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时间:2014-3-14
1、确立大舜文化为济南主题文化符号
在今天弘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些主旋律时,我们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人类究竟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什么为原则标准,才能达到“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现在,我们从远古文化中就能找到答案,大舜文化是以“天下为公”的尚德文化,人心怀德,天下共荣。唐代诗人张谓在《九疑作》诗中写道:“尝闻虞舜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舜帝的德政,是屹立在中国人民心中一块不朽的丰碑。
观察舜治家和处事之道,发现舜遭到父亲、后母、弟弟的加害,仍以宽容仁慈之心对待他们,其爱亲而能忍气的仁慈精神为千古之范。同时,他命契作司徒,到四方传播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从此,古代家庭人伦道德逐渐推行到全国。舜帝耕于历山,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把经营好了的渔场让给他人。在他的感召下,其他的人也纷纷效法而把肥沃土地和上好渔场让人。他是制陶能手,“陶于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yu)。”“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他在河滨制作陶器,河滨之陶都不粗劣;他在寿丘做生活用具,在负夏一带做过生意。他从事经商能诚实守信,从不欺行霸市,弄虚作假。在他的影响下,邻里和睦,村民友好,大家愿与他择邻而居。舜执政后,心怀天下,勤政爱民。他多次到全国各地巡狩,体察民情,处理政务。他以“厚德载物”的博大民族精神爱贤尊贤。他执掌国家大权后举贤任能,“举八恺,用八元”,“流四凶族”,最后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胸怀,选定带领民众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表现出“天下为公”的崇高思想境界。
我们从舜帝神话故事看,舜帝一生都在自强不息,不断追求、不断创造。儒家和道家都对舜帝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过诗化和美化。他们用音乐的美来宣扬这种精神,用凤凰之美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舜帝创造的韶乐,正好充分显示了舜帝宇宙道德之美。后来,人们对舜帝达到“天人合一”的宇宙道德之境的赞扬,几乎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剔去其神化部分,我们以为舜帝精神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容的境界。“舜好生恶杀,凤凰巢其树。”舜帝宇宙道德境界,对于现代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人类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都富有现实意义。
由此,我们认为大舜文化这部宝典,为人类奉献了一个重要的字,这个字就是“德”字,“尚德”思想贯穿了舜帝的一生,舜帝就是“德”的化身,舜帝的形象就是一个“德”字符号。现在,我们把大舜文化作为济南的主题文化进行倡导、宣传和发动,其最终的目的和成效,就是把大舜的“德 ”字符号演化为济南的城市文化符号,使济南成为一个“尚德”城市被广泛认知。当大舜文化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主题时,那么,这座城市就有了灵魂,有了明确的方向,城市也就有了个性,这是文化的软动力对城市的面貌实施手术的作用,这时的济南,会使人们感受到它是一座有思维的城市,一座有着鲜明特色的充满张力的城市。
2、大舜文化能够成为济南城市符号的历史渊源
孟子说:舜乃东夷人也,舜耕于历山,济南正是地处东夷之地。舜是儒家所提倡标榜而知名的,儒家产生于齐鲁,儒家心目中的舜的活动范围就是泰山文化圈中的地域,所以舜首先祭的是岱宗(泰山),而耕在济南的历山了。北宋文学家曾巩任齐州时,在趵突泉畔修筑了泺源堂和历山堂,并作了《齐州二堂记》,专门辨正了这一问题,他说:“《史记》谓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郑康成释‘历山在河东,雷泽在济阴,负夏—卫地’。皇甫谧释‘寿丘在鲁东门之北,河滨—济阴宾陶西南陶丘亭是也’。以予考之,耕稼陶渔皆舜之初,宜同时,其地不宜相远。二家所释雷泽、河滨、寿丘、负夏,皆在鲁卫之间,地相望,则历山不宜独在河东也。”曾巩所据理由是充足的,舜所耕的历山,必然是今日济南之千佛山。
千佛山现有舜祠,站在千佛山四望,其南是舜所祭祀的岱宗,其北就是趵突泉边的娥皇、女英祠(约创建于2000年前),又有祀尧、舜、禹的三圣宫。泉水流经之护城河,即是北魏时期的娥英河,河水东流,经过舜井街的南端,北为舜井。再越过趵突泉可望到大明湖,大明湖北有曾巩建筑的北渚厅(现正在重建中),令我们联想起《楚辞.九歌》咏娥皇女英的诗句“帝子降兮北渚”的名句。如果再往东北远眺,便可以指向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也令人想起了制陶能手大舜了。济南的名胜古迹都是环绕在舜文化之中的。(上述文叙摘自徐北文教授文章)
大舜文化既然是济南历史文化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把大舜文化确立为济南的主体文化进行弘扬,就应该把大舜作为“尚德”的典型伫立在济南的大街小巷,成为济南对外形象的鲜明符号,这一符号的确立,将是济南逐步走向“尚德”城市的开端,当“尚德”城市向外衍射光芒的时候,济南就将成为全国最好的软环境城市而大放异彩。大舜是东夷文化的产物,也是齐鲁文化的代表,更是儒家文化的典型。他孕涵了丰富的中华精神文明,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提倡精神文明、爱国主义的今天,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3、构建“尚德”文化宣传通道打造软环境
邹卫平先生在《大舜文章当做足》提出:弘扬舜文化,在已有基础上从眼前出发,从不花钱也办事,少花钱成效好的事情人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具体设想和建议是:(1)以《大舜传》的出版发行为契机,宣传、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应发文推荐,并组织开展《大舜传》的读书活动,既配合了爱国爱乡教育,又普及了舜文化。(2)广播电台和有关单位可将《大舜传》改编制作为长篇评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裁予以连播,用最经济的形式普及舜文化。(3)组织相关单位、采取市场手段,集资整修舜祠。使海内外25个姓氏的舜裔宗亲能得认祖归宗、拜祭先人之便。(4)以《大舜传》为蓝本,组织市属文艺单位,编写同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京剧、吕剧、话剧、歌剧、舞剧、曲艺等作品。还可通过美术、书法、诗词、歌曲、雕塑等艺术形式,组织专题创作或有奖征集佳作,通过多种艺术方式宣扬舜文化。当前,尤其需要抓紧制作一部《舜文化与济南》的纪录片,制成光盘,作为我市主要对外宣传品之一,通过各种渠道展示出去。(5)组织有关企业,结合黑陶等地方特色产品,设计生产一批舜文化旅游工艺品,既满足游客需求,又传播了舜文化。(6)恢复舜文化内涵的古地名:如将环城公园的护城河恢复原名——娥英河,并树起有标志性的雕塑或标牌。千佛山的各种标志也应把其原名历山、舜山、舜耕山相应展示出来。新的市政建设项目,如道路、桥涵、小区、楼宇等,在取名时也应尽量关照到舜文化内容,以提高建设项目的文化品位,增加其文化内涵。(7)在造绿工程中提倡尽量在适宜的地方多种植竹子,既易于管理,又能保四季常青,还契合了舜文化传说中娥皇、女英思念大舜时泪洒竹林的故事,毛泽东主席诗中就有“斑竹一枝干滴泪”的诗句。(8)在济南信息港上建立舜文化网站,以凝聚和吸引海内外关注舜文化建设的有识之士,交流和传播舜文化研究信息。(9)今后开发一、二、三产业的新产品,在命名上要尽量照顾到舜文化的内容,既使产品增加文化底蕴,又使舜文化在经济建设上有所附丽。
在理解邹先生对传播舜文化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我认为舜文化环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完。因此就应该选取一个点,来作为发动宣传舜文化的起点,这个点就是让济南民众百姓首先认识舜帝、了解大舜文化。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接受舜文化,自觉宣扬舜文化,“尚德”文化理念才能够从一点到一面,深入民心,逐步成为城市核心文化。
我认为首先应当将大舜的一生制作成一部动画片,让人们通过动画片了解大舜文化的精髓,动画片名字可定为《大舜宝典》。动画片可以以徐北文先生的《大舜传》和民国时期的《上古秘史》为蓝本进行改编。参照历史文献资料对大舜人物形象进行设定,对舜时代的图腾和相关器物进行设计,动画片播出后,可做成旅游产品进行开发。
在这部动画片的创作中,要将大舜文化与济南古时地域概念紧密结合,展现大舜帝的生活工作范畴与济南息息相关,表明山东人的性格特征深受上溯几千年舜文化的影响。舜帝的一生,有神话的色彩也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既神非神既人非人,对于舜帝的刻画,只有用动画片的形式才最易于再现。济南古时的地理环境和现实地理环境完全不同,那时是一片洪荒之地,飞禽走兽遍野,大象虎豹出没,给动画片带来很大的创作空间,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再现济南古时面貌,再现古人生活祭祀狩猎等场景,因此,该部动画片不仅宣扬了道德内涵,而且有很强的观赏性。
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舜帝的一生,是最好的形式。动画片与电视剧或者纪录片相比,在讲述神话传说故事方面优势显著。从艺术方面看,动画片已成为当今社会视觉传媒主流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科学幻想、童话故事等具有幻想性质的题材,它能够大大拓展想象空间,表现能力更强。同时动画片还具备电视剧通俗易懂、易读性强,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点,具有很多电视剧和纪录片不具备的优势。动画片在形式上比纪录片更具创意性,观赏性。比电视剧更加灵活,成本更低,制作周期短。所以《大舜宝典》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具有较强的优势。
动画片的在制作过程中,继承传统创作和手法的同时,还会综合应用诸多现代化数字化创作和制作技术手段。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动画制作水平的提高,能有效的缩短动画制作的时间,加快动画制作和运转的周期,这也是动画项目与电视剧相比的重要优势所在。另外全新的技术应用方式,可以丰富动画的艺术表现力,也有助于塑造更为生动的动画形象、丰富动画的情节,大大增强了动画的吸引力,最终为动画获得足够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收益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所以《大舜宝典》动画片,采用动画形式,就能得到更好的开发,收到更佳的效果。
4、建设“尚德”文化城市的硬件设施
在济南矗立大舜文化这面大旗,不仅是因为“大舜文化”发端于济南,而是“大舜文化”本身所拥有的精神内涵极具现实意义。由此,应当建设一批与舜文化相关的硬件设施,奠定舜文化传播的基础。比如:
建设大舜商业区或者舜城商业街。进区业者首先要遵循“德”为先,让“尚德”的大舜文化主导商业软环境,建立“尚德”的商业运行机制,使“尚德”商业成为济南的特色和典型。大舜在几千年前的商业道德行为,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建设大舜文化广场。城市广场是市民休闲聚集的地方,文化形象感受区。广场也是一座城市的标志符号,大舜文化广场的建立,标志着城市对大舜文化的推崇,标志着“尚德”思想的确立,具有强烈的标识性作用。
建设大舜文化主题公园。在这里休闲娱乐的人们感受大舜文化的真谛,领略大舜文化魅力,成为一个德育教育阵地。
建立大舜文化学校。培养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让大舜文化走进济南学校的讲堂。
重(zhong)修大舜庙。一是大舜作为舜文化始祖,需要敬仰祭奠,对于“尚德”的人们有个顶礼膜拜的去处,可使“尚德之人”从大舜那里得到精神寄托。二是大舜的后裔众多,仅可考的就有30多个姓氏是舜的后代,他们是“陈、田、靖、法、陆、光、孙、姚、袁、爰、占、文、敬、司徒、虞、胡等。把各姓的初祖的牌位一齐祀奉,供海内外舜的后裔寻根追远之需。三是舜是顺的谐音,民众对舜的膜拜,迎合人们对事事顺利的心理需求。
在适时地点树立一批大舜塑像。呈现大舜文化城市特色,渲染舜文化城市符号。
现已建立与舜文化相关的机构设施有:山东省舜文化研究会、舜耕山庄、舜华园、大舜书院、舜耕路、舜耕中学、舜耕小学、舜湖社区、舜玉路、舜华路、舜雅路、舜玉花园、舜风集团、舜天大酒店、舜都大酒店等。济南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并积极倡导弘扬舜文化,先后在舜耕山庄和泉城广场塑起了大舜铜像和舜耕历山、龙山文化浮雕,出版发行了徐北文先生所著长篇文史传记《大舜传》,并正在筹建大舜广场。《济南时报》等新闻媒介多次举办舜文化征文和连载舜文化文学艺术作品。(摘自邹卫平先生文章)
大舜硬件基础设施的建立,使大舜文化的成为济南城市文化有了依归。同时,大舜文化的传播将有利于更多舜文化设施的建设,舜文化环境的作用将随时间的推移,发散渗透各个人群阶层,当“尚德”成为主流文化时,城市就将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是以城市外在环境和基础设施为代表,而是以城市居民的文明状态和精神面貌为表现。
5、山东人“尚德”的历史基础
一部《闯关东》热遍大江南北,山东人的形象再次得到升华。从历史看,山东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长子——孝、爱、忠、义:在“二十四孝”中,有十位是山东人,大舜的“孝感动天”、曾子“嗜指心痛”、闵子骞“单衣顺母”、仲由“为亲负米”、郯子“鹿乳奉亲”、董永“卖身葬父”、老菜子“彩衣顺亲”、江革“行佣供母”、王哀“闻雷泣墓”、王祥“卧冰求鲤”等都为道德的典范。
实实在在的山东人,憨厚宽容,朴实无华,真诚坦率,朴素爽直,善民宽厚。这是外地人对山东人的描述。从历史的角度看,有 “自古山东出好汉”,都是因为山东人具有忠诚不二的天性,忠诚一直被山东人当作美德来颂扬,忠诚是一种品格,是山东人的品格。给世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以山东的农民起义为背景的两部英雄传奇小说——《水许传》和《说唐》,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物及著名英雄都是山东人,这些英雄好汉从根本上说是重义气,而义是什么?孔子,孟子解释的最为清楚,义的表现,即为忠于朋友,同生死,共患难,为朋友两肋插刀。忠诚构筑了山东人生生不息的本质,而这忠诚的信念沉淀在山东人的心灵深处,一旦他们认准了值得为之忠心耿耿的事或人,就会忠诚有加,不会有丝毫懈怠。
忠诚是“尚德”外在表现之一 。济南人是山东人的代表,在济南打造大舜文化城有先天的人文基础,容易被外界接受而产生共鸣。济南是大舜文化播种的沃土,比较其他地方更易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先天优势舍我其谁。但这个时代是逐步走向“地球村”的时代,山东人也不能独善其身,在山东也流行“80后、90后的忧虑。“尚德”文化不是一种时尚,是一种因应时代诉求的深度文化教育,需要接力棒那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完善设施顷力打造,才能成为世纪工程而屹立不倒。
6、泉城文化与大舜文化容纳归一
在水资源不断匮乏今天,泉城已与历史面貌相去甚远,泉城文化有一种无奈的怀旧色彩。观察济南的历史发展,泉水为济南带来过盛誉,文人墨客对这里赞誉有加,留下了许多文化佳话,被继承传扬至今,成为济南独特文化现象。但随着现代工业大发展的逼临,济南已不可同日而语,时代已造就了济南新的面貌和时代特点,泉城已经不能概括济南,也不能说明济南,享有盛誉的泉水文化已经退缩为个别景点,泉城作为济南的主题文化符号,已经非常牵强。
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看,济南的四大文化系列:龙山文化、名泉文化、大舜文化和名士文化,其中心主题应该是"大舜文化"。 从发展的眼光看,大舜文化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长效性,“尚德”文化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只会随着文明进步的节拍大放光彩。一个城市的文化以道德文化为着力点,是放眼未来的谋求长远的政治,不是一时之需,虽然需要长时间的推动和倡导,但是,它是其他文化不可取代的,其他文化也不能达到道德文化的精神高度。
7、“尚德”是和谐社会必须的基石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天下为公”的大舜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一是爱民主义内容。我们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办任何一件事,都应首先考虑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能有损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爱国主义内容:每个公民都要把国家之事看作公共的大事认真对待,每个公民都不能干有损于国家利益的事。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方面:“我党倡导的以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礼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这些规范都离不开一个“德”字。这个“德”,在任何时代,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四是奉献精神:每一位国家公民都应当从自己做起,为祖国多做贡献,为了国家利益可以放弃一切,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大舜文化”就是爱国奉献精神。
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转折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的道德文化提供了现实契机。这是因为,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保证,而要使这种社会功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就必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继承和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道德文化就成了获得这种形式的重要途径。
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常常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尤其是那些能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内容和成份。这类文化传统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反映了反专制、反压迫斗争和革新的需要,反映了人们最高层次的人道主义诉求。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对舜帝道德文化遗产作出科学的梳理、现代诠释和必要的改造,就能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接合点,找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赖以生长的历史依托点。这样,我们就能够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有用部分进行重新熔铸,并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构成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