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州特色文化建设离不开城市主题文化构建

宋 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扬州考察文化建设情况,考察中李长春对扬州的文化建设强调指出,“最能显示城市特色的是文化,扬州这个地方历经几个朝代的兴盛,特别是清朝鼎盛,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一定要好好挖掘整理。”特色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角逐中越来越突显出来,我们有着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和整理,我认为,只有通过构建扬州城市主题文化才能在城市战略定位上把握特色文化的脉;在城市形象塑造上抓住特色文化的魂;在城市风貌保护上传承特色文化的神;在城市整体布局上塑造特色文化的形;在城市空间规划上构筑特色文化的体;在城市品牌打造上放大特色文化的势;在城市经济建设上融汇特色文化的优;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上突出特色文化的特;在城市综合竞争上凝聚特色文化的核;在名牌城市建设上提升特色文化的质。

 

特色文化是扬州的魂

    市委书记季建业指出,“文化是扬州的根,是扬州的魂,是扬州的脉,更是扬州的资源和品牌,对我们城市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扬州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的优势是特色文化,扬州的发展需要特色、依靠文化。历史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扬州特色文化:“扬州三把刀”、“扬州八怪”、扬州园林等生动体现了扬州昔日的繁华风貌,运河文化、园林文化、名人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美食文化、玉器文化、漆器文化、二胡文化等构成了扬州厚重瑰丽的特色文化。这些都是扬州城市的宝贵资源,关键在于深刻挖掘这些历史资源,提炼蕴藏其中的发展因子,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起点。

 

扬州特色文化应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提炼、定位

    扬州的特色多姿多彩,然而一个城市有一个特色,才能称其为独一无二的特色。特色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一个城市有五个特色和十个特色,那就不能称为特色了,如果一个城市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了,那就是“色多而盲人”了。看起来是丰富的资源,然而很容易造成零散、泛泛、杂乱的局面,即使城市形象变得模糊,削弱了城市特色的优势,又构不成特色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构建扬州城市主题文化,挖掘出最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城市灵魂,提炼出最能代表扬州,最能发展扬州的城市特质。我们在特色文化建设中必须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只有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才能使城市模糊的形象和品牌鲜明的突出出来,才能形成品牌和标志性符号;只有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才能彰显城市的特质,才能在差异化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主题文化优势。

    在我们现有的城市规划定位中可以看到,有的地方规划定位为突出工艺美术主题,有的地方规划定位为突出运河文化主题,有的地方规划定位为突出名店、老字号传统商业文化主题,有的地方规划定位为突出名寺名阁主题。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扬州城市发展的主题,好比写一篇文章,作一支曲调,都需要有一个贯穿整体的主题,一个提纲挈领的主题。如果一篇文章有很多个主题,这篇文章就成了一堆堆砌的文字,如果一支歌曲有很多个主题,这支歌曲就成了一段刺耳的杂音,我们城市建设同样如此,主题是核心,主题是灵魂,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构建的城市主题才能使城市文化、经济、建筑、景观、精神、营销等各个方面以主题为核心,拧成一股绳,铸造出具有城市主题文化核心竞争力强势品牌。我们应该定位出像水上之都威尼斯、音乐之都维也纳这样的城市主题文化定位。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对扬州特色文化的挖掘、提炼、城市定位就有了极具个性化的特质,从而可以使一个城市在万千个城市中瞬间被人识别出来,可以在世界城市符号谱表中占有清晰的位置,在世界万千个城市意向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品性。

 

扬州特色文化应通过城市主题文化传承、放大

    在现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城市特色文化遭到遗失、破坏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在社会上引起了从市民、学者到城市领导的普遍关注。为什么我们的传统特色文化会破坏的如此严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保护传统特色文化和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是要保护,还是要发展,是要经济,还是要文化,不处理好这个问题,传统特色文化就得不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会制约我们城市的经济建设。我们既不能耗费大量的经济去保护文化,也不能任文化流失破坏,如何实现双赢?我认为只有通过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才可以真正解决保护传统特色文化和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实现城市文化和经济上的双赢。

    通过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将特色文化的优势融入到城市经济建设中,在经济中注入特色文化的力量,只有让特色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让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成为特色文化的载体,放大特色文化优势,把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两种优势互动互补,这样才可以使文化得到保护,经济得到发展。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的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及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所以,扬州必须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建筑、文化与景观的全方位融合,惟有构建扬州城市主题文化,才可以使我们的特色文化建设“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

 

扬州特色文化应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整合、提升

    市委书记季建业还指出,“今后几年我们要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旅游、群众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奠定扬州文化名城建设的基础。”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特色文化不仅需要挖掘,提炼,保护和传承,还需要系统整合,整体提升。

    通过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系统整合扬州特色文化,开发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同时将特色文化的品格和精神融入到城市的经济、建筑、景观、旅游、服务等各方面城市建设,将城市的文化、经济、建筑、景观等有机的统一在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中,使城市的特质要素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以城市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和核心,对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营销及城市政府职能管理都做了创新性的设计,从而使城市各项事业发展构成一个系统工程,实现有机统一、共同发展。

    近年来,特色文化建设都得到了各个城市的普遍重视,打造特色文化与构建已经提上了城市管理者的日程,特色文化城市对于文化城市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飞跃,可以说是从城市形象同质化、竞争恶性化中解放出来,形成每个城市都有的竞争优势和独立形象。但是,城市的发展仅仅实现特色文化是不够的,必须实现从特色文化向主题文化的转换,特色文化只是城市在自然风貌、景观形象、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就其核心而言还只是一种城市差异化的外在表现。在城市间综合交叉式的激烈竞争中只具有一般竞争力。我们扬州要想实现文化名城的目标,在名牌城市的角逐中占据不败的地位,必须把特色文化建设提升到主题文化构建上来。特色文化是主题文化的构建基础,主题文化城市并不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而是让城市从一个特色城市向名牌城市过渡。扬州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就是为了让城市在更广阔的空间内,拥有更为核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其在发展过程中,特色资源占有的能力优于其它未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城市,最终凭借城市主题文化,实现成为名牌城市的发展目标。所以,我们要把扬州建设成在中国、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名城,必须构建扬州城市主题文化,实现特色文化城市向主题文化城市的提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329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