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战略研究领导小组
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之脉和城市之魂。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战略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城市的主导战略。长沙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文化新城,文化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必然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总体部署,现就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制定本纲要。
一、 总体目标
国际文化名城的形成路径虽然不尽相同,但共性是构建起独一无二的主题文化和一系列文化标识、文化载体、文化活动、文化功能、文化实力和文化创意,从而进入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认同感的名牌城市行列,如水上之都威尼斯、旅游之都夏威夷、文学之都爱丁堡、音乐之都维也纳、电影之都洛杉矶等。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要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找准定位。
(一) 彰显比较优势。用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审视长沙文化,建设国际文化名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彰显比较优势。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文化遗存来看,全市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其中有中国现存最著名的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有“汉文化博物馆”之称的马王堆古墓;有世界出土数量最多的各类简牍;有世界“釉下彩陶瓷”的起源——铜官窑。从文化标志来看,有中国“孝”文化的代表——定王台;有中国“忠”文化的代表——贾谊故居;有禅宗文化的代表——开福寺、密印寺;有世界上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岳麓书院,比英国牛津大学早了近200年,并以湖湘学派影响了中国近现代进程。从文化载体来看,绚丽的浏阳烟花名扬全球,精美的湘绣产品走向世界,别致的望城剪纸风味独特,民俗文化声名远播。
——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长沙这块人才辈出的热土,孕育了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屈原、贾谊、杜甫、柳宗元、欧阳询、怀素、朱熹、张栻、王夫之等众多中国知名甚至世界一流的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都曾“一为迁客去长沙”,留下了千古绝唱。尤其是19世纪中叶来看,长沙先后涌现了大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才群体,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主要有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贺长龄、郭嵩焘等晚清名臣,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志士,黄兴、蔡锷等辛亥革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何叔衡、李富春、胡耀邦、王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萧劲光、许光达等开国大将,唐生智、陈明仁等爱国将领,杨开慧、蔡畅、向警予等妇运先锋,齐白石、田汉、欧阳予倩等文艺名家。当代的周光召、袁隆平、李谷一、宋祖英、谭盾、李自健等人,也在不同领域续写了长沙人杰地灵的华章。
——独有的山水文化特色。长沙的岳麓山、湘江水、浏阳河、橘子洲,与欣欣向荣的现代城一起,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山、水、洲、城风貌。岳麓山不仅有名垂千古的岳麓书院,还有这古麓山寺和云麓道宫、爱晚亭、白鹤泉、黄兴墓、蔡锷墓,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之山。湘江作为长沙的母亲河,一直激发着古往今来众多文人的创作灵感,或汹涌奔腾,或细水长流,或豪放质朴,或柔和温馨,它的万千姿态成为吟咏和赞美的对象。诗圣杜甫在这里留下了“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等名句,伟人毛泽东更是写出了《沁园春•长沙》的旷世佳作,向人们展示了“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炫丽多姿。地处城东的浏阳河以一首民歌传唱大江南北。橘子洲绵长五公里、纵卧湘江中,像玉带,似青龙,如明珠,堪称中国内河第一洲。山、水、洲、城四大要素浑然一体,留下了与众不同的“长沙印象”。
——繁荣的娱乐文化市场。长沙受湖湘文化熏陶,积淀了乐观豁达、敢于创造的文化心理,形成了崇尚时髦、享受生活、消费前卫的文化氛围,是闻名国内外的娱乐之都。湖南卫视的众多娱乐节目,开创了中国电视造星、娱乐选秀的先河,风靡全国,影响世界。田汉大剧院、琴岛演艺厅等歌厅文化特色鲜明,成为外地人来长沙必看的“文化大餐”。解放路酒吧文化街、化龙池清吧文化街、太平街历史文化街、清水塘古玩文化街等各具特色,洗浴、保健、休闲等产业持续发展,为长沙的城市文化消费提供了有效平台,每年吸引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达5000万人次以上,拉动消费近50亿元。社区文化、方言小品、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生活得到较好传承,成为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
——兴旺的现代文化产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长沙文化产业开始兴起。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强市建设的全面推进,引领长沙文化产业更上层楼,文化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于前列。2009年,全市文化经营单位49962个,从业人员47万人;文化产业总产出(收入)762.2亿元,实现增加值371.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9.9%;实现税收总额达58.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1%。以湖南广电和长沙广电为代表的“电视湘军”具有国际影响,打造了《快乐大本营》和“快男”、“超女”等一些列名牌娱乐节目,推出了《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恰同学少年》、《国家行动》等优秀电视作品,其中《雍正王朝》是第一部被《时代周刊》等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的国产电视剧,《走向共和》是第一部在欧洲主流媒体播出的华语电视剧。以蓝猫、虹猫等为代表的卡通动漫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宏梦、山猫、三辰、拓维等一批知名动漫企业。以出版湘军为代表的新闻出版业蓬勃兴起,湖南出版集团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茅,长沙图书交易会已举办17届,与全国书市和北京图书订货会并称为“全国三大书市”。
(二)明确基本定位。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湖湘文化为主题,以满足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文化价值、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域特色、高度创新精神和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具体是四个方面:
——文化创意高地。着力打造创意平台,以文学艺术大师、文化艺术精品为引领,全民创意活力充分迸发,现代创意分为更加浓厚,长沙成为创意人才、创意企业的理想家园。着力培育创意产业,激活文艺、制造、服务等领域的创意灵感,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长沙特色的文化创意经济快速发展,创意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着力提升创意层次,推动设计创意、产品创意、营销创意、品牌创意国际化,长沙创意形成世界影响。发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把创新创造和创业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形成由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创意社会的新局面。
——文化旅游胜地。对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湖湘文化追根溯源、充分整合和全新演绎,复兴千年古城,展示文化神韵,构建历史文化旅游胜地。对山、水、洲、城的文化景观和文化内涵进行精心雕琢,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构建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丰富解读名人、推介名人的各类载体,形成歌颂湖湘名人、敬重湖湘名人的强大磁场,构建名人文化旅游胜地。通过打造一批国际人文景观、旅游产品、精品线路和服务团队,让诗人以旅游触摸长沙文化脉搏、感知长沙文化神韵、吸取长沙文化营养,使长沙逐步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文化交流基地。设立湖湘文化研究、创意文化研究、产业文化研究机构,举办各类研讨活动,建成国际文化研究中心。创办国际一流的文化艺术类大学,创立国际知名的文化教育类载体,建成国际文化培训中心。打造国际性会展硬件,开发国际性会展软件,推出一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节会和文化活动,建成国际文化展示中心。培育演艺、影视、音乐、创意、出版、工艺、古玩、时尚、动漫、玩具、娱乐等多个门类的文化市场,建成国际文化交易中心。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民族化与国际化互动,“文化湘军”的凝聚力、创造力和传播力全面提升,长沙成为中国文化精品最丰富的出品地、文化名流最集中的大本营和文化市场最活跃的集散地。
——文化娱乐天地。打造水上乐园,开发“山地乐园”,提升“农家乐园”,推广“美食乐园”,开辟休闲娱乐新天地。实行电视娱乐节目实景化、参与形式多样化,构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快乐大本营”,开辟艺术娱乐新天地。把握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对影视、歌厅、酒吧、养生、保健等娱乐元素进行改造提质,催生新内容、新载体、新形态,开辟体验娱乐新天地。省会文化资源充分整合,国际文化传播全面推进,大长沙的大娱乐格局进一步彰显,成为世人向往的文化娱乐新天地。
二、 重点任务
(一)塑造国际文化形象。充分演绎和释放湖湘主题文化,整合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市民品行、人格追求、伦理情趣、建筑形态、经济环境等城市特质,彰显独一无二的城市品质。
1、 城市形象展示湖湘特色。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发展城市、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由“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塑造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城市规划要突出文化引领,坚持城市功能与城市形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国际规则与地方特色的有机统一,全方位提升城市空间、城市实体、城市环境的文化品位。注重保持传统风格和城市肌理,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凸显城市湖湘风貌。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内涵,讲究高度、造型、色彩、用材和线条的协调搭配,注入雄浑、精巧、美感和韵味,形成整体和谐、个性鲜明的建筑风格,用建筑物之“形”显现城市之“神”。城市设施要彰显文化品位,精心设计建设公园、广场、园林、街道、景观、雕塑、招牌、广告和灯光,彰显滨江特色和地域特色。
2、 城市精神传承湖湘灵魂。大力弘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使之植根于长沙人的内心深处和日常生活,实现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和市民心态的内外和谐,构建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家园。以名人弘扬城市精神,把曾国藩“屡败屡战”、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及毛泽东等湘籍革命家“敢教日月换新天”等湖湘精神具体化,让人们感受湖湘文化之美、湖湘文化之智和湖湘文化之雄。以载体弘扬城市精神,发挥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园、名人故居和革命故里的教育引导作用,让市民增强湖湘文化的感知和认同。以发展弘扬城市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倡导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全省率先的进取意识,在全市形成追求理想、追求文明、追求卓越、追求奉献的价值取向,用文化视野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模式和“两型社会”实现形式。
3、 城市标识体现湖湘风情。突出湖湘文化主题,构建长沙独特的城市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在湖湘文化的引领下加快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建设,统筹“一江两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