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名牌城市

张佳露

2002年以来,太原财政收入以每年净增30个亿的速度增加。城市发展为了什么?为了谁?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一语中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在这方面,文化特别是文化创新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撑。然而如何实现文化创新,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目标,就需要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用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理念统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是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通过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挖掘、开发、保护、提升这些城市特质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承载城市精神的传统风貌,彰显城市特色文化内涵,更能够增加城市魅力,打造城市特色品牌,真正实现保护城市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留住城市特色与文脉的目的。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将集中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建筑、景观、品牌、文化等各项建设中充分融入和体现太原特色文化,明确城市主题文化,打造反映城市发展历史轨迹的主题文化展示街区,充分展示中华古城的深厚底蕴,真正实现我市的“保”、“用”并举、以“保”促“用”原则。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需要

20068月,太原市第九次党代会上,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被确定为建设新太原的目标定位之一。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城市通过历史发展的沉淀和积累,都会具有独具魅力的城市主题文化,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最具有标志意义和灵魂意义的城市特质,是一个城市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建设世界名牌城市的唯一途径。所以建设特色文化名城,必须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太原是三晋文化之源,只有通过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深入挖掘能够展现这种特色文化的文化遗产资源,充分保护、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理念为统筹,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社会优势和文化优势,才能充分展示这座城市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强势文化和主题文化。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是打造太原特色文化名城品牌,提升城市品位的需要。太原建设特色文化名城具有良好的基础,为了避免城市特色文化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文化流失、盲目西化、千城一面的错误局面,必须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以城市特色文化为主题,发大城市资源优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城市特色形象,铸造城市魅力品牌。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对于建设特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必将更加凸显特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和传统优势,进而唱响“文化太原”的主旋律。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促进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需要

1983年起,太原的城市定位是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这个城市定位已经不符合太原城市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太原市领导也深切感到,这个城市定位使太原的城市形象受到很大的扭曲,畸重产业结构和环境的污染使太原的城市形象也变成了黑色。城市的性质与定位也应随时代前进而改变,这就需要运用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理念对太原城市发展做出科学、前沿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定位。另外,太原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但居然不能破题讨论文化城市的问题,这也主要是因为缺乏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理念的指导,缺失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要想发展省会城市的综合功能,实现城市从功能城市向主题文化城市的创新转型,走建设特色文化名牌城市道路,必须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可以说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是与时俱进转型创新的结果。

太原市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化率超过60%,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就能够使科学规划这些城市空间,使这些空间聚落成为特色文化的载体,形成彰扬主题文化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理念是当今最前沿,最创新的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发展理论系统,太原市要真正把自己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功能,离开主题文化构建这一构想将大打折扣。城市主题文化是形成城市核辐射和影响力的重要力量,是凭借主题文化构建,会使太原走上一条从功能城市向主题文化城市、从文化古都走向世界名牌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需要

从中部崛起的战略来说,只有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太原才能快速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文化崛起是经济崛起的表现,也是经济崛起的动力。只有构建主题文化的太原才能完成以文化促经济,经济促文化的双赢战略。从国内城市看,只有具有主题文化的城市才能快速崛起:义乌城市不大,但是他们以发展小商品行业为城市主题文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成为人尽皆知的名牌城市;西安城市历史悠久,他们率先在中国以盛唐文化为主题,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演绎出一派“大唐花灯照碧云,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文化盛景;香河以往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是他们通过构建“世界家具之都”主题文化,实现了城市经济跨越发展。从世界名牌城市看,从音乐之都维也纳到啤酒之都慕尼黑,从水上之都威尼斯到博彩之都拉斯维加斯,每一个世界名牌城市无不是彰扬着主题文化的光辉。太原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既有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又有科教文化的现实优势,拥有良好的基础,所以实现文化强市,经济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只有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

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进入21世纪,我国特大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综合竞争力的比拼逐年加剧。太原市感到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如果不寻找新的战略突破,太原市单一的城市功能不能适应竞争的要求,现有的优势也会丧失。只有通过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形成城市主题文化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每一座城市都应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引领下,不断丰富城市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找到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主题,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城市文化进行新的主题归纳和垒造,使其既具有城市鲜明主题内涵的文化特征,又符合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世界名牌城市的需要。同时,面对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应该以城市主题文化战略眼光进行审视,从全局性、宏观性、战略性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创新理念,以此指导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一种难以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不可重复性的特征。它是一种稀缺资源,只有稀缺资源才能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我们有的城市也找到了城市的特质,但不知道怎样把城市特质上升为城市主题文化,上升为城市核心竞争力。而是把城市特质做为一个城市的广告宣传来对待,只是把这种城市特质进行一种肤浅的包装,还不知道怎样把城市特质深层次的融入到城市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新闻、城市公共艺术、城市规划中去,至使城市这种特质资源不能变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任何特质上升为主题文化后,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功能。太原市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就抓住了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将使太原大大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有了主题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就能够放大若干倍,只有通过构建太原城市主题文化,才能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349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