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4月 作者:田鹏
摘 要:从“特色危机”的角度出发,揭示现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文化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城市发展失衡问题。以郑州为例,阐述城市主题文化对于彰显古都魅力、接续城市文脉、形成地域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郑州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以及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普遍遇到发展瓶颈,面临着城市人口激增,城市间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趋同化,失去了城市的个性魅力,并逐渐演变成特色危机。
对于许多城市而言,在过去的发展中一味只重视物质经济层面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反映城市品质、内涵乃至城市精神的城市主题文化的发展却被忽视了,由此带来了城市发展的失衡并且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难以消失的。
1 关于城市主题文化危机的解读
何谓城市主题文化呢?城市主题文化是指能够反映城市精神、城市特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市民品行、人格追求、伦理情趣、建筑形态、经济环境特质资源的文化特征。是城市发展的主题风格、主题气质的基本特征,能够反映特定城市的城市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内容和精神,贯穿城市存亡始终。城市主题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城市发展的整体观念,使城市发展通过系统的战略架构和可操作模式,把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最大的整合,并形成一种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形态和载体的系统工程发展模式。 所以,在今天高度强调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特色危机的根源实际在于文化危机。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西方国家比我们早了近半个世纪。20世纪 70 年代,西方城市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开始兴起。80 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首次提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新发展计划, 调整城市职能由原先的工业为主扩展为商业服务、高等教育、媒体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综合功能,特别是通过一系列城市街道和建筑设计等文化引导型的城市设计立竿见影地改变了城市公共形象。由此,文化引导也成为城市更新规划的主流议程。
从现实来看,在竞争形式、手段、方法越来越趋同的情况下,从城市文化学的角度构建城市主题文化,以文化为“动力因”,以“文化软实力”为依托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能凸显出城市竞争的独特优势,同时也积极的顺应了时代发展对城市的要求。本文也正是基于如上思想,以郑州为例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2 郑州城市主题文化构建与提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2.1 郑州城市主题文化构建与提升的优势
郑州作为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核心城市,经过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积累,其城市主题文化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和历史风貌。总的来看,其发展优势有如下几点:
2.1.1 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与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人口的激增,郑州城市框架正在被不断的拉大。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的建成,郑东新区的初具规模,郑汴一体化构想的实施,107国道的两次东移…,这一系列工程的相继实施意味着城市物质功能正在不断的完善。同时物质功能的发展也为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城市精神与城市气质的综合反映体――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良好的物质条件。
2.1.2 区位优势明显,陆路交通运输便利,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激励郑州城市主题文化及环境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郑州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运输能力在全国居于前列。
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带给郑州的是物质、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快速发展。每年在郑州举办的各类全国性、区域性、专业性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上百次,国内外万余家商贸机构在郑州设有办事处或经营场所。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使郑州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这些优势必将进一步促进郑州城市主题文化及环境品质的提升,原因如下:
首先,城市主题文化所障显出的城市品质与城市气质,随着社会各种事业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员的快速流动,对外传播以及被大众认知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对于城市主题文化的发展只需稍加努力,对于城市形象的宣传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其次,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更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又可为城市主题文化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使其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可以说城市主题文化及其环境的建设与郑州城市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2.1.3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郑州城市主题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础
郑州地处中原文化的中心区域,历史上夏、商、管、郑、韩都曾建都于此,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国务院公布的六批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郑州共41处(43项)。它们是:郑州市区的郑州二七塔及纪念堂、荥阳故城、小双桥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郑州西山古城址、郑州商城遗址、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新郑市的唐户遗址、李诫墓、欧阳修墓、新郑轩辕庙、韩王陵、裴李岗遗址、郑韩故城、后周皇陵,登封市的大周封祀坛遗址、崇唐观造像、刘碑寺碑、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净藏禅师塔(包括附近一行戒坛的遗迹物及东魏造像碑)、法王寺塔(包括附近的唐、元、清塔、唐以后石刻等)、永泰寺塔(包括唐经幢三座、明塔)、初祖庵、少林寺塔林、会善寺、中岳庙、观星台,巩义市的巩义瓷窑遗址、巩义石窟、黄冶唐三彩窑址、宋陵、康百万庄园,荥阳市的织机洞遗址、大师姑城址,新密市的新砦遗址、新密市打虎亭画像石墓壁画墓、古城寨城址。另外还有少林寺、杜甫诞生窑、铁生沟冶铁遗址、康北古城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文保数量居全省第1位,而拥有这一数量的城市,全国也屈指可数。 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郑州城市主题文化环境构建的重要基础。
2.1.4“绿城”特色为郑州城市主题文化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截止2010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9%,人均公共绿地10.5平方米。建成区有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紫荆山公园等59个公园;绿城广场、紫荆广场、经纬广场等19个城市绿化广场,化工路游园、桐柏路游园等112个游园,城郊有黄河风景名胜区等9处风景林地。 “绿城”为郑州城市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发展城市主题文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2.2 郑州城市主题文化构建与提升所存在的问题
2.2.1 对城市主题文化相关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主题文化环境处于滞后的状态,城市品质与城市内涵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首先,对于现有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缺乏合理的保护发掘与利用,例如地处城市中心的二七广场,文化与历史内涵深刻,本应很好的传承城市文脉。但是相关部门对于广场周边的商业建筑缺乏控制,使得整个广场环境混乱不堪。“二七”精神被完全淹没于商业大潮之中。
其次,对于能够反映城市主题文化的载体重视不够。例如体现城市历史文化、视觉效果直观的城市大型雕塑,数量少且质量低有的甚至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名为黄河女儿的人像雕塑)。同时,对于城市建筑色彩也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彰显古都气质。
2.2.2 部分城市主题文化载体的布局结构不合理
在城市建设与改造中,忽视了城市的重要节点与视觉通廊,如入市口、城市主干道两侧、城市主干道交汇处等,文化信息传递的效率便大打折扣。同时也导致现有的数量本来就不多相关作品没有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2.3 文化观念陈旧,相关做法反映出急功近利
例如,商业步行街内粗制的街心仿古小卖店与现代的商业气息格格不入。在郑州市内这样不合时宜,不分地点的滥用历史与文化符号的例子并不鲜见,这是对文化的不尊重。
诸如以上原因,当人们游走在郑州的城市空间里虽然会感觉到城市现代化进程很快,但是却难以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息与博大的中原文化。
3 郑州城市主题文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及实施原则
根据对郑州城市历史和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我认为郑州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应定位于:
3.1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特征和鲜明现代化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其中历史文化特征是精髓,现代化风貌是主体。二者需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3.2 既要保护好文物古迹,又要使固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得到新的弘扬、再现和提升
3.3 既要有现代化风貌和时代气息,又要注意吸收中外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精华,形成新时代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郑州文化
由于城市主题文化及其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指导性、过程性与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进行逐步完善。但同时中部地区各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愈发激烈,谁能够在中部率先崛起,谁就占得了发展的先机。我认为城市主题文化作为综合竞争实力中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构建与发展已成为摆在眼前的当务之急,相关工作必须围绕如下原则开展:
3.4 树立正确、科学的城市规划与发展观念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中,依然还是主要将城市物质功能规划作为首要目标,而作为城市精神、内涵的综合反映――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及其相关载体的设计与规划却是附属的。尽管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务实”,但其实却是对城市功能认识的“缺位”反映。城市管理者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对郑州城市发展所涉及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中重要的但是或缺的精神、品质、内涵等城市历史文化层面高度重视,同时围绕着城市主题文化大力加强城市设计的发展,增强城市文化品质,使郑州城市建设沿着可持续性的、系统性的道路健康发展下去。
3.5 制定并完善各种专项工程实施规划
这项工作是重中之重,应该切合实际地、科学地、全面地考虑郑州未来城市的发展。本着改善和提高城市视觉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的文化价值,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个性感,使城市发展理念有所创新的目标,此项工作应由城市管理部门牵头并委托相关部门,开展郑州城市主题文化构建的专项规划课题研究,并尽早的形成研究成果,作为工程具体实施的指导依据。
3.6 广泛吸取民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关注文化、共同营造文化的良好氛围
广泛的号召社会各阶层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谋划,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营造出全民共同关注城市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例如,2011年7月,郑州市“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首次面向全民进行征集,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民众广泛参与,积极性很高,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