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制造精品 惠及百姓文化精品工程提供精神食粮

●文化惠民工程

均衡城乡文化服务

    【目标】

    加快首都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美术馆新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学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北京博物馆中心区。积极争取新的国家级文化设施落户北京。

    【解读】

    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 崔学谙

    现在国家体育馆以北已建成了中国科技馆新馆,在科技馆南面一路之隔,要建设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再往南,将建设国学馆,国学馆即中国国学中心。国学馆往南,也是一路之隔,将建设中国美术馆新馆。再加上奥运博物馆,这个区域将聚集五大国家级博物馆,我想北京博物馆中心区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了。

    北京地区的博物馆资源也非常丰富,近160家博物馆。只是布局还有待完善,中心城区博物馆多,而有的远郊区县还是空白,今后还要逐步推进郊区县的博物馆建设。

    【目标】

    推动完成首都图书馆二期、北京儿童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市级和区县级文化设施建设。盘活现有文化设施资源,利用好新建文化设施,提升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解读】

    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首都图书馆馆长 倪晓建

    图书馆过去是阅读中心,以后应该进一步向学习中心、体验中心发展。为了打造现代图书馆,首图将来会使用二代身份证来借书,读者不用再办图书证了。

    此外,倪晓建透露,首图已经向政府建议组建首都地区图书馆联盟,以进一步盘活资源。这个联盟要包括市区县图书馆,还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的图书馆。首图还将和国家图书馆进行战略合作,打造首都的图书馆航母。

    【目标】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向城南地区、城乡结合部、重点新城、新建大型社区及农村地区倾斜,优先安排涉及基层和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

    【解读】

    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 付宝华

    目前大型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主城内,但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一些文化设施必然要向郊区发展。大型文化设施千万不能成为形象工程,要让各城区的居民都尽量均等地享受到文化服务,让文化设施有效地服务于群众。现在郊区一些文化设施比如影剧院、图书城,多是大型房地产项目的配套设施,而政府投资建设的文化设施还有不足。

    北京的文化源流悠长精深,不仅是因为它有着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也因为今天的北京兼容并包,各种风格的文化精品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文化精品工程

    提供更多精神食粮

    【目标】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遵循文化生产规律,加强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围绕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成立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办公室,创新精品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解读】

    北京人艺院长 张和平

    早在张和平任北京人艺院长前,在市文化局担任局长时,就曾主抓过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等好戏,获得国家精品工程大奖。尤其是剧中“逗你玩”,以及结合当年广告词“要想皮肤好,天天吃豆腐;要想瘦得快,天天吃白菜”的台词,至今还为人所津津乐道。

    从2007年上任人艺院长之后,又陆续推出叫好又叫座的宋丹丹、濮存昕等五星阵容主演的话剧《窝头会馆》和今年在舞台上引起巨大反响的陈道明、何冰主演的话剧《喜剧的忧伤》,并复排了人艺经典话剧《家》、《鸟人》等。

    “这里是艺术的殿堂,如果我把它搞糟了,那是有罪的。”没什么豪言壮语,张和平却小火慢炖出一出出好戏——从备受赞誉的原创话剧《窝头会馆》、《知己》、《生·活》,到成功复排《鸟人》、《原野》、《家》等经典老戏。

    【目标】

    抓好品牌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办好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北京中国广告节、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国际摄影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北京国际书画双年展、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寻找北京最美丽的乡村等活动。

    【解读】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 邓一江

    在打造艺术航母方面,邓一江感受到了六中全会之后的巨大变化,“大剧院从2009年就在筹划舞美基地的建设,但进展一直都很慢。六中全会后,我们向市政府申报后,迅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目前通州的舞美基地的建设规划已经启动。”而新的文化政策鼓励创作,在艺术生产方面,大剧院明年将要推出的民族歌剧《运河谣》得到的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要比以往大了很多。

    在公益性活动方面,大剧院也计划把众多的小项目集合成大项目,受益的人群也会范围更大。

    邓一江认为今后政府的加大投入是一件“解困”的好事,“但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也是不行的,新的政策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进入艺术领域,这方面尤其对我们的“走出去”帮助非常大。

上一篇用湖湘主题文化构建长沙“国际文化名城”(二)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34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