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缺少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

李 卿

多年来,昆明人自嘲缺少城市规划,在1月份召开的我市两会上,市政府向大会提交的城乡规划全覆盖情况汇报中也提到:长期以来,昆明城乡规划覆盖面窄,大量建设缺乏规划的指导,特别是乡村建设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导致“城中村”问题严重、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落后、公共空间和公共绿地严重缺乏、人居环境质量恶化。造成这些问题,我认为昆明缺少的不是城市规划,而是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才能从根本上,系统的根据城市特色文化、发展形态、产业形态、城市特质、区域环境等规划出彰显城市主题文化、城市精神、城市特色、城市魅力、城市品牌,符合城市功能需求、城市形象需求、城市品牌需求、城市发展需求、城市文化需求、城市竞争需求的城市空间规划和布局。

 昆明不缺少城市规划,在两会上,我市已经公布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在城市中心区规划规定,限制高度保护空间视廊,织就了联通城市和农村,新城和老城的道路网。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了昆明主城文明街历史街区、晋城古镇保护范围;编制了主城“三山一水”昆明老城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官渡古镇保护规划等。

早在96版规划时城市规划决定昆明以单中心向外摊大饼发展。但是这样的规划造成昆明主城面临的“心脏负荷过重”的问题,在新版总规中昆明城市发展的模式变成了一个“三黄蛋”,昆明城市在原来的城市中心上再加上两个发展中心。

不管是政府和市民都看到了昆明城市规划所存在的问题,积极的进行城市规划的改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现行的城市规划本身就存在着过于教条,缺乏机动性、缺乏特色文化规划,缺乏对城市魅力个性和城市精神的研究,缺乏系统工程层面的统筹意义。另外,我们的城市规划专家,往往懂规划不懂文化、懂文化不懂经济、懂经济不懂品牌建设,就会造成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的经济、文化、精神等方面脱节,形成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我们城市规划理论滞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城市规划理论被局限于城市造型艺术的狭窄范围,而忽视了城市规划的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内容和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规划只是物质环境的规划,内容上也只是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技术过程,没有考虑到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的实际效果。所以才会造成我们的城市规划中建筑的造型很新奇,但和城市的历史文化无关;城市的景观很时尚,但缺少城市精神的传承;城市的道路很宽阔,但是缺少特色……

昆明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被拆一空,唯一保存了清末民初城市风貌的“昆明老街”也被房地产公司推倒成废墟许久。城区除了翠湖公园外,几乎没有街心公园,“密得透不过气”来。另外,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178个“城中村”一直影响着昆明城市的整体形象。而其在北部、西区开发的各种新市区,由于规划混乱,公共资源缺乏公平、合理分布,都被当地媒体以“睡城”、“死城”来形容。最重要的是昆明缺少彰显城市主题文化的建筑景观,昆明的标志就是金马碧鸡坊,而金马碧鸡坊的周边也早就规划成了商业街,和城市特色文化脱离。昆明缺少代表城市主题文化的主题雕塑、主题建筑、主题景观、主题广场、主题街道……昆明城市规划差,交通拥堵,人均绿地少,这早已经被人们所诟病,以往人们很容易把这些问题都归罪为政府规划力度和规划师们的水平。我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缺乏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所造成的。

 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不是一般性的文化空间规划,也不是一般性的特色空间规划,而是上升到一个城市主题文化性质的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概念。以往,我们城市一般性质的文化空间规划,因为文化的不确定性和泛泛化,使城市空间规划文化的特性无从严重地把握,所以造成了城市空间规划随意性,盲目性和混乱性,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景观盲目拆除,修建一些和城市主题文化毫无关系的建筑景观。而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是在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特色空间规划更为准确、精准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规划形式。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从城市空间定位上有明确的主题,从城市空间形态布局上是按着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分区和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进行空间规划控制的。从而使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社区、标志性建筑上都处处体现出城市主题文化特征和意向,从而使城市空间构成了城市主题文化魅力图景,这种城市主题文化魅力图景,让这个城市空间形态具有了城市主题文化符号意义和标本意义。这种城市主题文化空间魅力图景,构成了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城市主题文化景观系统,从而实现了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的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

 我们应该用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联系我们的城市各项系统,整合出统领各项建设的主题文化,从而运用昆明城市主题文化来规划布局城市空间形态。我们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建筑、景观、经济、产业、文化、旅游、活动、教育等多个系统,如果这种诸多系统不能通过一个主题来统领,没有主题所遵循,最后必定导致城市空间形态杂乱无章,失去个性。我们城市有什么样的城市主题文化,城市就应该有什么主题街道、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社区、主题商业区、主题产业区、主题文化区、主题公共景观、主题色彩。

 我们应该用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去塑造昆明城市形象。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对城市主题街道、主题广场、主题建筑、主题景区、主题社区、主题公共空间,把握主题标志性建筑的类型、建筑的高度、建筑的体型、建筑色彩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的规划形式进行设计。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使城市空间规划的主题更加明显,更加清晰,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核心竞争力。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按着主题轴心、主题节点、主题界面、主题片面、主题组团的方法进行规划,从而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区的科学分布和城市主题文化属性的彰显。

 春城昆明是座旅游城市,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人来一睹春城的风采。当一个游人来到一个我们城市的街道、广场、街心公园,自觉与不自觉地都在解读你城市的文化。一个广场、一条街道、一个建筑都会让人读出它的主题。如果我们城市让人读不出它的主题就可能对这个城市文化产生误读,就会模糊我们的城市形象,削弱我们的城市品牌,降低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样就影响到我市的旅游、文化等相互联系各个系统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所以一个城市的广场、街道、建筑都是一个城市主题文化的载体。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应该成为我市城市规划的准则和思想统领,我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彰显出城市主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非凡气质,我们的城市规划运用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进行科学、统一、系统、整体、特色、精准的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才会避免城市规划混乱、城市缺乏特色、城市缺少魅力等问题。总之,昆明进行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规划,势在必行。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34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