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主题文化将使平遥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转变为世界文化名城

秦亮

平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坐落城中,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具备打造主题文化名牌城市的良好基础。为了推动平遥特色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构建一个定位科学、布局合理、整体创意、面向世界、发展迅速的县域主题文化,需要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理念科学认识和研究分析我县城市营销、城市建设、文化产业,合理开发利用特色文化资源,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道路。

平遥城市营销还缺少城市主题文化系统策划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的品牌营销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平遥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国际文化品牌,连续打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平遥中国年”两大蜚声中外的文化品牌,快速提升了平遥古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又举办了漆文化艺术节、名优特产节、民间工艺美术节和“中国油画家写意平遥”、“魅力平遥中国画画家采风”等节庆活动;筹划举办了大型舞剧《一把酸枣》,晋剧《汇通天下》等提升平遥城市品牌和知名度的举措。

然而我们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品牌活动显得零散,淡薄,缺少一个能代表平遥的主题贯穿其中,缺少一个统一的主题将这些品牌活动链接起来。假如把这些我们已有的文化品牌活动比作一个个闪光的珍珠,现在就缺少一根主线将零散的珍珠串联起来,发出更闪耀的光芒。这跟主线就是平遥主题文化,只有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品牌营销,才能将其构成核心竞争力,构成充分彰显平遥特色的魅力城市品牌。

缺乏城市主题文化品牌营销系统谋划,是制约平遥铸造强有力的城市品牌的主要瓶颈。平遥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推广,将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品牌营销,实现城市名牌化。当前平遥城市品牌营销为什么没有完全达到城市品牌系统营销的目的,就是我们没有把城市品牌营销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上,没有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各个系统上,使城市品牌营销流于形式而失去了品牌营销的意义。我们应该把平遥城市品牌依托在城市主题文化各个系统的支持,才能真正实现了城市品牌营销的系统化、全面化、高端化的系统营销目标。

平遥新城和古城要统一主题,里外开花

平遥刚开始建设新城的时候,曾有人主张“旧城旧到底,新城新到家”,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旧城“修旧如旧”是对的,但是“新城新到家”,就容易割断历史,造成“千城一面”,缺乏平遥特色。平遥古城这几年来,发挥世界级品牌优势,带动了晋中市乃至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古城人口压力过大,新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为平遥构筑统一的发展主题,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统筹保护旧城,发展新城的建设。

著名文化学者阮仪三说过:“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用作展览、旅游、开展文化活动,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建筑和城市来。”平遥新城和旧城建设,就是这样的关系,从旧城中滋养出新的具有平遥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我们应该为平遥进行城市主题文化科学定位,确定统一旧城和新城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定位的平遥主题文化,进行城市主题文化城市公共艺术系统建设。保护和传承旧城的城市风貌,并把平遥特色文化融入到新城的建筑、景观、企业、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中,使得新城的城市风貌中处处都蕴含着平遥的韵味,平遥的魅力,使旧城成为新城的文化核心,新城成为旧城的文化延展,旧城成为平遥的面,新城成为平遥的体,共同谱写出平遥主题文化的和谐乐章。

把平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城市主题文化优势

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施过程中,我县率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化旅游业迅速崛起,国际摄影大展成功举办,广播影视业初具规模,新闻报业、印刷图书业异军突起;推光漆画、书画艺术空前繁荣,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文化产业已具雏形,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但是要想进一步提升一个台阶,把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到平遥的经济、教育、建筑、景观、宣传等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升特色文化,放大资源优势,这就需要把把平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城市主题文化优势。

要发挥平遥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开掘特色文化品牌。用主题文化经营平遥,催生主题文化产业,应该抓紧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变关注为积极介入,变议论为具体策划实施,以特色文化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发展促进特色文化建设。就我县来说,关键在于整合和激活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系统深入挖掘,系统开发,使得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向主题文化优势转变。

平遥要打造成为主题文化世界名城

平遥拥有世界级的品牌,然而,在2001年以前,平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局限,与世界级的品牌存在差距,与平遥建设国际型旅游城市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差距。今年以来,平遥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位优势和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全力打造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围绕建设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平遥县委、政府准确定位,确立了“政府倾力搭建文化发展平台,打造国际级文化品牌;社会资本筹资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航母的发展思路”。

我认为,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理念构建县域主题文化,是平遥实现打造国际级文化品牌,成为世界文化名城的唯一且最有效的途径。平遥确定了城市主题文化,就要围绕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城市,突出主题,放大主题,发挥主题,增强和壮大平遥主题文化,使城市主题文化真正成为平遥的特色形象和特色品牌,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性文化。只有城市主题文化才有放大效应,只有城市主题文化才是一个城市永恒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平遥要想成为特色城市和世界名牌城市,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使命、价值和愿景,从而制定出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然后把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分解成系统的、可执行的目标和行动方略,最终实现打造国际级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航母和世界名牌城市的伟大目标。

放眼未来,县委书记李定武说:“平遥县将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抓住省委省政府将平遥古城确定为全省唯一的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的大好机遇,瞄准世界舞台和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会展博览等服务产业,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李书记的对平遥的定位是科学的,目光是高瞻远瞩,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我相信,平遥只要通过构建县域主题文化,就抓住了世界名城建设的命门,就锁定了世界名城建设的方向,就具备世界名城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就能铸就出一个彰显平遥特色,彰扬主题文化的世界文化名牌城市。而且很快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文化产业要素向平遥聚集。通过高品位的节庆活动凝聚人气,推进平遥牛肉、推光漆器、佛像塑造、手工制鞋、彩灯制作、剪纸等平遥传统产业和民间工艺品得以充分发掘、整合和提升,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向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独具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核心理念的平遥文化产业再次彰显出其强劲优势,正在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发展的"加速器"。 全县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农业、工业二元结构向农业、工业、旅游、文化四轮驱动的大跨越。

将形成又一个具有平遥特色的文化现象,将平遥综合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在整合和激活平遥的文化资源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解决好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文化事业服务功能的平台、对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平台,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305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