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刘桂腾
围绕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的城市目标,市文化广电局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如何挖掘地域文化之美,构建丹东城市主题文化。在此,总结初步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构建“鸭绿江文明”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的重要战略支撑
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是高瞻远瞩地谋划城市发展的一种长远战略。而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无疑是这种战略的最重要的支撑。丹东的城市主题文化必定是能推动城市发展的文化,决定丹东能否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的核心文化,也是丹东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文化。要根据丹东的特质挖掘、塑造,用主题文化理念诠释丹东城市的经济、文化、建筑等主题特征,以文化灵魂助推丹东腾飞。找到一把打开城市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城市主题文化,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关键。
历史上凡大川名江,在哺育两岸百姓的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丹东依江连海,因江而起,因海而兴。作为历朝历代边地,文脉清晰而厚重。千百年来,生活在鸭绿江岸边的丹东人,积淀了属于这一流域的文明――鸭绿江文明。以前阳人、后洼遗址为标志的原始文化追溯着丹东上万年的历史、数千年的文明。以建于一千五百年前的乌骨城为标志的边陲文化印证着丹东作为“辽东屏障”的历史地位。以明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为标志的长城文化,见证着丹东人自古以来保卫国门的征战历程。以满族、朝鲜族文化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展示了丹东40个少数民族的特色人文风采。以抗美援朝史展为标志的红色文化,为现代丹东赢得了“英雄城市”的美誉,使丹东走入世界视野。以鸭绿江、凤凰山为标志的山水文化,承载着大自然对丹东的偏爱,蕴含着这片大地的灵气。用“两强相比取其特,两特相同求其强”的发展策略,围绕创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丹东的奋斗目标,必须开掘上述自然与人文资源,构建以“鸭绿江文明”为标志的城市主题文化,以彰显美丽丹东的文化之美和城市魅力,使之成为塑造丹东城市形象和建设大丹东的文化软实力。
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是构建丹东城市主题文化的重要战略对策
在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力日渐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软实力”表现出空前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后,各地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综合发展的基本任务,正当逐鹿争雄之时。丹东要崛起,必须要构筑文化品牌,在文化事业与产业的统筹兼顾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寻求有价值的、本土化的、先进性的文化资源,找到本土优秀的文化产品,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铸造丹东文化品牌,确立文化发展战略。
品牌作为一种资源,它不仅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文化品牌,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丹东丰饶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文化之根,优势所在。传统是一条河流——由过去而来的现在。所以,我们的文化品牌还要映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多元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价值取向。品牌的打造需要慧眼识珠,善于发现形成品牌的文化元素;品牌的打造需要梳妆打扮,善于包装推介形成社会效应;品牌的打造,还需要审时度势,立足于我市文化资源的存量、城市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生活需求,放眼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使我们的文化品牌能够满足不同层面社会群体的需要,具备不同层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根据我市文化资源的优势,应重点在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社区文化、文化遗迹、文化空间和文化设施方面努力打造品牌
1.弘扬专业艺术成就,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丹东的满族歌舞、朝鲜族歌舞、少儿京剧等已经成为品牌或者具有了品牌优势。从新中国舞台第一部满族舞蹈创作作品《依姆钦玛克沁》算起,丹东满族舞蹈创作群体的形成,已有近30年的历史。丹东,是辽宁地区满族的主要聚居地。满族有80多万人,占丹东总人口近三分之一。丹东的满族文化研究成果和满族舞蹈作品积累丰厚,在全省或全国的大型赛事上均获得优异成绩。因而,选择满族题材的舞蹈作品,依托专业领军人物在满族文化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发挥专业人员的艺术创造力,进而形成群体优势来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辽宁省第七届艺术节引起轰动效应的《东陲连鼓》,是一部凭借典型满族文化符号,由具有厚重文化根基支撑的舞蹈单元整合起来的满族风情组舞。《东陲边鼓》是丹东专业艺术表演的标志性成果,展现了丹东的文化艺术之美,进一步增加投入和宣传,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满族文化品牌,必将成为丹东城市主题文化的坐标;进一步排演,使之成为适应我市旅游市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商演晚会,进行定点表演,必将拉动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丹东少儿京剧团自2003年创办至今,为少儿京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800多名少年儿童接受较为系统的京剧教育;37人获国家级奖项;11人应央视邀请参加春节戏曲晚会等9场大型演出,走进中南海,受到温家宝、李长春、顾秀莲等中央领导称赞;赴韩国议政府市文化交流演出,受到韩国民众的热烈欢迎;争取到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丹东培训招生基地在丹东挂牌,19人被录取为京剧表演专业学员,曾被《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宣传报道。少儿京剧表演已成为丹东文化艺术的重要品牌,必定为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增光添彩。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民俗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民间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传统知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丹东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50余项,项目传承人900余人。通过普查、发掘、整理,经市政府批准,于2006年、2008年先后公布第一、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宽甸八河川皮影戏》等6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丹东鼓乐》、《丹东朝鲜族寿礼》(花甲礼)等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2005年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经过不懈地努力工作,满族单鼓、朝鲜族花甲礼、丹东鼓吹乐、丹东大鼓、满族剪纸、上打家什高跷、八河川皮影戏、孤山马祖祭、蓑衣制作技艺、满族柞蚕养殖技艺、朝鲜族榆树温面、孤山泥塑等已经成为民俗文化品牌,成为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丹东的文化之美增添了神韵。
3.保护重点文物单位,打造文化遗迹品牌。鸭绿江、黄海哺育了原始文明,因而丹东“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现有8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其中凤凰山山城(乌骨城)、鸭绿江断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东港市前阳镇白家堡前阳遗址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证明,早在1.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东港市马家店镇后洼遗址也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东地区已迈入新石器时代;宽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区九连城龙头村等多处遗址则证明,距今3,500至4,000年前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凤凰山山城(乌骨城)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山东麓,是地处鸭绿江右岸规模较大的高句丽山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鸭绿江断桥的前身是鸭绿江铁桥,建成于1911年10月,1950年11月8日抗美援朝战争中被侵朝美国飞机炸断后,称为鸭绿江断桥。今日的鸭绿江断桥,以雄伟壮观的气势横跨于鸭绿江上,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而且成为人民凭吊历史、缅怀英烈的浏览景点,成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处重要人文景观。鸭绿江断桥不仅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对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凤凰山山城遗址、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前阳人遗址、后洼遗址、燕秦汉长城遗址、孤山古建筑群等已被打造成为丹东的文化遗迹品牌,诠释了原始文化、长城文化、边陲文化和山水文化。如此厚重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构建丹东城市主题文化的核心内容。
4.加快基础建设步伐,打造文化设施品牌。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形象地标。近年来,我国文化设施建设进入黄金时期。从国家大剧院到奥运“鸟巢”、“水立方”,再到上海的世博园,目前很多城市都努力把文化设施建成地标性建筑,以彰显城市的特色和品位。随着我市的跨越式发展,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并逐渐形成品牌。抗美援朝纪念馆、市博物馆续建工程、丹东大剧院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凤城满族博物馆、宽甸民俗博物馆、东港渔文化博物馆等为我市的文化设施品牌。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于1993年7月建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为其开馆剪彩,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建成的抗美援朝纪念馆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2004年4月完成二期改造工程,于2008年5月入列“国家一级博物馆”。要巩固抗美援朝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旅游景区的地位,整合我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把抗美援朝纪念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品牌。丹东大剧院、市图书馆新馆两大项目正在建设,标志着丹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丹东新城区功能配套上了一个新台阶。市博物馆已对外展出《鸭绿江的述说――丹东历史展》。
同时,以东港和宽甸的农民画、凤城石材画、东港民乐、孤山版画、石城文学社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品牌,以校园儿童画、军营队列舞、小区纳凉晚会、少儿故事会、读书演讲会等为代表的社区文化品牌,以孤山庙会(东港市)、凤凰山庙会(凤城市)、北山广场(宽甸县)、人民广场(振兴区)、步行街大舞台(元宝区)、珍珠文化街(振安区)、沿江开发区文化广场、银杏文化中心广场等为代表的文化空间品牌都是构建丹东城市主题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文精神的积累与传承,更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引领力量。打好文化牌,将强力助推大气秀美新丹东的建设,使丹东以秀于外、慧于内的美好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