化就是爱丁堡唯一不老的资本。


二、城市主题文化极致


古城爱丁堡形成了以文学之都为载体的城市主题文化。一个小镇,竟成为人类精神和情感的都市。然而爱丁堡城市主题文化形成和发展,有很多城市自身的主导因素。是这一切集中彰显了爱丁堡的城市主题文化达到顶峰,使人们承认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拥有过这座苏格兰高地城市具有的文化荣耀。


为表彰爱丁堡在文学领域的重要而又充满活力的作用,在成功经营了58届爱丁堡艺术节之后,2004年10月,爱丁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第一个“世界文学城市”的桂冠。人们公认爱丁堡受之无愧。


文学之都的每一处都彰显着文化的魅力,世界上有哪个城市的火车站是以小说的名字命名的(爱丁堡威弗利火车站的名字来源于沃尔特·斯科特的同名小说)?踏下站台的第一步你就可以看到斯科特的巨大雕像,从这里进入我们的‘文学之城’。”


爱丁堡的图书节


英国爱丁堡国际图书节12日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开幕以来,各项活动丰富多彩,高潮不断。来自35个国家的600多位小说家、诗人、政治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出席这个世界文学界的年度盛会,十几位作者将在图书节期间正式推出自己的新作。


2006年的图书节共推出650场活动。除探索21世纪国家形态的“无限国度”以及东西方国家互相审视的“东方和西方”等主题,还开设了社会与政治、社会与商业、孤独症、胚胎与道德等专题讨论。本届图书节还请英国风险专家分析伦敦恐怖爆炸,请培育克隆羊的胚胎学家介绍基因科学的发展状况以及胚胎细胞学的运用。图书节主管凯瑟琳·洛克比认为,图书节为讨论全球关注的前沿问题提供了平台。


中东作家在本届图书节上受到欢迎。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黎巴嫩等国的诗人和小说家参加的文学活动门票已销售一空。黎巴嫩作家埃利亚斯·扈利也带着他描写巴勒斯坦人困境的获奖作品《太阳之门》参加图书节。


图书节今年还开设了“聚焦中国”专题,一些西方作家所著的反映中国历史事件长征和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图书将在图书节上展示。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将出现在图书节现场,参与讨论他的新书《不便的真相》。该书主要探讨被各国首脑忽视的全球变暖问题,并介绍世界一流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世界敲响警钟。


图书节期间,小说、哲学、通俗科学、历史、政治、旅行、喜剧、媒体、戏剧、食物和环境等种类的图书活动繁多,不同品味和爱好的人都能在图书节上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东西。


朗读小说是爱丁堡的一个文学传统。每年的爱丁堡图书节上,亲耳聆听当代作家朗读自己的作品,是图书节最吸引人的内容之一。在皇家大道的古堡和皇宫中间,有一座名为内瑟堡的房子,它是“苏格兰讲故事中心”。在这里,你可以分享凯尔特圣人和骑士们的经历,维京人与航海者的历史以及雅各宾党和走私者的故事等。罗琳在这里朗诵最精彩的片段,犹如带领人们漫步在古堡中。像这样的讲故事中心,在爱丁堡远不止一个。


文学酒吧


爱丁堡文学酒吧游项目已经小有名气,它将在今年吸引更多的游人。人们很喜欢在这里寻找文学大师们们的足迹,不论是罗伯特还是罗琳,都有理由把他们从遥远的国度吸引到这小小的酒吧,因为,文学情结跨越国度、跨越了时空把各种肤色的人们聚合到了这里。


旅行路线从香草市场上的蜂巢小客栈开始,穿过烈士小胡同,来到老绞刑架所在地,再穿过线圈街、窄巷和爱丁堡老城的庭院,翻越土墩,下到新城的玫瑰街。一路由专业演员导游,像一次诙谐有趣的娱乐游戏。苏格兰伟大诗人、小说家们的作品,在爱丁堡著名或不著名的客栈、住宅内外上演。旅行途中,你可以体验酒吧里创造性与充满智慧的思辨氛围,探秘《化身博士》、《海德先生》等经典著作创作背后的故事,还可以聆听爱情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歌等。



苏格兰诗歌图书馆


2004年,苏格兰诗歌图书馆度过了它20岁的生日。1984年,图书馆建立之初只有两个馆员和存放在一间图书室内的三百本图书。20年后,它已经搬进了自己的专用大楼——一座获奖的建筑艺术杰作,它坐落于爱丁堡文学区的中心,距新议会大厦仅投石之遥。现在,它藏有来自苏格兰和全世界的3万本图书,每年接待读者8000人次,拥有1000名注册会员,每年为大约1500名儿童提供学习诗歌的机会。


每位读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诗歌,每个事件都被诗歌记录了下来。读者可以利用这里的资源做许多事情:借阅和浏览,检索关于诗歌创作室和诗歌竞赛的信息,查找记忆模糊的诗句或为某个特殊活动做准备。这里还有儿童诗歌学习社,走入学校教学的诗人,写作小组和遍布苏格兰各地的诗歌普教育普及机构。


除了收藏诗歌之外,苏格兰诗歌图书馆还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定期举行的诗歌朗诵夜。今年诗歌朗诵夜的来访诗人有路易斯·德·伯尼埃尔、约翰·拜恩和UA·范肖普。在艺术节期间还会举行很受欢迎的露天朗诵会,届时人们将在图书馆外的空地上朗诵自己或其他人创作的诗歌。


罗琳是爱丁堡文学的商标


当爱丁堡的街道上张贴满了电影《哈利·波特》的大幅海报时,J·K·罗琳再不会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里写她的故事了。不断的哈利·波特潮让她的身价上涨。如今人们只能在照片和镜头里看到她的身影,她成了名人。


去年爱丁堡的第一个文学盛会,是艺术节前夕,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出版盛会。7月16日,作者罗琳将在爱丁堡亲自朗读这一集的故事。


到底是什么孕育了罗琳,孕育了她笔下的神奇小男孩?也许站在霍格城堡上才可以找到答案。


罗琳热爱英国文学,24岁那年,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终于把这个哈利·波特的男孩故事推向了世界。于是,哈利·波特诞生了——一个10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罗琳虽然并不是出生在苏格兰,但她却已经在该地生活多年,而且她全套著作《哈利波特》都是在苏格兰完成的。JK罗琳是在刚开始写作第一本书的时候移居苏格兰的,因此她所有书都在爱丁堡完成构思和写作。可能是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高耸在岩山上的城堡、狭窄而布局凌乱的街道小巷、以及毗邻哈路德行宫的阿瑟王宝座山(这座山被认为与阿瑟王的传说有所关联),给了她无穷的创作灵感。


我们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是爱丁堡的文学土壤孕育了罗琳,是爱丁堡的文学造就了罗琳的21世纪的时尚文学大师。哈利·波特和J.K 罗琳的魔法仍在延续……


罗琳所创作的《哈利·波特》一书已经售出超过2亿本,并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此书的三部已经拍成了好莱坞大片。


一个城市一本书


日前,苏格兰方面宣布,英国小说家、诗人罗伯特·刘易斯·斯蒂文森的经典冒险小说《绑架》被选为世界文学城市爱丁堡的代表书。


一万本免费的《绑架》将分发在爱丁堡的各个咖啡馆、火车站甚至每辆出租车上,并标明“我是免费的,请将我带回家阅读”,以此让整个城市阅读同一本书。这些书包括了从给孩子的简写版到连环漫画册的多种不同版本。


这个被称为“一个城市一本书”(One Book One City)的计划,将于2007年春天正式展开。其目的是展现爱丁堡作为世界文学城市的新面目。该计划将每年进行一次,《绑架》很容易就击败了其他的候选图书成为第一本入选书。


爱丁堡古城外貌给人的印象一般,满街四层老房子既陈旧又千篇一律。这儿的气候也令人难以恭维。虽刚届初秋,冷风冷雨已带来阵阵寒意。据说在爱丁堡城郊,6月还现飞雪,9月底气温即可降至零摄氏度以下。也许受气候等条件限制,这个苏格兰地区首府没有建大型游乐设施,为数不多的赌场,规定须提前一天申请方可入内,这实际上也把不少旅游者拒之门外。


然而,就是这个只有45万人口不太起眼的爱丁堡,每年却接待游客达500万人次,旅游业实际上已成为爱丁堡乃至整个苏格兰地区最大的产业。 年均气温较低的爱丁堡,为何会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热点城市?我们发现:是独特的苏格兰历史与文化的磁力,把千千万万人吸引到这儿。是它的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彰显,使我们在阅读文学的时候,使我们在阅读文学历史的时候,产生着强烈的那种对文学、对文学大师的崇拜。是爱丁堡满足了我们这种精神上的饥渴。


三、城市主题文化聚合与裂变


爱丁堡的城市主题文化在运作中彰显了它的综合经济功能和品牌功能。然而在爱丁堡的文化主题运营过程又不仅只是为爱丁堡搞市场营销,还起担负着着在苏格兰乃至全世界促进文学活动的巨大责任。它赋予了主题文化的广博的内涵,从而更进一步伸延了城市主题文化的综合功能。同时在主题文化的彰显中产生了强劲的聚合和裂变。在城市主题文化下,爱丁堡的城市在无形的文化状态下扩张,产生有形的经济效益。爱丁堡作为世界文化的精神家园,它旁溢出节日经济,更让世界人们瞩目。


苏格兰和爱丁堡已经开始筹划一系列“世界文学城市”活动,各种想法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例如:建立“世界文学城市信托”机构;在爱丁堡机场建造一个纪念史蒂文森的儿童花园;为爱丁堡作家专门建造一个供他们写作和会友的场所;在苏格兰议会里面建一个苏格兰文学书店(谁会去那里买书呢?);举办各种国际出版界会议;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到爱丁堡作客并在苏格兰旅游;设法游说英国最有影响的图书奖——惠特布莱德书奖和布克书奖到爱丁堡举办颁奖典礼;与世界上其它申请成为世界文学城市的地方建立合作关系……据报载,现已正式列入日程的有,一年一度的苏格兰写作节,以及提高儿童阅读技巧运动等。苏格兰文化专员詹姆斯·博伊尔说,成为“世界文学城市”的远大目标是,让整个苏格兰民族都为文学“着魔”。


同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爱丁堡艺术节作品的多元、创新与高质量,以及艺术普及教育等互动活动是艺术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爱丁堡艺术节每年为苏格兰地区创造1.84亿英镑的收入,它的成功值得我国各地正在兴起的各种艺术节予以借鉴。如今的爱丁堡艺术节不仅能吸引世界顶级艺术家,而且也能吸引世界各地的观众,为爱丁堡和苏格兰创造可观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据报道,每年主体艺术节售出125万张门票,价值超过900万英镑;边缘艺术节的多样文化可吸引大约40万观众,为爱丁堡带来可观的收入。在爱丁堡的旅游者中65%的人表示,艺术节是吸引他们来的惟一或重要原因。艺术节的观众30%来自爱丁堡,28%来自苏格兰其他地区,27%来自英国其他地区,15%来自海外。


2006年,苏格兰艺术委员会、爱丁堡艺术节协会、爱丁堡市政府等机构联合委托国际咨询机构AEA对爱丁堡艺术节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爱丁堡被公认为国际节日都市王冠上的瑰宝。爱丁堡办文化艺术节的聚合了社会的消费热点,艺术节顶级的艺术盛宴吸引全球观众。 


每年进入8月,西方国家,尤其大城市居民,倾巢外出度假爱丁堡选择在这个月举办这么多文化艺术活动,不用说,打的是文化旅游牌


7个节定位明确,各有各的鲜明特色,各有各的目标观众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历来被视为世界最高水平的视听盛宴之一。爱丁堡边缘艺术节和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以其新锐前卫和蓬勃朝气吸引游客 。爱丁堡军乐节,则是老少咸宜 娱乐性最强的一个 。今年中国军乐团首次应邀参演,大受好评 这些文化节不但质量稳定,而且稳中求新 不仅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重头大戏都是世界一流水准,到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开讲座的也多是世界名流 。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到英国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多丽丝 莱辛,都是图书节的主讲人 。今年又请来罗琳念 哈里 波特 ,并透露哈里未来命运的线索,掀起媒体一股小小报道热潮 。


艺术节发挥文化旅游主题,但不一味依赖本土特色。 除军乐节是以苏格兰风笛为号召外,其他艺术节的主题,与爱丁堡或苏格兰文化本身并无多大关系 但是,游客既至爱丁堡,观看演出之余,不可能不一访近在身边的古迹名胜,领略爱丁古堡风情 。


四、城市主题文化解密


爱丁堡是一个用文化经营的城市 ,以它独特的身姿展示了含蓄的思想意境的美、展示文学历史悠远的美。第一眼就能让你爱上,并且愿意被它所臣服,因为它不张扬、不妖艳,被深厚文化浸润得优雅而端庄。在游历了千山万水之后,那里是让人洗涤风尘的憩园,那里是灵魂的养息地。当你漫步在文学博物馆的大厅里,当你徜徉在文学大师的雕像前,你变得虔诚了,你所有的尊崇都得以释放。因为在这里,在文学大师的身旁你品味的文学的芬芳滋养,你咀嚼着镶含在文字里的柔曼的旋律。这些都文学在历史中展示的力量。它跨越国度,它跨越时空带给你的是精神上的无比享受。


每一个到过爱丁堡的人,每一个在亚当·斯密雕塑前流连的游者都分享着文学带给人的思考和力量。这个被浓稠的文学情调包裹着的城市,连空气中都沁入着悠绵的文学魅力。我们无愧的说:爱丁堡的城市主题文化的力量是一种非凡的超越。这种超越的主要形式是主体要素从单一发展变成多元发展;由个体发展变成外延发展,变成复合发展;由静态发展变成动态发展,由体系发展变成框架发展,由聚合发展变成外延发展。这样就把城市主题文化要素由点到面,由小到量,由单极发展到多极,把城市主题文化资源融入到城市的每一处,展示了是主题文化的极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管文化事务的一位官员曾说,爱丁堡早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世界文学城市"的称号将给这座城市增添新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爱丁堡打出的一张新的文化旅游牌。爱丁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学之都",这本身就是一个超文学的创意。


为该计划牵头的是爱丁堡文学界的头面人物:现任苏格兰艺术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博伊尔和爱丁堡国际图书节负责人凯瑟琳·洛克比,而布朗女士则是为申请计划四处奔走的“首席说客”。为了说服各个不同的组织、艺术机构和文艺界名流支持爱丁堡的申请计划,她已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在地巴黎呆了将近一年。


据苏格兰有关部门估计,“世界文学城市”这一头衔每年可望给爱丁堡带来大约220万英镑的收入,给苏格兰其它地区带来210万英镑的收入。这些收入将主要来自以“世界文学城市”名义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和会议,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更多的图书销售。爱丁堡市政委员会负责人唐纳德·安德森直截了当地指出,“世界文学城市”的称号将增强爱丁堡作为旅游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爱丁堡的国际知名度。


作为与文学并驾齐驱的艺术主题文化,爱丁堡同样发展出了令人仰视的光华。把苏格兰原有的民族风情融入到城市发展的理念中,通过一系列的城市节庆活动来把城市的主题文化特色打造出来。爱丁堡居民广泛认为,艺术节使爱丁堡成为了更好的城市,90%的旅馆经营者认为,同时举办数个节日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吸引力。大家都公认,艺术节创造了一个爱丁堡经济奇迹,这也是城市主题文化创造的奇迹!



爱丁堡的这两种城市主题文化完美的融合在苏格兰的山峦古堡之中,把苏格兰民族的文学与艺术气质发挥到极致,实现了产业链的重组和延伸。


上一篇第五章、综合性城市主题文化
下一篇第二节、赛车、博彩、邮票之都摩纳哥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8215695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