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大”特色文化 引领“风情京西” ——门头沟区实施城市主题文化创意和推进工程

门头沟区委宣传部

  门头沟区城市“主题文化”的内涵是以“绿色行动”为主题,以建设生态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以“风情京西”为主题,以建设文化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培育永定河文化;以“我爱门头沟”为主题,以建设和谐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培育和谐文化。随着门头沟城市主题文化工程的推进和延伸,一个全新、时尚、和谐与绿色宜居的门头沟区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按照北京市新的城市空间总体布局,门头沟被确定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标志着门头沟开始步入一个由传统资源型城市,向现代生态型城市    转型的新的发展阶段。区十次党代会确立了“落实新功能、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打造新城市,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的新的总体发展思路,根据这一新的阶段和新的定位,区委宣传部经过广泛调研论证,从分析门头沟生态新区的功能、文化大区的资源个性与和谐宜居的城市定位特点出发,认为生态文化、永定河文化、和谐文化是门头沟的城市的主题文化。

  一、以“绿色行动”为主题,以建设生态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培育生态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第一次明    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区委区政府站在建设生态文明、服务首都发展的高度,确定了生态立区的地区战略,高度重视生态硬环境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区为载体,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加大生态修复、生态保育、生态治理力度,生态修复技术领先全国,生态环境改善日新月异,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和兄弟区县的一致认可与广泛好评。在集中财力改造生态硬环境的同时,门头沟区十分注重生态理念的传播、教育和养成。以“绿色行动”为主题,以多彩多样的绿色主题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念,营造生态舆论,积淀生态人文,提升生态软环境,打造门头沟生态文化,以硬、软两种环境推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几年来,先后创意推出了一系列的绿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着眼于展示生态成就,交流生态文化。从2005年开始,门头沟区与市科委等合作承办了三届北京(门头沟)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还积极参与组织北京政协系统西南五区生态涵养发展论坛。

  二是着眼于宣传环保知识,传播生态理念。从2007年开始,门头沟区委宣传部与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北京市美协等合作,举办了“绿色,我们的朋友——第六届、第七届《蓝色空间》主题雕塑展 ”。2008年还面向市民同步开展了“我最喜爱的绿色环保雕塑作品 ”评选活动。每届参与雕塑展的市民都在3万人以上。全区各村(社区)普遍设置了生态环保知识文化墙、宣传橱窗等。

  三是着眼于学习生态经典,传承生态文化。今年门头沟区委宣传部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古今中外生态经典语录,已征集近1000条次。我们将精选百条入围语录,作为明年开发建设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内容。

  四是着眼于营造社会舆论,引导公共参与。多年来门头沟区坚持抓住春季植树契机,面向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公益植树活动。截至目前,门头沟已有共和国将军林、部长林、500强CEO林、新世纪青年林等成规模义务植树区40余个。每年在我区参与义务植树的市民达13万余人。

  二、以“风情京西”为主题,以建设文化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培育永定河文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深入挖掘城市的人文资源,保护珍贵的文化遗迹,展现城市的历史轨迹,是一个城市的立城之本,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最具城市代表性和城市个性。永定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不仅形成和养育了北京,而且也孕育沉淀了以古村落文化、宗教文化、地质文化、名山文化、古道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代表的厚重、绚烂的流域文化。整理保护、推介展示、创意开发这些资源,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扩大门头沟文化的知名度,促进文化旅游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门头沟宣传文化系统坚持以“风情京西”为主题,以建设文化门头沟为目标,着力打造永定河文化,先后推出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

  一是着眼于挖掘整理。先后编辑出版了一批永定河文化图书。综合类包括:《门头沟文化丛书》4套29本,《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北京第一本区县级文物志《门头沟文物志》,全国第一本区县级民俗志《门头沟民俗文化志》、《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等。专题类,包括《散落京西的山地古村落》画册和邮册、《门头沟村落文化志》、《京西革命斗争史》(6本)、《金顶妙峰山》、《京西煤业》、《京西古道》等。

  二是着眼于保护传承。先后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爨底下、灵水、琉璃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个(京西太平鼓、妙峰山庙会、琉璃烧造工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个(京西幡乐,潭柘紫石砚,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千军台庄户幡会等)。整理编排柏峪秧歌戏、山梆子戏、嘣嘣戏、童子大鼓、古幡乐、太平鼓等一批门头沟民间戏曲舞蹈节目,并成立了表演队伍。合作开办京西太平鼓等传承学校3个。

  三是着眼于宣传推介。2003年门头沟第一次召开永定河文化研讨会,成立了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以此为平台,几年来,先后推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外宣活动。2004-2005年,面向北京举办了“西出长安京西行”万元大奖摄影年赛,出版了《诗情画意门头沟》中英文双语画册;2005年举办了“走抗战路,游斋堂川”红色京西一日游活动,包装推出红色一日精品线路两条;2005年与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举办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抗战史研讨会;2007年举办了“京西古村行”摄影征集活动,出版了《散落京西的山地古村落》中英文黑白画册、《京西古村落——门头沟山地古村落个性化邮票珍藏》;2007年举办了“潭柘寺建寺1700年”大型庆典活动;2008年创作推出《京西河山颂》50米国画山水长卷,并正在开发系列国画礼品、宣传品。从2007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北京永定河文化节。

  三、以“我爱门头沟”为主题,以建设和谐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培育和谐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各行各业、各地区各单位和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的根本任务。门头沟作为革命老区、京西矿区、京郊山区,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总量相对较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市环境相对较差、人民生活质量相对较低,面对北京城区和兄弟区县的快速发展,在部分干部群众中存在着怨天尤人、无所作为的等靠要思想,以及这也不顺眼、那也没希望的妄自菲薄心态,缺乏作为门头沟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针对地区发展实际,近些年来,门头沟区抓住城市功能调整和举办北京奥运的重要契机,以构建和谐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着力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着力服务社会、改善民生,使全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城市面貌发生显著改观,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加快推进门头沟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门头沟区委宣传部十分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以“我爱门头沟”为主题,以建设和谐门头沟为目标,着力培育和谐文化,构建政府促进和谐、宣传引导和谐、人人践行和谐的共建和谐新局面。

  一是坚持不断开展主题性和谐宣传教育。以发展的成就和身边的变化为教材,先后开展了“走进新世纪的门头沟”、“十五大以来成就展”、“京西巨变——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和“看山城变化”、“我看家乡新变化”一日游等成就性宣传教育;以正面宣讲、系统教育为手段,区镇两级宣讲团先后开展了“十六大精神”、“十七大精神”、“文明礼仪”、“平安奥运”、“奥运法制”等内容的“五进”大宣讲活动,区委宣传部去年以来还举办了市民周末大讲堂活动;先后总结推出了时代先锋曹广辉、优秀共产党员史军、孙秀亮、人民的忠诚卫士唐成文等有重要影响的先进模范典型。从2007年开始,每年面向广大市民推出“寻找身边的和谐”故事征集活动。通过征集和谐故事,引导市民从身边寻找和谐、体悟和谐;通过宣传和谐故事,引导人们向往和谐、践行和谐。截至今年8月,两次征集活动共征集和谐故事近1000个。2007年推出“十佳和谐故事”,今年计划评选推出100个和谐故事。

  二是坚持不断举办可参与性的和谐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素质为目的,先后举办了“京西情韵”市民才艺展评、“一报两书”市民有奖读书活动、“文明山城、书香万家”全民读书活动等;以互动交流为目的,每年坚持举办全区性的群众文化团队展演、文化艺术节、合唱节、山乡戏曲交流展演等活动,促进了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蓬勃发展,全区各级各类群众文艺团队达到281支,群众演员近万人;以方便参与为目的,开展“爱山城广场行”活动,以广场为主阵地,以群众为主角,推出广场演讲、广场竞赛、广场演出等大大小小50余场广场活动,参与面、影响面都非常广泛;以志愿公益、服务社会为目的,着力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全区志愿者人数已达到5万多人;许多基层单位还举办了“社区邻里节”、开办“爱心小屋”、推行党员挂牌上岗等丰富多彩的和谐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坚持不断推出利民性的和谐民心项目。围绕着解决住房、就业、上学、医疗卫生等关系民生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每年承诺解决一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累计投入1.9亿元,为民办实事283件,使百姓得到实惠,使政府赢得民心。围绕畅通渠道,反映诉求,化解矛盾,在加强区、镇(街)两级调处中心建设的同时,门头沟还首先在全区177个村、94个社区推广建立“连民心恳谈室”工作模式。奥运期间,区委区政府所有领导还按照分工,分类对口,开展“大接访”活动,亲自倾听百姓诉“苦”,化解百姓琐事,架起了“连心桥”,编织了“连心网”,实现了信访工作的新突破。

  主题文化建设工程有力地提升了门头沟的城市形象。如今,别说是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就是隔几年没来过门头沟的朋友,都真切地感受到门头沟变了——变得更美了。昔日的臭水淤沟、漫天尘土、私搭乱建、乱扔乱贴的现象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马路,漂亮的建筑,绿荫的街道,亮丽的环境,社区平安满意率名列全市前茅。门头沟因为永定河文化的研究、推介和宣传而更加知名海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对门头沟未来有了更多更美的憧憬,精神上更加振奋,热爱家乡、热心发展、热情奉献的新风尚已在全区蔚然成风。

 

上一篇用湖湘主题文化构建长沙“国际文化名城”(二)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30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