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来源: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陈照国  时间:2014年6月1日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城市如人,是有气质和个性魅力的。她隐藏在细节里的内涵往往更能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气度修养和无与伦比的美丽。城市公共设施宛如少女的裙摆,作为现代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与各种城市建筑一同构筑了城市的形象与内涵。现如今,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联系密切,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国际著名的设计师及理论家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提到过:“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建新城,其速度史无前例。虽然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已经意识到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却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创新,崇洋媚外地照搬西方的设计,忽略了本身固有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设计根本无法与本城市的整体文化融合,也使得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面临着被冲击、覆盖的危险。所以,如何梳理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脉络和怎么去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我们大家面前。在城市中像路灯杆、公用电话亭、垃圾桶、广告宣传栏、公共候车亭、公共休息座椅、道路指示牌等等这些公共设施,它们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本身就具有文化艺术装饰的功能。因此,城市的公共设施需要得到精心设计才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气质。由于城市公共设施本身还具有实用性功能,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所以,好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既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也能散发出文化艺术气息彰显出城市的魅力。

一座城市负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的城市功能。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观念的城市公共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彰显城市特色。现代人非常热衷于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能够吸收新鲜的事物,城市公共设施这一物质媒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加强了人与自然的对话交流,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协调,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清新自然。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能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也更加完善了城市的服务职能,提高了城市的质量。城市中错综复杂的建筑单体可以通过设计优秀的公共设施使其变得更加和谐,使城市空间中的各要素不再孤立存在,让城市变得更亲切、更加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因此,城市公共设施不是城市空间中可有可无的小要素,而是城市空间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具有能给市民带来便利的物质使用功能,更具有陶冶市民情操、宣扬城市文化魅力的精神功能作用,所以,提高公共设施整体设计的艺术性,才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和特有的人文艺术精神。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首先是城市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凝结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特色精神和价值理念。每一个城市的地域性特色以及人的生活观念都存在着不同情况的差异,在人与大自然的对话交流、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之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鲜明城市特色文化,也诞生了一座座千差万别的城市形象。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主题文化形象相和谐,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对提升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独特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会大大提升城市的综合质量,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界上,一些现代化、国际化水平高并且辐射力强的城市,都有着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在具有独特海派文化的城市——上海,因为长时间以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所以塑造出了非常优秀的城市特色。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营城市”思潮的带动,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宣传自己、增加自身竞争力的亮丽名片。

成功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作品,可以成为一座城市吸引外界的窗口。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既是现代城市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构成因素之一,它与城市内其它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共同构筑了一个城市的形象特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并彰显出了城市的个性精神面貌。现在,城市的领导和建设者、管理者已经逐步认识到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质量。所以,在城市空间环境的建设中,可以充分考虑到公共设施的公共性特点,通过艺术化设计手法,使城市的个性文化特色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我国现在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协调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扩建的规模不断增大,公共设施的功能也不断强化深入,使得城市公共设施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公共设施设计价值也愈趋重要。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研究、建设与完善,已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课题。鉴于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综合思考,有必要运用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法,努力改善缓解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创造更加愉悦舒适的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对那些崇洋媚外、拿来主义、叛离城市文化的设计建设,应当予以否定。积极的探索出城市生命的真谛,创造城市精神,塑造城市性格,凝聚城市神韵,提高一个城市的个性价值,打造城市魅力。可见,公共设施设计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很大的,既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又能突出城市特色文化艺术形象,对品牌城市的塑造具有深刻的个性化价值,因此,对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与城市主题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是一项涉及众多相关学科繁琐复杂的工作,本论文通过对城市主题文化与公共设施设计两者的概念理论及相互关系研究,来探索以城市主题文化引导下如何更好的设计建设城市公共设施的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理论总结、资料分析、个案调研、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课题的书籍、论文、报纸及电子媒介资料的收集和查阅,结合国内外大中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案例,再加上对国内城市公共设施的实地考察访问调研收集的第一手材料,综合分析了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主题文化关系,并对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重点分析归纳,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存在的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足,以及国内外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特色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案例,对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理念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

第2 章城市主题文化概

2.1 城市主题文化的概念

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早期过分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又加上受“大都市概念”与“西洋复古潮流”的影响,以至于城市的传统与现代文明两者之间的界限割裂化,忽略了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现在大多城市都缺乏自己独特的魅力文化和个性特征,导致出现了很多“千城一面”的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现象。怎样才能彻底解决城市特色危机问题,必须要对每一个城市的自然历史地理条件进行客观分析,认真梳理城市文化结构,塑造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逐渐培养市民大众对城市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进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教授认为:“主题对一个城市来说很重要,也有很多意义,主题就意味着要有一个共同的概念,这个共同概念就是一种理想,所谓的理想主义就是现在的世界中没有的东西,要去寻找”。现如今,主题化城市建设已经具备了创新理念和物质基础条件,人类可以大胆追求真正的“乌邦托”了。因此,如何让一个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理想,已经成为摆在新世纪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也有某些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学者提出要反主题,他们认为城市规划无须加一个框框式的束缚;但是没有主题理想的城市设计终究是欠缺些主导性的东西,好似一个人做事情但毫无目的,总是具有盲目性。

2.1.1 “城市主题文化”一词的理解与界定

目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存在很大的“盲区”和“误区”,针对这些问题,城市领导和建设者当前应积极思考如何让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更直观有效的作用于城市建设。他们对文化与城市文化以及城市主题文化这三者的概念没有彻底搞清楚,是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发展建设的最大误区,没有分清楚文化的内涵外延,没有理解大概念上的文化不等于城市文化,致使现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反而起了反作用,出现了一些“文化被破坏开发”现象。所以,我们在现如今的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中,一定要明确理解什么是“文化”、“城市文化”和“城市主题文化”,把这三者的概念差别搞清楚,进而使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存在的盲区和误区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虽然现在很多城市都开始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但是一提城市文化,普遍都是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兼蓄、和而不同、经世致用、进取开拓、传统与现代相融、历史与现代并进、与世界文化接轨、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 之类的口号。倘若我们每个城市都一味的把这些同质化的概念当作成自己城市的精神文化,那么这种被同质化的城市精神文化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这些每个城市共有的、被同质化的城市精神文化,不是某个城市自己所特有的,所以,要想铸造出自己城市特有的精神品质,就必须舍弃这些共有的精神文化,从实际出发具体提炼出自己城市的特色文化。爱尔兰首府爱丁堡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文学城市”时,有这样一句话:“爱丁堡是一座建立在文学之上的城市,它的城市精神是为世界读者提供最丰富的精神食粮”。简单朴实的两句话就把城市文化概述得如此清楚明了。而反观我们的某些城市,但凡一提到城市精神文化层面上就只会山寨借用某些文化潮流名词,而根本体现不出自己城市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所以,我们在搞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时,都要从自己城市出发,客观真实的提炼出自己城市特有的东西来,只有属于自己特有的这种文化理念,才能统领一个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否则,机械的山寨复制,只会让更多的城市陷入同质化状态,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也不会有突破提升,徒劳做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无用功。

世界上一些著名城市的城市文化都具有主题性特色,所谓“文化的主题性”,指的是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性格、精神面貌,反映城市个性的价值观念、公众道德、建筑形态、历史经济资源的文化特征等,蕴含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脉络,反映出了城市精神层面上的基本价值观追求,具有时代创新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

把城市中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核心特色文化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组合起来,构成这个城市的主题文化,是一种能够表现出该城市核心价值的文化形态,凝聚着这个城市的历史、现在与将来,同时汇聚各个时期的各种精神要素,促进城市在确保独立自觉性的基础上沿着历史文化轨道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2.1.2 城市主题文化的含义

    何为城市主题文化?首先是根据城市特质资源形成的特质文化来构建城市主题空间形态,并围绕这一主题空间形态来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的一种文化策略。这种文化建立在特质资源形成的特质文化基础上,具有特质资源的独特性和特质文化的地区垄断性。它既能使城市特质资源显性化,又能使城市特质文化主题化和名牌化,让城市在自然景观、社会环境、建筑风格、经济形态和文化艺术上充分体现出城市的特质与主题性。其次,表现为一个城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强势文化,突出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贯通经济、社会、人文、艺术、建筑等资源,形成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扩张力,成为城市独特专属的文化符号。

2.2 城市主题文化的特征探析

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核心性、特色性的文化要素提炼升华后最具个性化的特征。斯宾格勒认为,一个名牌城市之所以能声名显赫的矗立在世界大舞台上,无不是因其都具有独特气质灵魂的主题文化特征,心灵深处和外在表象气质上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2.2.1 城市主题文化具有原创性

原创性的特征是指一个城市独创或首创出来的主题文化特征,不是照搬移植别的城市的,是根据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首次总结创造的。这种原创性的城市主题文化因其充满具有独特个性新颖特征的原创主义精神色彩,往往更能激发一个城市的活力,使其长盛不衰。

2.2.2 城市主题文化具有特质性

特质性,可以理解为是唯一的,是不可模仿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是一个城市中最具个性的文化特点,它具有权威性、排它性的特征,往往是因一个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独特地域魅力。这种主题文化特质性能使一个城市保持独领风骚的魅力,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唯美、风光无限。

2.2.3 城市主题文化具有系统性

系统性,就是指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不是一般的事件和要素在城市中简单地排列分序,更不是城市各种系统要素之间简单机械的组合相加。而是把该城市中最优质的资源和景观要素通过系统的整体关联性、结构层次性、平衡互动性、持续发展性的演变,科学有序地配置到该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空间环境中去,使其形成具有系统意义的地域空间。

2.2.4 城市主题文化具有超前性

超前性,可以理解为是指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战略的制定,不能局限在区域范围内,要从国际化、全球化视野来考虑,在空间上,要为该城市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大环境。其次,在时间概念上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样才有利于一个城市主题文化在一个广层次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里更好地开拓发展。

2.2.5 城市主题文化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把一个城市中经济、文化、设计、规划等不同的学科进行分析归纳,创新出一种新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规划体系,进而打破城市规划建设中各类系统要素间不关联的局面,为城市提供一整套符合时代潮流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目标。

 

第3 章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体系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3.1 城市公共设施

3.1.1 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

目前,对于如何界定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各国学者的观点存在着很大差别。克莱尔(RobKrier)认为:“城市公共设计就是指城市内开放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城市公共设施在欧洲被称为“街道的工具”、“园地装置”、“城市的配件”。日本人则称之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而在我国有些专家学者则认为:城市公共设施是包括公共交通道路、公共园林绿地、公共休闲广场和能给人们提供休息空间的一些设施。通过以上相关概念要点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包含对社会大众群体开放的所有公共场所的设施以及设备等等,其分布在城市交通、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商业广场、行政办公等场所,它包括路灯、垃圾箱、公共候车厅、公共座椅、公共厕所、商亭、电话亭、信息指示广告牌等等,是与公民大众接触最为密切使用最多、分布最广的公共设施。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它作为现代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仍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城市内其它建筑一同构筑了城市的形象,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精神面貌,并彰显了一个城市的品质和性格。

3.1.2 城市公共设施的分类

如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的功能化不断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根据其研究重点的不同,我们通常分为以下几大类:

(1) 信息类公共设施:

信息类公共设施是城市公共场所中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在人们紧张繁忙的生活出行中,提供了便利性的指示。包括各种商业性广告牌、广告塔、招牌、条幅以及非商业性的标识牌、路牌、导游图栏、电子闻讯装置等。

(2) 交通管理类公共设施:

交通管理类公共设施的设置是为了保障人们出行时人与车辆的秩序性与安全性,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质量,使城市交通更加井然有序。它们包括城市轻轨站、地铁入口、地下通道、人行天桥、公共车候车亭、护栏、护柱、自行车停放架等。

(3) 休息娱乐类公共设施:

休息娱乐类公共设施是为满足人们出行游玩、进行休闲活动时的需要而设置的公共设施,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锻炼休息的场所而且可以增进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关爱,有利于社会和谐。包括可动式座椅、固定式桌椅、饮水设施、儿童游戏设施、健身设施等。

(4) 服务供给类公共设施:

服务供给类公共设施包括路灯、电话亭、邮筒、消防栓、配电器、排气塔、烟灰皿、垃圾筒、独立式公厕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保护了城市环境,对城市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5) 美观装饰类公共设施:

美观装饰类公共设施包括装饰雕塑、装饰照明、花坛、花坛、喷泉、水池、花架、街道树、地面铺装、窖井盖等,它们点缀了城市空间环境,使其具有艺术装饰性,增强了公共场所的文化气氛和时代旋律。既美化城市空间环境又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6) 无障碍公共设施:

无障碍公共设施是为残疾人、老年人、能力丧失者而专门设置的公共设施,以便于他们能够在城市生活中更加便利和舒适。体现了城市文明程度,使社会弱势群体也能够平等的享受城市生活。主要包括坡道、路面专用铺装、残疾人专用标识、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残疾人专用电话亭等。

通过以下表格我们能够更详细、更直观地看出城市公共设施的分类及构成内容:

各种各样的建筑形态、景观绿地、道路交通加上繁荣的商业贸易、文化娱乐等共同构成了城市主体,城市基础设施为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协调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公共设施在实现其自身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也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以及市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也能够传递出了该城市的个性特色与深层的文化内涵。一座城市负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的城市功能。城市公共设施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愈来愈密切,现在很多市民出行购物、健身锻炼、户外郊游等活动日益增多,公共设施的作用更加明显,成了人与自然沟通对话的桥梁,也使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化。城市公共设施具有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功能性作用。

城市公共设施不仅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以带来生活上的便利,行使好其功能性职能,而且能够对城市形态的变革起到促进作用。现如今的公共设施成为了城市空间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形式内容上的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当人们漫步在公园里、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穿梭在大街小巷或在商场购物时,随处可见的公共设施便有了宣传教育意义。因此城市公共设施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单一的应用产品,它在深层次意义上已经具备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教育的功能。

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公共设施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文化性,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体现城市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品格。

3.2 国内外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概况

3.2.1 国外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概况

从古希腊、罗马到世纪中叶再到文艺复兴,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兴盛的过程。自从上世纪末工业革命发生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空间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发展也一直贯穿于城市变化的整个过程。在维也纳,拆除了城墙形成了环绕城市中心周围的林阴大道;在英国,美丽的皇家公园向社会开放,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在美国,掀起了城市美化运动促成了城市公园系统的建成;在巴黎,采取新的城市空间建设措施,努力建设林阴道,细致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积极改善道路交通和城市公共设施。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运动也随之而来。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也日益发展深入,导致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也必须要紧跟潮流不断发展变化,由于公共设施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又加上与人们的生活非常密切,所以,其设计价值也日趋重要,掀起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新高潮。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发展,大都经历了由大到小、由粗转细的转换过程,大规模粗放型的公共设施设计逐渐被注重发掘本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细节的设计所代替。我们现在看西方的城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主题文化,公共设施的设计也都是在彰显本城市主题文化基础上进行设计开发建设。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不仅仅是出于功能性的目的,更应当积极地反映这个城市的主题文化,通过公共设施这个立体的媒介载体,使人们追忆起这座城市曾经带来辉煌的历史文化特色,延伸一座城市的精神与品格。

我们都知道,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有着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古城。她前卫、时尚、浪漫又富有历史感的性格,塑造了一个浪漫的城市。上个世纪80 年代起,法国又一次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文化振兴运动,这场文化振兴运动深深地影响着巴黎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风格。从那时候起巴黎市内出现的任何一件城市公共设施,不管是构思设计方案还是最终的实施制作,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像公共汽车站台、路灯、街头书报亭等公共设施都是专业设计师通过竞标享有专利的设计,像街边花坛造型以及护拦都是经过艺术家精心布置的。著名的法国第一大道——香榭丽舍大道(图3.1、图3.2),道路上充满欧洲风情的咖啡厅和路灯商亭,含蓄时尚富有浪漫气息。从这些城市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浪漫的巴黎人对于精致美的追求都已渗透到了血液之中,把这种浪漫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使整个城市处处充满着迷人的优雅格调。

 

 

早在19 世纪前期,英国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是以“重”为优的,很多放置在街道旁的座椅、垃圾箱、邮政箱等,都很沉重,一般人很难挪动。因为如果这些公共设施设计的太轻,就容易发生盗窃。对此,城市管理者很苦恼,以至于不得不把这些公共设施制造的沉重沉重再沉重些,这也在当时的英国一度成为了制造公共设施的一个标准。但是如今,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文明的国家之一,他们的城市公共设施也变成了全世界最为轻巧的,垃圾箱、公用电话亭、路边的护拦,也都是可以移动的,规划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搬走卖掉了。如今的公共设施不单单是在重量上做了改变,而且也做了非常巧妙的设计造型。例如街道上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酒吧招牌(图3.3),特色的造型巧妙的用一个路灯形象表现出来;另外,用马赛克瓷砖拼置的标志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设计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更注重了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宣传。

 德国在二战后百业待兴,随着经济迅速复苏,城市建设的崛起,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发展也紧跟时代步伐,随之进行了大规模的设计开发。德国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能够针对不同城市的地域特点和景观面貌来发掘设计,因地制宜,设计思路上采用简约设计手法,但是很丰富的表现出了城市空间层次。很好地表现出了西方视觉艺术的视觉形式和人文主义精神。在德国北部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莎联盟城市,流传着格林兄弟童话的不来梅、吕贝克等城镇,许多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风格非常浪漫且有很强的趣味性,并且在整体规划上以传统和历史传说为主提炼出来城市的主题内容,反映了他们的积极向上、勤劳乐观的民族精神。新建在古老建筑区周围的城市公共设施,在选择材料和主题上都尽量与原主体建筑相似,保持整体环境的一致性。位于德国西南角的弗莱堡,沿河而建,德莱萨姆河贯穿于市中心的周边,被称之为“阳光最灿烂的城市”,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并不算大的小城,到处充满着绅士风度,朴素优雅,并散发出古代王室家族的气息。弗莱堡还有“欧洲绿色之都”、“环保橱窗”的称号,它的绿色设计理念也影响着城市内的公共设施,他们拥有着德国独一无二的绿色公共交通系统。

在亚洲,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由于政府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和开发管理力度都比较大,因此,日本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相对来说发展较快、比较完善。日本的专家学者认为:现代设计要立足于地域文化基石之上,倡导人性化设计。在这种观点指导下,日本在工业建筑设计领域取得了与世瞩目的成绩,其公共设施设计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的垃圾箱设计(图3.5),细致地分为四类,包括易燃性垃圾、不燃性垃圾、塑料垃圾、和圆形瓶罐垃圾。圆形瓶罐垃圾还细分为不同的罐装和瓶装。这样的绿色环保理念,非常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循环再利用。设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是一件小小的垃圾,但都要认真的负责任到它们的最后归属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极其严谨负责,值得我们学习。六本木的森大厦周围的地面铺装(图3.6),将指示标识与地面铺装以及照明设施结合在一起,圆圈上有不同方向的箭头,为人们指示前行方向和目的地,让人们在走路过程中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和将要去的目的地位置,简单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创意性和趣味性,也增加了人与空间环境、设施的互动性。

由此可见,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公共设施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在欧美以及一些工业化发达的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城市的文明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资金投入的比例也就比较大,而且相应的各种保护和监督监管措施也比较完善。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其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也相对比较落后。

3.2.2 国内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概况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也比较晚,导致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政府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比例不足,各种规划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得不到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愈来愈快,国内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开始意识到建设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的设计教育开始的比较晚,设计师的水平还不高,又加上受国外设计思潮的影响,很多设计作品在形式上完全照抄,忽略了自身的浓厚地域文化精神特色,做的不伦不类,无法跟城市空间的整体形象相融合。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缺少整体系统规划,功能设施不健全

在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种类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张而变得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成系统,风格不一致,杂乱无章,缺少整体规划。例如城市交通导向标示、路障、照明等不成体系、摆放位置不合理、不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明确的信息指示,往往与现在的奢华马路相脱节。再就是一些功能服务设施跟不上,使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如长距离道路上缺乏过街天桥,迫使行人浪费时间绕路或者冒着危险违章横跨护栏;主干道上隔离带上的人行安全岛没有任何形式的遮挡,让人们还得忍受雨淋日晒;街边公共座椅因为摆放位置不合理致使无人问津;公共卫生设施规划不合理,有的城市街道很难找到公共厕所,垃圾桶造型材质上各色各异、大小不一;还有一些城市街道的花坛、雕塑等装饰设施,在摆放位置和选材制作上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造成了视觉上的混乱。例如西安市北大街十字路口的一个公交站牌,扎在花坛里,行人们只能隔着围栏探着头寻找要坐的公交站点(图3.7)。本来是为了方便市民查找出行线路,但是站牌扎到花坛里,想看清楚都难,哪还有方便可言。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缺少整体的系统规划、功能设施不健全所导致。 

(2) 缺乏地域文化特征,城市个性不突出

目前我国很多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缺少个性和地域文化特点,设计模式上过于单一化,呆板、缺乏生气。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增速,很多城市过分的强调经济效益和功能主义,以至于城市街道上出现了大量的“复制品”,完全复制别的城市的或机械盲目的附加中国传统元素,崇洋媚外照搬国外的设计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这些都致使城市公共设施与周围空间环境不协调一致,破坏了一个城市整体的韵味,是城市建设中的败笔。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盖高楼、拓宽路,不考虑地域文化个性,不考虑本城市的民俗风情符号,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城市都会千篇一律,我们的民族文化又能留下多少。

(3) 城市环境质量差,缺少人性化设计我国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环境的质量普遍较差。有的城市只知道扩大建筑面积,而忽略了绿化占有率,还有的在并不宽敞的道路上盲目修建绿地花坛,以至于增加了道路的疏通压力;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和绿化设施不健全,有的地方垃圾清洁不及时,对周围的环境质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另外,很多城市的公共设施缺少人性化设计,人文关怀不够,在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人群中,青壮年、老年人、儿童、残疾人有着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所以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性化。一个蕴含人文关怀的生活空间环境,会让人感觉和谐温馨,并能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关爱社会的高尚情感。但是有的城市出现人行道上缺少盲道、楼入口梯处缺少轮椅通道、公共座椅的高度不合理及缺少遮雨装置等等问题,忽略了城市的主体是人。所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使用人群的需求,以人为本,积极完善城市的绿化规划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干净、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城市环境。

(4) 缺乏后期管理和维护

由于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监督管理和后期维护条例还不完善,以至于很多公共设施惨遭破坏。现在在城市街头、公园里,公共设施被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上面被很多杂乱的广告覆盖或者遭遇人为暴力损坏,例如,道路两旁的公共座椅“缺胳膊少腿”、垃圾桶的桶身被拆掉成了“光杆司令”、窖井盖被盗成为“陷阱”、野广告致使公共设施得了“牛皮癣”等等(图3.8、图3.9),这些都影响了城市的整洁形象,破坏了公共设施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也不能忽视了后期的管理和维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及管理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因此,我国的城市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踏踏实实地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当成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摆到重要的位置,从规划到设计再到后期的维护和监督监管措施都不一步步地认真完善起来,使我们的城市整体公共环境得到提升,凸显一个城市的特色魅力与性格。

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在文化价值上的缺失和文化混乱现象,这是当前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性格的凝练,在以人为本的城市主体和物质实体中,文化环境的形成和文化品味的提升等方面会在该城市内外公众心目中所产生出一种积极的宏观综合印象,其具体体现在城市公众的价值观念意识和生活态度方式以及语言习俗表达等文明状况方面。近年来,城市主题文化己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或标志,是城市对外宣传和交往中的一个前沿优势,在引进人才、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某些城市急功尽力的为了同世界接轨,导致一些适合和不适合的国外知名设计师的作品被盲目引入,出现在这些城市的大街小巷。这其中就包含一些漠视我国传统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的所谓高端设计,放弃对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文化主题的挖掘是错误的,这样不利于我国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和谐发展,是一种误解。因此,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根据一个城市所提炼出来的主题文化作为导向来进行公共设施设计就显得很有意义。

第4 章城市主题文化与公共设施设计价值和影响因素

“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大文化内涵,它不但涉及整个城市发展的全部,还涉及对城市市民生命的终极关怀”。它不仅是在城市规划技术层面上的指导,而且也具备美学原理,对城市精神文化起到保护与发掘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我国城市出现了特色危机,“千城一面”的现象大量出现,城市形象单一、功能重复、产业结构雷同等,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某些城市创造品牌的可能性。相似的城市、相似的公共设施,在这种城市特色危机下,我们的设计变得更加功利化、功能主义化。如果每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都雷同化的相似,都像是从一条生产线上组装的话,那么当我们在这些相似的城市公共设施面前驻足时将无法分辨别自己身在何处。当设计只剩下功能,就扭曲了造物的本意。城市发展变化形态我们是可见的,而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却是隐形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梳理归纳。我们建设城市也是在建筑文化,我们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就是要唤起人们对城市特色精神、特色人文的记忆,延伸出一座城市的精神与品格。假设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仅出于功能性目的,那么这种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完美的、是不幸的,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城市是缤纷多彩的,那么,城市公共设施也应该是充满时代人文气息,丰富生动的。

国际著名建筑师、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院长张在元曾说:“忽视城市生存品质,忽视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像建筑垃圾一样被清理出城市,只见建筑不见城市[2]”,这种尖锐的批评说明现在某些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文化缺失问题。随着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得到重视、城市品牌建设理念的推出, 城市主题文化已被提到一个重要的日程,对解决我国城市特色危机,也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4.1 城市主题文化在公共设施中的价值体现

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值得骄傲的名片和吸引外界瞩目的标志。一个城市中主题文化的完美呈现必须通过城市公共设施等物质媒介来实现,城市公共设施应该能够把城市的个性风采和精神文化内涵最大可能的彰显出来。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时代要求不仅仅只是完善使用功能这么简单,更需要讲究文化艺术性,缺少文化艺术性的设施是没有生气的。装饰与功能之争使得现代设计中两者之间的关系更趋平等化,而装饰是从民族历史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所以文化艺术性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为更好地体现城市特色,势必受到城市文化艺术的影响,二者之间具有不可避免的文化联系。

纵观历史,人类的漫长生产活动中,留存下来的一些著名的市政设施,都成为了城市的灵魂。现在看来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而且自觉地当作了一种文化行为,我们看到的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功能价值。如欧洲著名的巴黎雄狮凯旋门和旺道姆广场方尖碑,本是作为纪念型雕塑作品,可经过时代的洗礼,已经成为这些城市著名的标志性景观,它们记录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凝聚了城市的品格精神,它们所衍生出来的文化意义更让人可歌可叹。再如,西班牙古埃尔公园中被漂亮的马赛克装饰成的围墙,其艺术文化感也已经超过了围墙本身的围护功能,表现出了西班牙人的文化追求。西亚阿拉伯人对水情有独钟,影响他们在公园里修建了各种各样的水利设施,增添了公园的活力,水成了园林的主题、园林的生命,也成为了阿拉伯园林文化的精神灵魂。由此可见,这些设施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其功能本身。

4.2 城市公共设施中主题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自然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水土木矿等自然资源和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以我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条件较好,水资源充足;中部地区为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要素呈过渡型,气候类型也复杂多变;西部地区为荒漠和高寒环境,气候条件恶劣”。不同的地理特点,使得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我们的城市建设不能有悖于这些自然资源,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更应当着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时,合理运用本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更能体现城市特色,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增添不少魅力。在我国西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竹资源,近年来竹子产品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利用这些竹子制作的家具、家居产品、工艺品等琳琅满目,有些地区利用竹资源建成的竹廊、竹亭、竹墙、垃圾箱、指示牌、休闲座椅等等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设计思路是值得我们推崇的。因此,各地区根据自身拥有的不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运用到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去,将更能彰显城市个性与特色。

“地形地貌直接影响到土地的物理化学状况,而且大尺度地貌单元影响大气环流特征,形成独特的热量和水分条件,进而形成独特的气候;气候是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决定着生物量的产出”。相对于城市公共设施而言,自然地理环境的这些因素深深影响着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不同地域之间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都会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造成一些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该城市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因素。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多雨的,因此公共设施在设计造型上就的考虑如何通风透气、怎样遮光挡雨。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相对来说就比较干燥、气温低,这就要求在公共设施设计时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好地防寒防冻。如公交候车厅的设计上要尽可能的增加周围遮挡,公共座椅可多采用木材,色彩选择上要温暖鲜艳,以增进亲切感。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燥少雨,但阳光充足,因此可充分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比如一些照明设施,这样的设计绿色节能环保。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差异性,造成了各地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全面考虑本地区周围的地理自然环境因素,使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4.2.2 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现象,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地理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历经长期的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差异性是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不同的地域所构成的地域文化也不同。地域文化资源是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体现出一个地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把握方式和审慎角度。我们可以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窥见一斑,我们的东方文化讲究和谐,注重感性,推崇形而上的禅宗精神理念;西方文化则崇尚理性、遵循科学、主张从根本上认识世界。不过,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趋势,双方已经开始互相取长补短。

因为各自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对自身的文化形象进行定位,都想塑造出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中,我们应当从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民族风情和历史文物遗迹中发掘灵感,长时期积淀下来的雕塑绘画、文物古迹、历史文献、民俗传说、音乐民谣等都可成为灵感诞生的出处。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必须与城市的地域文化风格相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整个城市形象的和谐统一。如果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风格各异、不相统一、不相协调,不但不能起到点睛城市环境的作用,反而会使城市显得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感,会成为都市篇章中的败笔,使整个城市显得庸俗化。我国拥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差异性使得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特有的空间建筑个性形态,如口字型的北京四合院、拱顶的陕北窑洞、华丽的云南大理门楼、规模庞大而又坚固的客家土楼以及素雅的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等等,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地区进行公共设施设计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该地区整体建筑风格特色,要使安置的设施与当地的建筑风格相一致。浓郁的地域文化印迹蕴含着当地人的深厚情感,如著名的老北京四合院和苏州园林,还有广州街边雨廊等等,这些极具个性的地域公共空间中蕴含着当地人的浓厚地情感和关怀,具有广泛的人性凝聚力。首都北京作为有着30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则更应该注重与周围地域人文环境的协调,更多地彰显地域文化内涵,让市民、游客及外宾深刻感受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熏陶。如北京前门大街的“拨浪鼓”灯、“糖葫芦“灯(图4.1)、”“鸟笼”灯,这些老北京小吃和耍货,一串串大红的糖葫芦、由小到大的3 个拨浪鼓、黄铜围成的白色鸟笼,如今变成了现代照明设施,矗立在大街两侧。它们再现了老北京建筑文化、商贾文化、会馆文化、市井文化集聚地的风采。再如,四川杜甫草堂周围的公共设施设计,如公共厕所、公共电话亭、指示牌等,都设计出了浓郁的鲜明地域特色。在其中的电话亭设计上,设计师就把中国传统的石亭盖形式运用其中加置木质材料,趣味性十足。“亭” 不仅是供人憩息观赏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特有的周围开敞式小型点式建筑。在木质结构上冠以石亭盖作为电话亭顶部设计极具装饰性趣味,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图4.2)。我们从这些地域文化特色中提炼出来的元素符号,用现代设计手法运用到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中去,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意义,可以唤起现代人对历史的记忆与省思。

 

  当我们行走在著名“瓷都”景德镇的街道上时,会看到一道极具地域特色的个性靓丽的城市风景,那就是一排排的青花瓷柱路灯(图4.3)。近年来,在景德镇市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工程,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陶瓷艺术家们巧妙地把景德镇陶瓷工艺与灯饰完美结合,以蕴涵人文主义精神的美学风格、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精雕细琢的完美品质,将平凡的路灯,设计成不平凡的城市元素。精美的青花瓷柱路灯高达四、五米,新颖的造型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赏心悦目。这样的设计不但彰显了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城市特色文化形象,也使游客深深地记住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记住了这座城市。而在济南经十一路有一条“济南美食街”,也运用了青花瓷高大花瓶作为灯饰杆(图4.4)。这条街位于著名的千佛山脚下,紧靠山东省体育中心,是人流量较多的区域,汇集了全国多种著名的小吃美食。由于此处紧邻济南文物古玩的聚集地——千佛山文化市场,文化氛围比较足,所以为了提升整条美食街道的文化内涵,设计师采用了青花瓷作为灯杆装饰,加上街道入口处的牌楼,整条街道一片古色古香,凸显了济南这座历史名城的魅力。但是,这个设计和景德镇相比就显得主题性差了些,在两个城市的街道上看到的青花瓷灯杆感受略有差异,这是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景德镇的主题文化是瓷文化,而济南整体的主题文化是泉文化。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不能够只是一味的模仿,要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别,使城市公共设施真正起到点睛城市环境的作用。不然,机械的模仿照搬就会使得城市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感,会成为都市篇章中的败笔,使整个城市显得庸俗化。

 

  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深深影响着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地域性也成为了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特性,提供了城市公共设施所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条件。

4.2.3 现代文化的制约

现代文化所蕴含的内容是很丰富广泛的,是指在当代社会中,被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反映了人类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最新水平,凝聚了人类集体智慧的最优结晶,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种表现特征,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时代潮流。

现代文化就是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并建设现代价值、形成现代认同、张扬现代精神并进而建设共同信仰的文化。现代文化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断的加速,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不断拓新,创造出了一些诸如网络文化等符合新时代规律的文化形态。全球化的发展大趋势证明了现代文化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力之中,商业经济文化、科技文化等文化产业化已经悄然成为世界性潮流。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也变得逐步加强起来。一个城市要想发展起来攀登领先地位,就必须注重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加大文化在商业产品和城市建筑设施等方面的投人。一个城市中名牌产品越多,就越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例如:法国巴黎,这个浪漫的世界文化艺术之都还有一个称号“世界时装之都”,世界各国人们都以穿巴黎时装为荣耀,人们从世界各地坐着飞机去巴黎购买时装。每年巴黎举办的世界时装节、时装季、时装周,让世界数以亿计的人们涌向巴黎,一睹世界名模的风采,一睹皮尔卡丹时装设计大师的艺术魅力。时装文化成了巴黎的特色,金钱就如塞纳河的水一样流进了巴黎。在美国硅谷,人们对创意有着极其宽容的环境,创意就是狂想和疯想,而狂想和疯想就有想错的风险,所以一种试错文化又随着创意而产生,试错在这里被人们充分理解和宽容,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所以硅谷人敢于创意,愿意创意,专于创意,拼命创意。硅谷的创意文化,已经把世界经济带入了一个精神经济时代,是创意文化使硅谷成为一个世界经济的神话帝国,创意文化在硅谷成了第一大资本。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发生了改变,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二者更加亲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调和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时代的发展也使得我国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现代文化在城市中的作用,我们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更应当在不抛弃本土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新的文化形态,为城市公共设施增彩,使其更具时尚与现代化。我国的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创意的城市,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深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由于深圳的生活节非常奏快,高科技产业多,又距离香港比较近,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创意简约时尚,设计材料新颖,与城市整体市风格相协调。在深圳的罗湖地铁站候车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分布错落有致的电脑键盘按键,不过这些按键个头比较大,仔细一看,原来是供乘客候车休息的座椅,这种设计太奇妙了,这种具有科技亲和力的键盘座椅造型设计极具设计感,符合“设计之都”的城市气质(图4.5)。其中,“回车键”极具象征意义,形象地表明了地铁终点折返。罗湖地铁站里这种个性化的艺术候车座椅设计,在设计思路上也充分考虑到了地铁车站站台的空间大小和客流量等因素,使其能够在有限的、客流量比较集中、一般情况下又不允许乘客长时间滞留的空间内,更加便于乘客快速流通,又兼顾部分乘客休息的需要。键盘候车座椅有意设计成无靠背、以“块”为单位间隔组合,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地下空间,又保证了乘客的个人空间。在选材上考虑到南方气候特性,尤其是地下空间环境潮湿,易发生霉变,因此采用大理石材质,既经久耐用,又在炎热的天气中给人以清凉感觉。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键盘是一生当中的主角,键盘自己没有思想,但是它可以把人的丰富思想,通过人的支配完整地表达出来。每天用它打出几千或者上万字以后,我们可以坐在“键盘”上小憩,等候开往家里的地铁……

 4.2.4“中国元素”的泛滥

“中国元素,从语义上可以理解为从中国文化中提取出的要素,此要素或整体中的局部应兼有中国文化外在形制与内在实质的统一体”。通俗的讲,就是指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民俗文化、传统吉祥图案纹样、传统建筑形态等符号要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留下了许多可利用的中国元素:如飞檐斗拱、水榭亭台、镂空窗格、吉祥图案、象形文字等等,它们的美学价值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值得我们去探讨。中国元素在当下蔚然成风,非常流行,它的炙手可热使其正在被作为一种文化策略、意识形态植入到人们的生活、思维中去。这也使得很多城市盲目跟风,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在中国元素符号当中,致使城市成为不伦不类、非常尴尬。中国元素符号不可乱用,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适合时宜的巧妙运用这些符号进行装饰设计,可使其更有韵味。回形纹是我国古代青铜器、陶瓷器上一种原始纹饰,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苏州的部分市内街道护栏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回字形纹样造型,由“点”到“面”的单体纹样依次铺展开来,在完善其功能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整体的造型非常优雅,在承托环境的基础上也加强了护栏设施的形式表现力。回字纹有着吉利深长的寓意,在苏州民间有“富贵不断头”的说法,因此,回字形纹样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巧妙运用,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彰显出了鲜明的的城市个性。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与外在的特质,不仅具有形而下的物质属性,也具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起到了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作用。中国元素在多元化应用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之中,把一些典型的古典建筑形态符号和传统吉祥图案纹样进行融合重构,这种多元互补的设计把形式与理念、具象与意象完美的结合了起来,不仅增强了设施的视觉感染力和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和发展。中国元素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合理利用,能够通过城市公共设施这一物质媒介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也增强了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品味与内涵。靳埭强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1]”。所以我们要以现代全新的审美视点去重新审视解读中国元素,能够揣摩理解传统文化的意境神韵,使中国元素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得到延伸与拓展,从而也使城市文化内涵得到提升。

                 第5 章城市主题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形式

我国现在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协调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扩建的规模不断增大,公共设施的功能也不断强化深入,使得城市公共设施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公共设施设计价值也愈趋重要。因此,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建设与完善,已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彰显城市主题文化的重要课题。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舒适个性,更加的有特色、有魅力,充满骄傲感,但我们的城市几乎都是除了老祖宗留下的那点东西以外,千城一面,城市形象严重趋同,令人厌倦。城市主题文化理念的提出可以改变这种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彰显城市主题特色,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特质,是多种城市特色的凝练升华。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精神等要素。笔者认为,城市主题文化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主题文化来创造设计,从主题文化出发去开拓相应的设计思路,并以此作为把握设计方向和尺度的标准,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导向指引来进行公共设施的设计。这种具有当代文化意义的设计实践,是通过“微观有形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宏观无形精神态”的活动。现在城市公共设施的功能性日益完善,已经明确化,我们在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时,为了更好的表达“宏观无形精神态”,我们通常把“物质态”里面的造型、色彩、材料等形式要素进行合理的变化来表达这种设计思路,让人们体验式的感受这些设施所带来的震撼,激发人们的心理情感,更好的反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图5.1)。

     5.1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造型设计

造型,是指塑造物体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在设计中是指塑造整个产品外观形态。在“产品语意学”中,造型是重要的象征符号。“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中国古代的造物观里就已经有了既注重实用功能,又要有美的规律并蕴含着丰富的象征符号,将人的主观情感融入到器物造型中去。在《考工记》中,关于车的设计与制造有这样的描述:“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天圆地方”以车盖和车厢来象征;向周围放射的三十条辐象征日月的运用;二十八条伞骨则象征了二十八星宿。“车有六等之数”之“六”源于《易经》的“三才六画”之说,“三才”即天、地、人,三者为主宰世间万物的三种力量[2]。这是古人对外在自然的形而上的升华式概述,不仅充满着精神深处的情感表达,而又非常具有亲和力,亲近大自然,古人这种审美理想是他们对自然、宇宙的认识表达,朦胧中透漏着对美的追求。同样,现在我们城市公共设施产品造型的要求也是既要满足公共设施的功能性需求又要使其更具美学意义,不光要使公共设施满足人们的使用方便和内心需求更要反映出一个城市深层次的品味、内涵。

造型是城市公共设施功能实现和视觉传达的媒介载体。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造型中,我们应当从历史长期积累下来的美术绘画、文物文献、民间歌曲和音乐当中找寻灵感去挖掘一个城市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并从中凝练出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特色主题文化概念,并以此作为公共设施造型设计的依据。浓郁的地域文化印迹蕴含着当地人的深厚情感,如著名的老北京四合院和苏州园林,还有古都西安的城墙、广州的街边雨廊等等,这些个性鲜明的地域公共空间中蕴含着当地人的情感和人脉,具有广泛的人性凝聚力。比如,前文提到的北京前门“糖葫芦”路灯、杜甫草堂外的亭设计,从这些文化特色中提炼出来的元素符号,用现代设计手法运用到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中去,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意义,可以唤起现代人对城市发展历史的追忆与省思。

5.1.1 青岛啤酒街

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历经沧桑百年,汇聚了诸多的文化因素,包括齐鲁文化、西方文化、移民文化、滨海文化、奥运文化等,共同形成了青岛名城的特色文化。那么,这座滨海城市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啤酒城市的概念可谓首当其冲。因为啤酒,燃起了青岛人的激情与浪漫,浓缩了青岛城历经百年的整个历史文脉,也折射出了百年青岛不尽的沧桑与梦想,也使这座城市拥有了一张享誉全世界的特色名片。啤酒,就是这座城市的魅力。

 

  当我们漫步在青岛登州路上的啤酒街上时,我们品尝到的不仅仅是浓郁的酒香,还有街道上的公共设施创意造型延伸出来的浓厚而又深刻的味道。啤酒街的大门是以开启的啤酒为设计原型,结合喷射出来的泡沫辅以霓虹灯构成了一道靓丽彩虹拱门(图5.2);在啤酒街中心广场,有一组变形设计的啤酒瓶雕塑,拟人化的扭曲啤酒瓶好似一个个挺着啤酒肚乘着酒兴正在翩翩起舞,它们与后面的两棵姿态优美的树一起组合为“醉翁、月坠、星斜”景观;青岛啤酒博物馆的标识被设计成了酒瓶盖的形状整齐的排列在街道旁的建筑上;沿街的休息座椅是一个个躺着的石质啤酒瓶,上平剖面配以木质材料以增加舒适性;指示牌、垃圾桶也都设计成了啤酒桶的造型,这些特色啤酒文化元素构成的公共设施,不仅满足了游客休息、识别的需求,也彰显出了独特的个性化气质;还有街道上的井盖,在设计上也被赋予了啤酒元素——历届啤酒节的吉祥物图案,这些卡通动物形象被设计的活泼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5.1.2 世界风筝之都——潍坊

山东省潍坊市是风筝的故乡,每年都召开一届潍坊世界风筝节,名声在外,被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风筝也成为了潍坊这个城市的主题文化因素,这种特色风筝文化的形成,也使得潍坊与省内其他城市如济南的泉水文化、青岛的滨海啤酒文化、泰安的东岳文化、曲阜的孔子儒家文化文化相区别开来,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着竞争优势。近年来,潍坊的城市公共设施也基本围绕风筝这一主题文化来建设,在全国中小城市的建设中,潍坊走在了前列。潍坊的城市公共设施造型设计中,风筝的造型成了使用比较多的形状,例如,潍坊火车站就是以蝴蝶风筝为外观造型而设计的(图5.9),其广场上的路灯、钟表也都采用了风筝造型(图5.10),整个火车站的外观设计成为了镶嵌在百年胶济铁路上的一, 颗璀璨的明珠。另外,潍坊市的很多街道两旁的路灯也被设计成了蝴蝶风筝造型,夜晚行走在这些街道上,一排排的风筝路灯格外耀眼。

 另一个著名的北方海滨城市——大连,把海文化定位城市的主题特色。大连的很多公共雕塑都趋向于表达有关“海”的主题。在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上多表现为流淌的曲线,象征着海水海浪。例如,位于“海之韵广场”的主题性雕塑,就是由五根曲率不同的白色不锈钢钢管构成了雕塑的主体(图5.12),远远望去,就像是从大海波涛中翻涌而出的五条白色巨龙,正在踏着浪花嬉戏海鸥,时而回望着大海,这件雕塑作品仿佛就是对神秘大海的抽象概括写生。

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造型设计时,要根据一个城市特有的主题文化内涵,运用科学的设计造型方法,合理的把这些富有地域性、主题性的文化特色符号进行组合重构,使其融入到公共设施造型中去,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直观地宣传城市主题文化。

    5.2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色彩设计

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是影响城市视觉形象和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它能够直观的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的鲜明个性特点,也能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由此可见,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同时具备物质属性和文化属性,不仅能表达视觉形象而且还能表达社会心理方面的内容。色彩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当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在我国很多城市还存在着色彩污染的现象,毫无节制的在设计中大量使用色彩,或者过分追求自身色彩的标新立异,顾此失彼,反而造成了整个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色彩混乱。城市公共设施由于数量种类繁多、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色彩设计上应注重使其与整个城市空间大环境色调相一致。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要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导向下,把整体性、地域性、人的因素等良好地贯彻到色彩关系的组织中去。

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应在城市主题色彩的大环境基调上合理搭配,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色彩和建筑物的颜色,并做出相应的融合调整,整体上变得协调一致。“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许多欧洲城市色彩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如罗马的橙黄红色、巴黎的奶酪色。我国的一些城市近年来也形成了自己个性的色彩,如古城西安的灰色、土黄、赭石色,符合历史古都的特色;杭州以青灰绿色、灰色以及绿色所调和城市色彩极具水墨江南情调。由此可见,这些城市的色彩都符合自身的主题文化,能有效的表现城市形象。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的城市色彩设计是一种系统存在,应根据城市主题文化对自身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要素进行统一的分析设计规划,确定城市的主色调系统及辅色调系统,进而确定城市内各种建筑物和设施的基准色,再到确定城市媒体广告、公共交通车辆等流动色彩,以及点缀街道的装饰的临时色彩。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存在空间的城市色彩,使其与城市风格相一致。此外,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往往与本身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风情有关。

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是一个城市整体色彩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与城市内其他部分系统规划联系密切。它与城市色彩的总体规划一样,要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导向下,充分考虑色彩设计的内容原理和相关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思考一个城市的历史、现状和将来,并使其能够一脉相承。但是,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是以城市色彩整体规划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文化分布特点进行更详细的分区设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喜好追求是不同的,各地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教育状况、风俗民情、宗教信仰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提炼出来的城市主题文化不同,致使人们对色彩的取向会有所不同。比如伊斯兰国家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都喜欢绿色;非洲土著民族喜欢色彩鲜亮的纯色,但由于反对战争而导致对红色非常反感。“就我国不同地域而言,人们对色彩的偏好也是有所不同的:东北地区,人们好色相反差大、明度对比大的色彩,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偏好的色彩浓艳、热烈、纯粹,体现着西北人豪迈而纯朴的民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偏好丰富、细腻的色彩,不同民族则有自己偏好和崇尚的色彩;东南沿海地区,总体来说,人们偏好的色彩淡雅、别致,但由于经济的发达,人们的在色彩方面的个性化的爱好也是很明显的”。

    5.2.1 首都北京

在我国,首都北京在2000 年率先进行了有关城市色彩的研究,也掀开了全国城市色彩建设的序幕。北京形成了“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2]”。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几年为了配合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北京前门大街(图5.13)进行了环境规划改造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统一删减了大量的色彩斑杂的商业广告牌和重新规划了公共设施服务带,在色彩应用上,以整体环境背景色彩为前提,以低饱和度、低明度的灰色调为环境主色调,只是在局部使用明度、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来突出城市公共设施的标识性,中国传统的红色也经常被点缀在灰色调之中,红色在我国古代多为宫廷用色,如古代皇宫建筑通常使用的红色砖墙,象征着尊贵、至高无上,红色也是充满喜庆之色。例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电话亭、指示牌都使用了醒目的中国红色,其中电话亭的色彩设计,是在中国传统青砖灰色调基础上,用红色点缀在标示名称下和内背景墙及扶手上,这种色彩搭配符合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点,另外,红色也是奥运主题色之一的体现。

    5.2.2 瓷都——景德镇

江西景德镇,以瓷立市,以瓷立都,其中享誉世界的“白底蓝花”青花瓷清新脱俗,已经成为代表景德镇的主题文化符号。“青花以其简洁、肃静、恬淡与富有层次感和艺术表现力为观赏者所欣赏”,据有关专家进行的“景德镇色彩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和游客认为青花色可作为景德镇的城市主题色。因此,在以大自然色为背景的前提下,青白相间的陶瓷青花色,以其特有的魅力当之无愧地成为景德镇这个城市的色彩主基调。另据《陶雅》中记载:“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可以看出,青花的蓝色基调层次丰富,可大致分为七到九个层次,这种蓝色调在明度、纯度上加以调和变化,就会表现出深浅不同的层次颜色,就能够灵活运用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扩展和搭配之中。如景德镇的一些道路指示牌、警示牌都是采用青花瓷的形式色彩烧制而成,非常有特色

 

    5.2.3 济南泉城广场泉标

山东省会——济南,素以泉水众多而闻名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城内泉水数量众多,百泉争涌,处处都是一派缤纷景象,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位居“七十二名泉”之首。济南能够有这么多的泉水这与济南的地形结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而济南的城市历史演变过程所形成的民俗风情也都与泉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泉水文化。众多潺潺清雅的泉水是泉城的血脉,“清泉石上流”的旖丽风光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灵秀,更具旺盛的生命力。在泉城济南著名的泉城广场上,矗立着一个醒目的天蓝色泉标,泉标设计的蓝色就象征着济南清澈的泉水,符合济南的主题文化特色,能够恰当的反应出济南这座历史悠久城市的泉水文化

5.2.3 安徽黄山徽派公交候车亭

在安徽省黄山市延安路,一座座美观、大方的徽派公交候车亭显得格外醒目,灰顶白墙的色彩风格延续了传统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图5.17),凸显了现代、徽韵、精致、亮丽、协调的街道立面形象风貌特色,美化了街区环境。

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要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导向,尊重客观现实,尊重不同地域人们对色彩的喜好特点,仔细挖掘符合城市主题文化的特性色彩,深度研究公共设施设计色彩的适应性,这样才能使城市公共设施与周围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更准确直观的表现城市主题文化特色。

    5.3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材料设计

城市主题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的城市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使用上也不尽不同。材料是构成城市公共设施造型设计形态的物质性基础条件,“并且不同的材料都具有不同的感觉特性,即材料质感,它是人的感觉器官、认知系统根据生理刺激或由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而得出的综合印象;材料的感觉特性包括生理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两种;我们主要分析材料的生理心理属性,即材料表面给人的感官刺激性信息,如亲切与冷漠、华丽或朴素、粗犷或细腻、柔软或坚硬等基本感觉特征,各种材料的感觉特征都是不一样的”。由于城市主题文化的提炼受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之间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会不同,各地大众对材料的生理、心理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选材要根据每个城市的主题文化特点,因地制宜,照顾大众感受,合理取材。

    5.3.1 长宁“竹文化”

“长宁有竹海,竹海在长宁”,四川宜宾的长宁县为了突出“竹文化”主题,打造城市名片,按照打造世界竹生态竹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围绕“竹海长宁”形象定位,在县城新植了斑竹、佛肚竹、苦竹、墨竹等观赏竹万余株,配置了竹笛、竹廊等竹符号和街头竹小景,充分体现“城在竹中,竹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特征和韵味,全力打造城市的“竹文化”名片。在这一主题文化背景下,长宁的街头、园林都充满着竹韵,其公共设施的选材上也都就地取材,多采用竹子作为材料,如竹海景区的指示牌(图5.18)和休闲竹亭

 

  5.3.2 铜陵“铜文化”

只要有路口的地方就有铜陵铜雕塑,进了皖南,见到这样的景,你就知道到安徽铜陵了。铜陵被称为“中国古铜都”,是中国青铜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青铜文化。近年来,铜陵市大力打造弘扬“铜文化”这一城市主题文化,统筹规划了城市雕塑建设,合理利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雕塑实施管理机制,邀请了一些国内外著名雕塑家在整个城市内设计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使城市雕塑成为了铜陵市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和展现铜陵特色的城市名片,独具铜文化特色的铜陵城雕已成为全国的特色先进典型。正是因为有了“铜文化”这一主题思想,铜陵市的大部分雕塑和公共设施都采用了铜作为材料

 

在公共设施设计中选取材料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设施的最终效果,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而又环保的材料被设计师发掘采用,进而形成了一些新颖的造型样式和设计理念,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心理感受。城市公共设施产品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城市的主题文化特征及所要表达的感觉进行选择。不能只是从经济效益考虑,受材料的限制去做设计。甚至有的城市完全“拿来主义”,盲目跟风,比方说不锈钢材料现在就被很多城市盲目重复使用,以为用不锈钢材料,档次就会提升,其实不然,古朴与奢华各具魅力。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时,要根据城市的主题文化特点、根据材料各自的感觉特性,合理选材,使材料更加符合功能使用与视觉文化传播要求。设计方法的拓新与新材料的发掘使城市公共设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设计不能只是考虑经济、功能从别的城市照搬照抄,应该合理利用新材料的性能给设施产品带来新的视觉心理感受。

第6章 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公共设施设计的方法

我国现在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协调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扩建的规模不断增大,公共设施的功能也不断强化深入,使得城市公共设施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公共设施设计价值也愈趋重要。鉴于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综合思考,有必要运用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法,努力改善缓解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创造更加愉悦舒适的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对那些崇洋媚外、拿来主义、叛离城市文化的设计建设,应当予以否定。积极的探索出城市生命的真谛,创造城市精神,塑造城市性格,凝聚城市神韵,提高一个城市的个性价值,打造城市魅力。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研究、建设与完善,已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课题。

城市设计大概念上包括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城市中的地位作用当然也不可小觑,严格意义上来讲,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应该是居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既可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城市设计语言,应在城市设计的隶属范畴之内,更不能把它理解成是单纯意义上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城市设计即运用城市的实质构成元素,对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建筑物以外的空间环境进行多尺度的分类组织,以此规范能鼓励城市参与活动的环境形态与设施准则”。目前国内的专家学者还没有把城市主题文化规划理论形成系统化,所以只能通过把城市主题文化这一理念逐步贯彻到城市的各种规划设计中,这就包括我们所说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以城市主题文化来指导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建设。

    6.1 从宏观角度上城市主题文化的确定

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开始阶段,我们需要了解把握一个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对这个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数量多少、城市规模大小等情况有个了解,进而充分认识这个城市的功能性质是如何界定的。通过调研总结后就需要运用先进科学的归纳设计理念来进行“整体创意”,从而确定出这个城市的主题文化。“整体创意”就是把城市各种要素、各个系统、各种形态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在城市主题文化坐标上,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创意”“整体创造”“整体秩序”的规划理念。所以说,我们要想确定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是什么,首先需对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历史文脉等基本背景进行细致而又深入地调研分析,充分考虑到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带来的影响;再者,设计师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市民融入到这座城市之中,用平常心去感受、去发掘这个城市中最具历史文化魅力、最与众不同的地域风情特点,进而总结归纳成主题特征元素符号;最后,把感受到的这些具有个性气质的文化特色符号进行梳理后归纳出这座城市的整体主题特色或者区域性很具代表性的主题性特点,从而确定出最符合这个城市形象的主题文化。

当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确定下来以后,我们就要根据这一个主题来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工作,我们只要抓住了主题文化这一城市的灵魂,形成了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导向,所有的后续步骤都会以这种理论导向为指引,不管是整体规划理念还是创意设计形态都依附主题文化进行一步步的拓展。这种主题文化导向的确立会使得这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设计从伊始就变得主题鲜明、品牌响亮、立意新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并且可操作性要强。以西安市为例:古城西安走在中国城市主题建设的前列,提出打造具有“东方神韵的大唐圣境”城市主题文化,就是通过大力宣扬“盛唐文化”这一城市主题文化空间规划战略布局,把“盛唐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城市生活中去,融合到城市的政治经济、城市建设以及文化教育旅游等等各个方面中去,使整个西安形成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发展态势和格局,曲江新区依托盛唐文化,率先提出投资200 亿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战略,将以盛唐文化主题为纽带,整体规划设计,建设了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30 多个主题公园项目,紧紧围绕“大唐圣境”这一主题意象进行延展,形成了唐风新韵、承故开新的大唐文化新格局,以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6.2 从中观角度上城市主题文化的渗透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从中观角度上来讲,就是指土地怎样合理规划利用,这包括一些商业聚集区、公寓住宅区、轨道交通以及园林绿地等各类相关的规划。这些不同的规划区域在空间、尺度上也不相同,但是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在这些区域内规划设计公共设施就要根据上面确定的城市主题文化,针对于城市内的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估算其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态势等内容,来合理规划不同功能的区域内如何设计公共设施,逐步地通过中观层面上的设计规划来渗透城市的主题文化。我们这里指的中观角度规划城市公共设施是为了在引入主题文化的同时一定要确保不能偏离城市规划的基本大方向。在整个城市大的土地规划下,各个区域的公共设施规划应结合确定的城市主题文化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来充分考虑到市民大众的需求,通过城市大的规划方针和各个不同区域的功能性规划,充分结合本城市、本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开发、放置,不能因为公共设施的摆放让城市的整体规划变得杂乱无章。

以西安曲江为例:西安在城市文化复兴战略上,“制定了一个以‘东方神韵’为主题的古城复兴计划,紧紧围绕“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故乡”的城市文化身份定位,启动并抓紧制定和实施西安古城‘唐皇城复兴计划’”。曲江新区打造的“西部第一文化品牌”战略构想,就是通过对城区的资源分析,重新定位。曲江新区的始建规划本来是想主打旅游度假概念,经过主题文化的战略构想进而重新定位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唐文化品牌新城区,这就使得整个曲江的性质界定发生了转变。现在曲江的“大唐圣境”这一主题文化已经打造成功,日益增多的游客和文化营销机构已经直观的表明了这一壮举的成功,盛唐文化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每当置身其中,就仿佛穿越回到了大唐盛世,处处载歌载舞、一片繁荣昌盛。

以大唐文化的复兴战略,引导城市内的公园、街道广场、剧院、文化馆、商业街等。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建设融合了盛唐文化的各种元素,使整个城市营造出具有“大唐圣境”主题文化的氛围。

    6.3 从微观角度上城市主题文化的实现

微观角度上城市主题文化的实现是指通过科学的艺术设计方法将城市主题文化实现在诸如公共设施等各物质载体上,这也是本文所述的城市公共设施的最终表现形式。我们要通过造型、色彩、材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公共设施的设计制作,要注重从城市主题文化角度出发分析,理解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的整体关系、文化传承关系等,对公共设施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细致归纳分析,同时,还要注重与时间维度之间的关系,注重公共设施的主题文化传承作用。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来创造设计,从主题文化出发去探寻相应的设计方法,并把这一规律当作是把握设计方向和尺度的依据,以有形的“微观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宏观精神态”。

以西安市曲江大唐芙蓉园公共设施设计为例,大唐芙蓉园整体公共设施设计以大唐文化为主线,与园内的唐代风格建筑相协调一致,照明设施、公共休息设施、地面铺装设施甚至小到楼梯的扶手的装饰等都彰显着盛唐气象。大唐文化的各种元素在园内的公共设施中都得一一呈现,笔者有幸游览过大唐芙蓉园景区,下面列举两个园内的公共设施经典案例:

    6.3.1 游览候车厅设计

大唐芙蓉园内的游览候车厅设计的简洁大气,充分演绎和发展了盛唐文化的富美特征。候车厅的造型简洁,其中柱体采用了盛行于唐朝的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中的斗拱结构造型,朴实庄重,柱端设计圆润大方,基于传统的美学观点,生动再现了唐代木建筑的造型特点。

在色彩与材料的选用上,候车厅柱体使用中国传统漆木家具中常用的朱红色木漆漆制,结合采用青色石材的地面铺装以及用青砖砌成的柱台座椅,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具和唐代皇家的用色、用料习惯

6.3.2 休息座椅设计

大唐芙蓉园内的座椅设计形似古代床塌,是在传统造物美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及使用需求进行设计的。其中在座椅靠背及扶手上都施以精雕细刻,在继承古代造物美学特点的同时也体现出了盛唐文化的华丽富美特征;另外,从人机工学来讲,此座椅设计区别于一般室外座椅,不同之处就是此座椅不仅具有坐的功能,而且因为设有靠背和扶手还能够支撑人的腰、背和手腕等部位,使游客能够得到舒适的休息。

芙蓉园座椅的设计在色彩上大多采用朱红和朱黄色。因为,朱红色在我国古代多为宫廷用色,如古代皇宫建筑通常使用的红色砖墙,象征着尊贵、至高无上,红色也是充满喜庆之色。黄色在“五行”里代表属土的中央方位。在唐代被规定为平民百姓不可随便使用的皇室标准色。材料上座椅设计采用了木材和青色石材,使其与园内的整体风格, 一致,彰显了唐代皇家特色(图6.5)。

由此可见,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的公共设施设计,能够改善缓解市民大众紧张的生活节奏、陶冶精神情操、创造更加愉悦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城市主题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市民能以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之美而引以为豪。城市主题文化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探索出了城市生命的真谛,创造出了城市的精神,塑造出了城市性格,凝聚出了城市神韵,提高了一个城市的个性价值与魅力。这种设计理念,不但能使城市更加个性特色化,城市竞争力得到提升,更能够使城市公共设施与周边空间环境在文化价值取向上产生共鸣,使整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加统一,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城市的品牌效应,对品牌城市的塑造具有深刻的个性化价值,更能够让外界对这个城市的认识更加深入化,深深地记住这座城市。

第7章 结语

一座城,因为有了文化的存在,才变得魅力无限。文化是“城市之魂”。一个城市中文化的梳理与传承不能是机械式、程序式的事务,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去发掘、去保护历史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建筑形态作为一种直观的教育媒介,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对于文化的传承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应该靠“熏”,而且应该慢慢的“熏”,就如同熏枣子一样,让木烧的碳香味深深地融合到枣子当中,使熏出来的枣子味道更加独特。这个“熏”文化,更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慢慢来,让文化的概念植入市民心中。多数量、光分布的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和老百姓联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形态之一,它的“熏”、“言传身教”更能够使城市的文化融入到市民的血液之中,更加深入人心。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我们探讨“城市的文化传承”问题是更具有重要性意义的。当前,许多城市急功近利的“崇洋媚外”,拆城墙、毁四合院、处处一片“北欧风情”“欧洲印象”,这样只能够把历史遗留下来的精华毁掉。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就要认真对待文化的传承问题,在考虑设计方法、形式内容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上都要和城市的文化传承保持一致性。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导向下的设计理念符合这种文化传承的要求,能够使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文化达到和谐一致。但是我们在实际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往往用一种老的思维习惯首先考虑更多的是设施的功能使用问题,以工程性活动准则来看待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而把文化感放到其次,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间的攀比模仿使公共设施的同质化现象逐步加深。克服这种同质化现象不能仅仅从功能性和人性化角度进行分析区别研究,更应当从各个城市的文化差异性上做深度研究。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时要重点考虑它的文化性,忽略了这个层面上的精神内容,脱离城市文化认同做出来的设计作品,材料再高端、使用功能再舒适、再人性化,早晚也会被时代历史所淘汰。

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导向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复制历史,复古前人“穿衣打扮”,而是通过科学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象征隐喻设计方法把城市主题文化恰当地表达出来,并以此追忆一个城市的辉煌文化,教育后人应该如何去正确地认知和保护城市发展历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这种理念是把梳理凝练出来的城市主题文化特色转变演绎成形式概念上的上的视觉设计表现符号的设计语言。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导向的当代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思路,是一种具有多元价值的设计方法,能够重新解读一个城市的文化,这种以新颖的设计语言来重新解读文化的方式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期望会对当代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由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涉及到多种不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鉴于本人的学识范围和水平和时间因素,本论文只是在总体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整理出一些要素,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许多相关的问题没有涉及或认识不深未能做出深入的解析,大量的研究工作还有待继续深入。文中难免有许多错误与不妥之处,衷心希望这篇论文能够得到多方面宝贵的批评意见,并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有所贡献,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513141203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