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方培虎 铜陵市党校
有没有一座这样的城市,使人流连忘返;
有没有一座这样的城市,给人无限遐想;
有没有一座这样的城市,让人充满活力;
有没有一座这样的城市,穿越历史时空隧道。
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就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现。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这城市的发展方向。
(扩展力、影响力)
一、城市建设凝固着城市的文化个性
伦敦:城市主题文化源于坚守历史传统
穿伦敦城而过琢磨伦敦文化底蕴:坚守传统 稳固有序 以民为本
(弯道、曲道改直道节省城市空间的讨论,保持原貌,道路拥挤,伦敦人并不因为拥挤而指责政府。伦敦几乎没有摩天大楼,计划造到市民的反对,担心会遮挡了历史建筑的光芒,政府不得不放弃造高楼大厦的想法,伦敦人享受着历史文化带来的生活乐趣。)
1666年伦敦开始进行城市规划,1644年中国还在进行蛮族入侵。
9月2号大火将伦敦变成一片废墟,让人认识到城市规划与生活密不可分。城市建设是几代人完成的。东部是工业化,西部是皇室、政要、富人居住地区,南部和北部是平民生活所在。市中心是金融中心。成为国际大城市建设的楷模。而无朝令夕改。
英国资产阶级早已认识到政权的稳固要取得民众的支持,深入了执政理念里。最高行政官邸所在唐宁街十号,贫穷、随时修缮。体现了倡导的民重官轻的思想。
他们认为华丽庄严的大英博物馆、国家肖像馆、剑桥大学更能代表英国广博的文化氛围。
提炼出城市主题文化的内涵:是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锻造出来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城市气质和禀赋最集中的体现。(精、气、神)
城市主题文化,可以让城市的 “政治形态”、文化的“神态”、市民的“心态”内外和谐。
培育城市文化通过各种要素空间要素上的布局之后,形成一种精、气、神。
可以使一个城市在千千万万个城市中被人识别出来,可以在世界城市符号谱表中占有清晰的位置。
城市主题文化的地位:城市之魂
是指城市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文化积淀和文化品位,也是一座城市所追求的精神、理念。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魂,也就是有自己的独特主题文化。
城市的特色主题文化有着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占有性。
(600多城市提出要打造城市的密码、打造城市的名门)
(必定张扬着城市文化品牌的光辉)
城市主题文化第一要义:特色
城市犹如一件巨大的艺术品,文化特色是艺术品的点睛之笔、魅力所在。
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各自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烙印。
每一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的景观、形象、特征、空间、氛围、气质和灵魂,从而使城市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
(地理印记、文化传统、地域文化、一方水土、民众性格)
(一方城市的生命根治于一方城市的水土)
(把铜陵市市民的历史生活习惯、命脉给挖掘出来,才能提炼出……)
城市必须积累形成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域区别才能有文化特色
二、我市城市主题文化的定位
(一)我市对城市主题文化定位的探索
城市符号形成了每座城市一个时期的主题文化
中国古铜都
生态山水铜都
精、优、美
皖中南中心城市
一些大城市的文化张力已经显现出来,合肥:打造千万人口城市;芜湖:四市的领头羊;巢湖被三市辐射。铜陵呢?
城市已经能够支持他们提出的口号,那么政府就会有相应的支持。
(辐射力、影响力、扩张力,以小扩大)
“中国古铜都 中国铜基地”的提法,体现抓住了生命基因市民的情感逻辑 文脉印记 城市机理,至今无法包容城市发展的所有,有局限性。
“生态山水铜都”的提法,青山绿水 遗憾的是没有进一步提炼,让管理者进一步接受他、建设他。智者爱山、仁者爱水,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但还有很多城市比铜陵的山水还好,没有桂林山水的甲天下、没有无锡山水的娇美柔媚,而是附带的产品,不能代表城市发展的印记。
“精、优、美”的提法:抓住了规模、特质,但是由于人的变迁导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实现这个思路,仍然是粗放式的管理程式,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一任首长、一任管理。
“皖中南中心城市”的提法:通过奠定地位来推动城市发展的空间。94年跨江发展在上报国务院就卡住,地方行政力量的干预。凭什么来带动其他皖中南城市的发展?依然困境,困扰着市政府。
城市发展的根本是落实到城市发展的素质上,跨江发展史手段不是目的,自身要有内在素质。
四城:现代产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精致大气之城、平安幸福之城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必须以“精致大气”来统领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城市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集合起来,把城市精细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把继承文化遗产与创造城市新文化结合起来,把塑造市民精神与建设法治社会结合起来。
(二)以“精致大气”塑造铜陵城市主题文化
1、“精致大气”与城市文化
内在素质:城市人文精神,要求开放自信、和美大气、明理敏行
外在形象:城市硬件实体建设,要求在努力做到建设格局大气、建设作品精致、城市管理精细的同时,彰显“依山亲水、文化浓郁”特色,是”精致大气“的外在反映,体现城市底蕴。(大气、精致、精细)
描述:铜陵是一个有三千年冶炼历史的城市,三千年冶炼是可以的,但是不是那样的一个城市呢?有三千年的底蕴。
(纪连海:三千年青铜冶炼历史,延绵;国之大器、祭器、礼器;铜钱,提供财政收入;自古以来不是城市,但是有镇,铜官)
冶炼技术养成了市民“纯朴、勤劳、进取、包容、大气”的性格、习性。矿业的建设带来城市格局较小,先天不足,体现了秀气、细致、精致。
2.精致大气与城市特质
一是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积极融合
(在产业布局和调整之间更多地要注重科技、文化的含量,而不是傻、大、粗,提升层次和档次。)
二是实现了历史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整合
(反映了历史积淀,也反映了发展规模,同时也反映来政府和市民在未来的城市追求)
三是实现了实践性与世俗性(大众性)的内在统一
社会、文化、生活的价值理念,根源于铜陵市的历史与现实,不一定要阳春白雪,一定要下里巴人,大众的、世俗性的文化,定位于日常性、平民化,就能得到市民的拥护和支持。
(三)建设“精致大气”所具备的条件与不足
1.建设“精致大气”具备的条件
一是有悠久灿烂的同文化。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
二是有独特的自然禀赋。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临江含胡依山,自然条件优越,景色秀丽,建有山城之壮美,江城之风貌。(精当规划、精细建设、精致管理)
三是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已有机结合。
四是城市的内涵已不断丰富。(市、县、镇、村公共文化发展网络)
2.“精致大气”存在的不足
规划不完善 建筑乏特色 素质待提高 阳光产业慢
三、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精致大气之城的构想
要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必须牢固树立“文化立城、特色建城”的理念,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
培育城市文化意识中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中攀高比新、轻传统个特色的建设理念,培养“文化自觉”。总的原则就是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并贯穿到城市规划……
(市民归依感)
2.突出城市科学规划
用文化铜陵城市规划,使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省委发展战略、城市命脉;既要注重宏观的把握,也要注重更细节的雕琢,为城市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打造平民文化
平民或平民意识。蕴含着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那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而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精神。文化精神所具有的“平民意识”,其本质和核心也是“以人为本”。
打造平民文化就是包容并支持世俗文化、草根文化和民间文化发展。
4.做足文明新风尚文章
倡导精致大气和谐理念,培育精致大气和谐精神,不断提升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
要把“塑人”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贯穿于城市文化建设始终的主线。
5.塑造城市建筑特色
再现老铜陵“底片”、铜特色、历史街区、旧城区块进行保护性改造
借山用水 依山亲水 迎山接水 显山露水
6.发展文化产业
正秉承“旅游为线,文化为魂,项目为支撑”的新型文化产业理念
外化于形 内化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