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常委、文教体新工作组委员 徐景辉
论题:城镇建设如何营造主题文化。
论纲:1主题文化的概念与界定;2主题文化构成元素;3主题文化的系统性和后延性;4主题文化的整体性与张扬性。
城市是团体人群集中生活的地方,因而也是最能体现团体人群文化需求和生活理念的地方。县城还不同于一般概念城市,他处于城乡过渡带上,有着与城市和乡村都截然不同的独特作用和鲜明个性,是城市眼中的乡村,是乡村眼中的城市。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县城也加速了城市化,尤其是海林这样的县级城市,由于经济的增量,带来了城市的急速扩张,已经越来越摆脱了县城的乡村模式,向中等城市的目标迈进。这种变化速度不仅仅让初来海林的外乡人吃惊,就是长期生活在海林的人也能明显感到日新一日的快速变化,马路宽阔,楼群矗起,绿树成阴,花香袭人。白天市声鼎沸,夜晚灯火璀璨,完全是一座环境优美、活力四射的现代山城,足具城市规模、城市格局和城市特征,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城市文化题问,笔者将在下面的文字中,阐述城镇建设中如何营造主题文化的几个不成熟观点,以求教于大方。
一、主题文化概念的界定与指向
1.1概念界定
在界定概念的同时,要对城镇主题文化进行阐释。
何为主题文化?所谓主题文化,就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在历史行进中所形成的最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取向和外化特征,具体说,也是文化价值的公众认同。一般说来,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活动中形成的知识、经验、价值取向、生活需求等等方面的总和,是人类智慧所积淀下来的又负载于自然物之上的精神构架。自然形成的主题文化是不需要主观介入的,但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往往文化也需要主观引导,这就容易产生文化的主题性,也就是所说的主题文化。因此,我们可以界定,主题文化,就是带有主观引导性的现象文化。换言之,主观介入的主题文化,就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定位性,比如我们海林市这几年在城市建设上,努力朝"林海雪原"主题风格上发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指向和定位,就是一种主题文化。
1.2概念指向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识,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前进的路标,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这已经是当今被公众认同的理念。如果一个城市缺乏文化,这座城市将是一座空壳城市。同时,城市主题文化的营造,其方向必须是这个城市的主体风格,同时,也是这个城市从众趋同的文化发展方向。一些学者认为,当下城市文化的主流是时尚,越是时尚的东西,就越有时代感和认同感。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城市文化有时尚性,但也不能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性。因为没有历史的文化,是没有根基的。就像西方一位学者所说的那样,"只有历史活着,这个民族才活着。"时尚文化具有广告性,可增加城市的宽度和亮度,而历史文化更具有恒久性,可增加城市的深度和厚度,这是两个互补又不可或缺的类型文化。一个城市需要品牌,就像佳木斯需要水稻、鄂尔多斯需要羊毛、大庆需要石油井架和王进喜一样,可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认同感。品牌是招牌,也是名片。可一个城市要想拥有持久魅力,就更需要历史,需要文化,因为文化是这个城市的品位和底蕴。许多经济发达的年轻城市,都在发掘其自身历史上下了许多功夫,比如深圳在追溯英国殖民前的海港时期文化;大上海花几个亿资金在东方明珠塔下建一处历史文化展览,让人们看到开埠前后的大上海;大庆在研究萨尔图和猛犸象时代的历史;齐齐哈尔更是开掘从前的卜魅,花大力气投拍话剧《风刮卜魁》。有人戏称这些城市是在认祖归宗,其实,这无异不是用历史文化来增加一个城市的厚重和魅力。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品牌,但不能没有品位,更不能没有文化。
这就是说,城市扩张虚要实业,而实业就要做实,不实无以为业。而在人们满足从业和物质生活之后,再向前延伸一步,就是精神需求,就需要文化和主题文化,而主题文化,一定是历史的,民族的,从众的。海林虽然是一座县级城市,但从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看,是相当惊人的,而且已经超出了县级城市的发展格局。这种城市的急速扩张,是经济实力积厚的标识,扩张后的走向,就涉及到文化层面。取决于哪一种文化,不仅仅需要集权引导,更需遵从大众取向,遵从一个地域的环境特征和其拥有的历史文脉。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座城市具有线性的文化沿袭和传承。
二、主题文化构成的主要元素
文化是多元的,还是二元的,许多学者一直争论不休。关于二元文化,就是把文化进行简单的二元化分,从物化非物化上分,可分为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从文化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分,可分为正文化和负文化;从文化的价值层面分,可分文俗文化和雅文化等等。如此分法,无止无休,谁都可以界定一个标准进行二元分类。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命题,有点形而下,连形而上都谈不上。其实,无论怎么分,文化现象是各种各样的,广而言之,大而化之,只要人类进行活动,人与自然发生的所有关系,都是文化现象。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等,都是文化。这就是说,文化与生活从来就是不能分割的两个介面。这是大文化,这里我们要探讨的,不是包罗万象的哲学层面,而是我们惯常所说的人们除了物质需求之外精神层面那一部分,即狭义的文化,是人们生活中最能满足精神需求,最具娱乐价值的那一部分。这样说来,文化是狭义的,但也是多元的,不能进行二分。正因如此,一个城镇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是时候,也要考虑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要具有一定的休闲娱乐功能,这就自觉与不自觉地都要融入一定的文化。把这种文化引导到某一个侧面,这就是我在前文所说的主题文化,或主题性。文化是多元的,主题性显然也是多种元素的。
2.1地域元素
一座城市所处的位置,往往决定它的发展取向和文化取向,比如海滨城市,多半带有海洋风格,蓝色格调,海滨别墅,阳光浴场,度假山庄等等,如大连、青岛等即是如此;营口滨海鲅鱼圈开发区,其最大的海滨主题广场,就是以海洋生物群雕为主题雕塑,最突出的是海洋十二生肖。口岸城市,一般要或多或少带有异域风格,如满洲里、绥芬河等,冷眼看上去就是俄罗斯小城,这显然是受邻国地域环境影响。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有个奥兰多小镇,以建筑风格千奇百怪著称,没有主体风格是它的最大主体风格。因为奥兰多多湖,依湖而建,就使许多设计师异想天开,各自展示设计新观念就形成了奥兰多,奥兰多为此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这无异是地域元素决定着城市建设的文化主题。海林这几年力主把城镇建设成园林式的城市,并以林海雪原为主体风格,这不仅仅是因为有曲波颇有影响的小说《林海雪原》和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为我们构架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海林就地处张广才岭深处的林区,夏日里的苍茫林海和冬季的皑皑白雪,就成为海林小城最为鲜明的背景,在这个极具特色的背景下,海林城在建设和营造主题文化上向林海雪原方向发展,就考虑了地域元素。现在看来,在体现林海雪原风格上,还仅仅是树木,如果能在雪原公园二期工程中增加森林动物雕塑及各种山珍雕塑,如人参、蘑菇等小品,会更丰富林海雪原主题内容。当然,仅有地域元素还不够,还要考虑历史元素。
2.2历史元素
城市的魅力在于历史,在于历史文化。这是任何人都毋庸置疑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著名怪才小说家亨利·米勒在他的一本小说《北回归线》中曾这样形容法国巴黎:"巴黎是一个美丽的婊子,让人极力想走进她,但五分钟后你就会厌倦。"这段文字表达了城市物欲横流已经让人失去了休闲性和愉悦感。巴黎不是没有历史,也不是没有文化,应该说巴黎还是一座很浪漫的城市,小说家亨利·米勒所以用这种刻毒的语言来咒骂巴黎,就是痛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那种极端的物化导致的精神丧失。整个世界都物化了,精神将不知所归。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一文中也曾严厉地批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城市,人们走在街上,"彼此从身边匆匆走过,好像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好像他们彼此毫不相干,只在一点上建立了一种默契,就是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靠右边行走,以免阻碍迎面走来的人;谁对谁连看一眼也没有想到,所有这些人越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每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漠,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使人难堪、愈使人可怕。"城市历来被诟病,正因如此,近年来全人类都在探索城市的宜居性问题。因此,不管城市怎么物化,人们需要愉悦、需要精神归属的特性永远都不会改变。所以说,城市不仅是人们的创业之所,安居之所,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一个城市在建设上,要有文化,要有主题文化,更要注重历史和历史所含概的文化本质。只有做到这一点,这个城市才是有魅力的。有魅力的城市对团体人群才更有吸引力,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永远都谈不上宜居。
一座城市的历史,也决定着这座城市的主题文化取向,比如西安市,因为有了古城墙、大雁塔、华清池、乾陵、曲江等等,使这座城市一下子就有了大唐故都的主题风格,从而在旧城建设中,也一直保持着汉唐风情。秦始皇兵马俑的问世,再加上始皇陵、二世陵、周幽王烽燧台、阿房宫等等,又使西安在汉唐风情上兼容了秦汉主题文化,西安市花大力气建造一座秦宫,并铸二十金人雕像。由此可见,西安还不满足于大唐历史,更追源于秦王朝时期,让西安更有历史长度。
历史元素能让一座城市有纵深感和神秘感,从而增加这座城市的人文魅力。海林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不仅仅海林,整个大东北能留给后人的历史陈迹寥若晨星,如果我们再不加以主题化,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历史也会被逐渐边缘化。"林海雪原"主题不构成历史元素,仅仅是地域元素,还应该在地域元素上增加历史元素。海林的历史元素可以持为己有的就是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府衙旧址,通过这个旧址,可证明海林的文明历史至少在数百年之前,而且是清初的重镇。像吉林松源市一直高调打出伯都讷文化主题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海林这座年轻的山城向纵深开掘。中东铁路也是海林的历史,而且是现在还活着的历史,中东铁路还在运行并发挥着交通主流作用,可中东铁路的历史从立项那天算起,也不超过一百一十年。因此,海林最重要的历史元素还应该高调唱响宁古塔。从前,我们还可以追溯到金初,由于萨尔浒被划归牡丹江后,我们也只能以宁古塔府衙旧址来认祖归宗了。
2.3群体元素
城市是城市居民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群体价值取向,决定着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同样,群体的文化需求,也决定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主体和主题。人是文化的享有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团体人群共同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这个群体的主题文化,当然,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分享文化带来的快乐。因此,城市团体人群决定着文化取向,也决定着文化主题。比如,吉林延边州的延吉市、和龙、图们、珲春等城市,是以朝鲜民族团体人群居多的城市,因此,他们的主题文化是朝鲜民族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民族饮食、民族歌舞等等。同样是汉族人居多的城市,沈阳人欣赏赵本山,上海人欣赏周立波,北京人则欣赏郭德刚,这就是团体人群的文化取向不同。曾有大众传媒比较孰高孰低,上海的周立波说了一句颇耐寻味的话:"从北往南数,赵本山第一;从南往北数,我周立波第一。我俩是纬度不同,经度相同,不存在比较。"这话就讲到了点子上,不同的城市居住着不同的团体人群,不同的团体人群有着不同的生活历史背景,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主题。北方城市喜欢二人转,于是捧红了赵本山。南方城市喜欢海派清口,捧红了周立波。京津河北一带喜欢相声小品,于是捧红了郭德刚。这种大众娱乐文化主题,绝对取决于团体民众元素。就像海边人喜欢船网,山里人喜欢斧锯一样,长期生产实践,形成了一个地域或一座城市团体民众的共同好恶,这种共同的好恶,就形成了这个地域或城市的主题文化。比如,我们海林人夜晚多半成群结队到广场上扭秧歌,河北坝上的人唱莲花落,陕北安塞的人则聚集在一起打腰鼓,江南小城的人则是坐在树下一边饮茶一边听评弹,大上海周边的小城虽然也是小城,可更多的人却是到一起谈论股市的起落消涨。这就是团体人群的生活地域不同,决定着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
2.4主体事件元素
有影响的主体事件也是一座城市可以营造主题文化的重要元素,就像江苏常熟开掘沙家浜,重庆开掘渣子洞,大庆开掘铁人王进喜,佳木斯开掘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等等,都使该城市拥有一定的文化主题。长期以来,海林市对外宣传林海雪原,实际上也是张扬一种主体事件文化,这个文化的核心是上个世纪四十代中后期的大东北剿匪,主体文化事件就是以剿匪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和后来轰动全国的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这一元素,使海林有了响当当的"林海雪原"称号。
主体事件具有一定的轰动效应和外宣名片作用,但主体事件是个案,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能拥有主体事件是一座城市的幸运。就像陕西的临潼,原来名不见经传,潼关的知名度都远远高于临潼。因为发生了张学良、杨虎成兵剑蒋介石事件,又发掘了秦始皇兵马俑,临潼一下子就成为天下临潼。还比如清初的辽宁省辽阳,因一位叫丁介的流放诗人在一首诗里写了句:"南国佳丽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于是,辽阳就成为大东北的代名词,致使许多后来流人不知道有东北,只知道有辽阳。正因如此,近年来许多城市开掘主体事件,实在找不到什么事可以说话,竟然炒出了"西北庆故里""潘金莲故里"这样的闹剧。不是西门庆不可以炒,因为这一主体事件不符我们传统文化理念。这些城市所以不惜代价,就是为了找一个轰动点,以提高知名度。
三、主题文化的系统性与后延持续性
主题文化不是个案和单体现象,它往往是代表主流倾向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后延持续性。
3.1营造主题文化要有一个系统工程
主题文化既然与团体人群的社会实践有关,而实践活动又是有序的,可控的和集权引导的,那么,主题文化就同样具有可引导性和可操作性。比如五常拉林河畔的拉林镇,其京旗文化在全国颇有知名度,而这种群体性的京旗文化,比如珍珠球、京旗秧歌等等,都是在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工程中加以引导形成的,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而且形成了一个线性的系统工程。同样,北京的大碗茶,曾一度是北京民俗文化中最突出的部分,也曾是北京的主题文化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文明行为的提高,大碗茶被高档茶楼所取代,那种街摊上光着膀子喝得汗流浃背的场面不见了,被淹没了。通过这一现象可知,主题文化是可以引导、控制的。基于此,海林的主题文化如何确立,如何引导,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上,我们力主创造园林城市,其文化主题就是林海雪原,而我们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的时候,也是主打林海雪原,而我们许多旅游景区,比如大石沟威虎山主峰就不用说了,其雪、虎、山、水、情的定位,除了"情"字是泛性的,而"山"是张广才岭,是林海之山,"水"是莲花湖、海浪河、二道河、三道河等众多牡丹江支流,是林海山中之水,雪与虎,也都是林海雪原构成要件,这种定位也是基于林海雪原的。非物化的娱乐文化,其表现形式虽是多元的,而我们对外演出、接待性文娱活动,更多的是还是展示林海雪原。这就构成了一个从线到面一个全方位的林海雪原文化大展示,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工程。这符合我们城市发展文化主题性要求,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对文化的传承脉络来讲,这仅仅是一个横向的扩张,还没把海林纵向的、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展示出来。因此,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不仅仅考量横向的系统工程,还要有一个纵向的深度开掘,这样才能把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理清楚,才能把城市的魅力真正展示出来。
3.1.1物化工程。所谓物化工程,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文化,比如城市雕塑、园林艺术、道桥别墅的艺术造型等等。在营造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工程中,很多更为注重的就是这种物化的文化工程,因为一个建筑或一个小品,立在那里都可以看得见,都可以评头品足。物化工程可以更直接展示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比如俄罗斯远东滨海城市符拉迪沃斯道克(海参崴),他的滨海大道就叫马可罗波大道,滨海广场是马可罗波广场,其广场和大道的主题雕塑除了保留了前苏联时期的红军群雕外,更为高大的一座雕像,就是马可罗波的个人雕像。这个马可罗波上尉,曾经是占领海参崴的哥萨克强盗,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可在俄罗斯人眼里,他就是民族英雄,能在几百年前为他们从中国人手里抢一座海滨城市,让他们在夏日里泡海水浴,获得了享受的俄罗斯人有理由视他为英雄。他是英雄还是强盗,不是我这篇文章里探讨的问题,我想说的,就是这座城市在最显要位置,将他们的文化主题物化出来,让人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他的历史氛围。还有大连的星海广场,很多人只注意到他的开阔和亚洲第一的"大",其实,他的主题在于百年足印,他是大连行进的路标和发展历程,是这个广场的文化主题。我们海林虽然在营造林海雪原主题文化,可是,没有这样一个能代表海林城市的主题雕塑,这不能不说这座城市还缺少一定的文化分量和含量。我们曾在雪原公园里建了一道浮雕墙,雕的是海林宁古塔时期的几个主要人物,不能不说是具有了历史,也不能不说雕塑墙建设得很美很成功,可把一大堆宁古塔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在雪园公园里,就有点莫明其妙,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我们可以考虑建一座历史文化公园,将来可以把那些浮雕移到主题文化公园里,因为那毕竟是青铜雕,造价不菲,浪费了实在可惜。最近,得知海林要在海浪河南岸入城口处建一座公园,这无异是一件民心工程,也是一件文化盛事,应该考虑在这里建一座主题雕塑,而且建得大气,建得抢眼,能够代表海林城市形象的。不知道设计者考虑这一因素没有。
物化工程在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工程中,是最具影响力和后延效应的工程,因此,在建设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建不好还不如不建,胡成涂鸦,不如给后人留下一张白纸,劳民伤财姑且不说,很可能花大价钱创造一大堆城市垃圾。就像我们的林海广场,三棵绿树环绕一群鸽子,且很难看出是鸽子,远远看去就是树被铁链子捆着要给伐倒,这种创意真是匪夷所思。所以,物化工程一定是精品,是主题文化中最具代表性那部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
3.1.2非物化工程。在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还有一部分非物化的文化工程,这种工程是潜在的,是精神层面的,因此,他的开掘和建设,想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情。比如,海林的历史文化中的宁古塔流人文化、宁古塔时期的抗俄文化;中东铁路文化;解放战争时期的剿匪文化,这些文化,有一部分历史遗存将其物化在那里,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留在文献中和人们传承下来的某些观念上的东西,比如满族人不吃狗肉,朝鲜民族爱吃辣菜等等,这些非物化的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如何营造成主题文化,这方面,海林做得相当不错,比如建立朝鲜民族村,百姓称为狗肉一条街,仅仅吃狗肉不过是饮食文化,我们在新合村前建了一座极具朝鲜民族风格的文化广场,酒罐、泡菜坛子、大车轮子,都是朝鲜民族所特有的,这就张扬了文化主题。
3.1.3政治指向。文化建设或者说一座城市的主题文化系统工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介入一定的政治因素,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政治工程。政治工程或者说政治因素,还不能简单等同于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没有一定政治指向性的,完全是策划者和决策者主观意愿上的某种观点在文化建设中的体现,而政治工程是有着某种鲜明指向的。这其中很大成份就是政治指向性。比如甘肃玉门市,在城市主题广场上,高高树起一座石油工人手扶刹把的石雕像,有人说这是石油工人的代表,有人干脆就说这是王进喜,因为铁人王进喜来大庆之前就在玉门油田。玉门市这座巨型雕像,其政治符号意义远远大于文化符号。玉门是我国最早开发的石油城,雕一座石油工人像也无可厚非,这里面虽然有鲜明的政治指向,可其本身,还是一种主题文化雕塑。文化不仅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因而,我们在城市建设营造主题文化中,不可能不考虑这种作用,比如牡丹江江滨广场雕塑的八女投江,尽管石雕本身是艺术品,可就石雕内容而言,显然是政治符号,是一种政治指向。城市是一座具大的文化场,广大市民更多的是需要这座城市轻松的文化氛围和更为人性的生活环境及娱乐环境,但也需要娱乐中陶冶性情,并进行教化,就像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道克(海参崴)雕一座马可罗波一样,任何一种文化都带有一定的政治指向性和教化本民族作用。我们海林县城向城市化迈进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有一座主题雕塑。雕什么,就要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但有一点必须具备,那就是它的代表性和指向性。
3.1.4大众取向。城市建设中营造主题文化,不仅仅要有一定的政治指向性,要教化民众,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大众取向性,要为广大市民所喜闻乐见,要愉悦民众,为民众所需求,至少要为民众所接受。比如,我们在营造林海雪原文化园林氛围这一主题文化时,就是考虑到绿树成阴深受广大市民欢迎。但是,市民的需求是多元的,如何在功能上更趋近于主题与功能的多元化相结合,也是城市整体构思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些城市主题文化营造更多是满足大众需求,就是纯娱乐性的,也是没有任何指向性的。比如满洲里市在口岸方向的套娃广场,完全是俄罗斯风格的,是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在中国境内就没有任何政治指向性,也没有更多的其它符号元素,就是张扬个性,营造一种口岸城市的异国情调和异域色彩。它带来的效果是满洲里大人孩子都喜欢到那里去游玩,或照相,或游戏。而外地来的游客,也首先要到套娃广场看看那一个个巨大的套娃。可以说,满洲里的这一主题文化建设,不仅满足了大众需求,也提升了城市品位,是相当有创意的。
3.2营造主题文化要有后延持续性
城市的文化营造,在满足系统工程的同时,还要考虑其文化的传承性。拥有传承性,才有可能保持其文化活力与魅力,才有可能后延并发展下去。否则,其精心营造的文化氛围,很可能是花拳秀腿,一次性消费品。
3.2.1承袭前人文化成果。文化的张力不仅仅在于横向扩张,更要有其承前启后的持续性发展。这首先就要考虑到一座城市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无法认清这一点,很可能就会数典忘祖,且不知所源,也会不知所归,最终会迷失自己。比如吉林敦化,追源于渤海国故都时期,极力营造敖东故国文化,专门化大力气建立一座渤海历史文化广场。吉林的松原市,追源于伯都讷故城。其实,松原曾是抚余县城,抚余是东北最古老的先民居住地,先有抚余,后有肃慎。松原市在保留了抚余文化的同时,开掘伯都讷文化。因为松原也是大清王朝的伯都讷兵站和副都统辖地,伯都讷是当时的名称,蒙语,为栖居鹌鹑的地方。松原每年举办伯都讷端午文化节,伯都讷各项赛事和论坛,而不是使用抚余文化,就因为伯都讷更符合现今的大平原城市,对今后的汉蒙混居地区的文化发展来说,更有实际意义。包括松原境内的查干湖,过去一向称为查干泡或白泡子。而松原不使用白泡子而是用查干,查干也是回归蒙语,是察干淖尔的简略。"查干"在蒙语中也是白色的意思,淖尔,为湖。合起来还是白色的湖或白泡子。所以,松原考虑到城市文化发展的传承性问题,在城市主题文化营造过程中,想到了传承。我们海林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我们要传承什么,实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林海雪原,是中东铁路还是宁古塔。到了今天,不能不考虑了。笔者认为,传承宁古塔文化,对海林来说,虽然不如林海雪原那么有名片效应,但更有历史深邃感和纵深感,也能增加海林的历史长度和厚度,从而增加其城市分量和人文魅力。
3.2.2紧扣时代信息。城市主题文化营造,在考虑继承前人文化成果的同时,还要考虑时代特征。食古不化,也不是我们今天所持有的态度。善政者,总是因时而动。所谓时代特征,就是主题文化中更多地介入时尚元素,以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比如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环江广场公园,在断桥处有一巨型雕塑:彭德怀率师渡江。这显然是有一定政治指向的主题雕塑,配合断桥公园,整个文化主题就是纪念当年志愿军过江抗美援朝。从1950年到现在,抗美援朝已经过去了60年,这一雕塑显然还具有历史意义,不过,为了能和整个江滨公园的现代气息想吻合,设计者在这座雕塑上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比如青铜材质,人物写实与背景抽象相结合,给人强烈的时代艺术感和历史复述感。
3.2.3持守本土文化。在城市营造主题文化过程中,在讲求历史文化、时代元素的同时,还要持守本土文化,而且是最具个性的那一部分。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已经被当今文化艺术界所共认。所谓本土的,就是不介入外来因素或很少介入外来因素文化存在。比如我们海林的朝鲜民族歌舞、风味小吃;满族人的祭家神,跳家神,杀年猪,祭祖谱及饮食文化中的八碟八碗大席等等。更重要的是,前几年我们提倡穿的所谓唐装,实际上是满族人的马褂,并非是唐时服装。这种服装,就是我们林海雪原先民的,是实实在在的本土服饰。无论时代怎么发展,这种民族的东西,我们应一直持守下去,比如满族人的八碟八碗,我们完全可以像辽宁新宾那样,开发几个专门的餐馆供大型活动来举办宴席。为了能够集中展示这种主题文化,可以专门开辟一条街来经营满族饮食及服饰等等,达成历史文化一条街,就像杭州明清街那样。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朝鲜民族一条街,再拥有一条满族街或山里文化及商品一条街,这就有可能把海林本土文化的主要元素全部展示出来。持守本土文化,就是守住一座城市有别于另一座城市的鲜明个性。
四、营造主题文化要有代表性和高品格
4.1典型性。典型性是任何一门艺术所追求的具有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艺术标准。本文前边说过的玉门主题雕塑,石油工人手扶刹把,这具雕塑就具有典型性。他既是一个具体的石油工人,也是所有石油工人的代表和化身,同时,也能体现这座城市的主体特征。再比如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道克的红军广场,其主题雕塑就是一颗红五星,星下是一把步枪,五星处常年燃着明火,生生不息。这就是艺术化的红军之魂,用以纪念在远东与白俄作战的红军烈士,那不息之火,就是象征红军烈士英灵永在。
4.2个性化。个性化就是城市主题文化营造过程中,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物个性。这一点,我们海林有几处做得比较不错,最具个性的就是东山烈士陵园大门,红松、白桦错列,虽然是我们林海雪原常见的树木,但组合在烈士陵园大门处,就别具风格,他是林海雪原的写照,也深寓着烈士桦树一般高洁的品格和青松般不朽精神。这个大门创意,是有些与众不同的。
很多人都去过苏州,很欣赏苏州老城区粉墙黛瓦的味道,且知道苏州以小桥流水和园子著称。苏州确实有许多园子,比如狮子园、拙政园、绿园、留园、沧浪亭等等,到苏州不能不看园子,不要说苏州的园子,就是苏州附近的园子也不少,都很艺术。但是,看过之后,你的脑子里就分不出哪个园子是哪个园子了,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庭院花草,曲径回廊。可以说是孙行者、行者孙和者行孙的区别。园子缺少了个性和灵魂上的东西,你有我有全都有,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其结果就是这样。好在苏州的园子都是有来历的,所以,仍然票价不菲,游者继踵。这方面,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是有很多东西要加以借鉴的。
4.3品格高。城市主题文化营造,还要具有文化品位,并与周边环境和谐。比如我们人民广场,建得大气、绿化美观,灯饰也漂亮,其中的网球场,设计意原是为了满足大家工作之余能有一个健身和娱乐之所,主观意图是很人性化的,既时尚也有品位,只是在一座园林风格浓郁的广场中加一个铁网笼罩的网球场,无论怎么说都有那么点不和谐。实际上,这种围屏式封闭网球场,没有设计观众看台,既不能适应网球比赛,也无法展开波普式的体育活动,因为网球不是我们的波普运动,是有闲建筑,基本上闲多用少。再说,在曲径回廊中突兀兀弄出个网球场,或多或少会影响人民广场的整体效果。与其有这样一个网球场,不如设计一两个代表性的主题雕塑或留下一块空地给人们散步、打泰极。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管窥之见。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笔者有一点不成熟的设想,为了使海林城更加有历史纵深感,可以考虑以下元素:
要像雪原公园宁古塔将军和流人文化墙一样,抢先在宁安前面复制宁古塔,抢先一步即占有了这一文化资源。命名一条巴海大街,一条吴兆骞路,或否将高速路出口的形象路--海烟路更名为宁古塔路,将烟厂北侧之街命名为烟厂街。在南入城口处建一座形象雕塑,如果可能,更换林海广场的三棵树雕塑,可考虑建一座闯关东纪念碑,碑身正面可刻写"求生、创业、敢闯、拼博",这将是海林几代人都应学习的闯关东精神。背面刻写碑文,以志当年闯关东的先民。将中东铁路文化,集中在横道河子小镇体现。如此,海林既具有历史纵深感,又有横向的开阔感。也只有这样,这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山城,才有历史归属感和人文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