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莱州做强城市主题文化塑造城市之“魂”

 

时间2014-01-12 163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白雪松

    莱州素有海右之名郡,齐鲁之大都的美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凭借这一优势,莱州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不断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统一,追求城市环境与市民素质的协调发展,先后摘取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等文明成果,为创建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莱州市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强城市文化,塑造城市之魂为统领,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努力提高城市综合文明水平。

  一、突出文化特色,整合文化资源,着眼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实施科学规划

  文化既是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的灵魂。它不但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体现在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但体现在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还体现在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因此,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城市灵魂,既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更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基于这一认识,烟台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后,莱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莱州丰厚的文化资源和雄厚的工作基础这一优势,瞄准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从狠抓硬、软两个环境入手,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把塑造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风格作为贯穿创建工作的红线,紧紧围绕这条红线,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一是进一步深化和创新莱州精神、市民形象系列教育,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意识与传统文化内容,不断提高市民的传统文化素养,塑造城市文化的内在之魂;二是把强烈的文化意识注入城市的规划建设之中,凸现中国月季之乡、中国石都、黄金海岸等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外在形象;三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放大地方文化亮点,把月季花节文化、石材文化、武术文化、书法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创建工作思路和规划确定后,根据烟台市的统一要求和文明城市标准条件,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并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学习莱州传统文化,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争创文明城市系列教育活动。在电台、电视台设立专栏,把文明城市的相关标准进行形象地宣传,并有选择地播放文化特色鲜明的南方城市的先进经验,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舆论氛围。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集中开展我为莱州发展做实事、我为争创文明城市献计策以及争做文明诚信莱州人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弘扬莱州传统文化,扩大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影响力。在广泛教育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莱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对照文明城市创建的八大基本指标体系,要求各相关责任单位在工作规划和工作实施中,努力体现文化特色,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层次。

  二、加强道德教育,增强城市意识,着眼优化城市人文环境提高市民素质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地方特色,注重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注意发挥传统文化在市民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持续不断地开展莱州精神、市民形象系列教育。在深入挖掘深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创新莱州精神、市民形象系列教育,逐步形成了市树、市花、市歌、市民形象、莱州精神等充分体现莱州传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城市文化品牌。为提高市民素质,先后编写了《莱州市民文明手册》、《莱州市公民道德建设教育读本》和《莱州故事》等思想道德教材,组织开展了《市民文明守则》签署活动,全市近20万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城乡居民的城市化意识和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坚持不断地开展诚信共筑系列教育。以打造诚信莱州为抓手,始终把诚信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金招牌。专门印发7万余份倡议书,在全市发起了从我做起,争做文明诚信莱州人万人签名以及做诚信市民,建信用莱州系列宣传教育活动。200312月,在莱州政府网上率先开通诚信莱州网页,有800多家企业及100多个村庄的信用信息在网上发布。今年4月,烟台市在莱州召开了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现场会,推广莱州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创建为载体的农村文明信用建设先进经验,扩大文明创建活动的影响力。

  三是广泛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服务和教育。坚持从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出发,不断加强群众的科技文化教育和服务,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层次。发挥农业科技热线服务功能,健全各镇街农业服务网点,深入开展科普知识、小康知识、文明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在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时空、奔小康空中学院社教栏目,努力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法律、文化、科技知识的指导和教育。

  三、引导市民参与,全市配合联动,着眼优化市民生活环境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文化的内涵则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塑造了一个城市的灵魂。莱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强烈的文化意识注入城市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加强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城市文化的承载力和辐射力。近几年来,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城区新建、扩建了8个公共文化广场,莱州广场、教育路小区、莱州一中等成为体现莱州城市文化品位的和文化含量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标志的莱州科技文化广场,融集会、文艺演出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文化广场,还有2处广场被评为烟台市模范文化广场。健全完善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文化宫等场馆,更加强化了城市的文化载体功能。在做大做美中心城区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起了以城乡水、电、林、交通、教育、卫生防疫、广电通信、社会保障等城市发展八大网络。以三城线为轴线,连接一带三区纵贯南北50公里的经济隆起带,不仅拉开了莱州城市发展新框架,而且也成为连接莱州山海文化重要支撑。

  在农村,依托全市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深化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文明一条街建设。在新制定的《文明村庄考核办法》中,文明一条街建设工作占了15%的比重。为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先后组织全市文明村庄负责人代表及历届文明市民代表,在全市发起了清除垃圾,美化街道,让村庄环境更加清洁和遵守社会公德,养成卫生习惯,共建现代、文明新生活的倡议,号召全市1018个村庄和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摒弃陋习,共建美好家园。

  四、注重文化交流,推进城乡融合,着眼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工作层次

  莱州市把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作为切入点,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推进城乡文化融会交流,专业业余文化相互促进,以文化建设推进城市建设,以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深入挖掘莱州传统文化资源,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展,充分发挥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团队的作用,扩大城乡文化交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每年全市专业、业余文化团体在全市开展的各类文艺演出、文化交流、文化下乡等活动8000多场,参与群众达12万余人次。同时,我们着重培育和扶持了3000多个文化中心户和105支农民文艺团队,定期开展农民文艺团队表演比赛,并聘请专家,进行评选定级,实行动态管理。先后帮助农村改造和新建各类文化教育阵地1140处,建立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场点1367个,有17个村级文化大院被烟台市命名为模范村级文化大院。为了给农民文艺团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市里在每年通过举办夏令广场文化、广场文化展示周等活动,组织业余团队展秧歌进城、庄户剧团、农民文艺团队调研比赛等文艺汇演活动,城乡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城乡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氛围显著提高。日益活跃的城乡文化活动,催化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也刺激了各级发展文化事业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今年,沙河镇南王村自己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农民科技文化中心,平里店镇婴里村投资15万元,建成了集健身、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农民乐园,30多个私营企业主自费建起了群众性文化活动场馆。今年5月,在北戴河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秧歌艺术节上,夏邱镇夏北村秧歌队作为唯一一支农民代表队,夺得艺术节金奖。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268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