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将城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时间:2013-08-06    城市运营研究网

     如何将城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加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文化品位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创建一个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特色、城市形象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化对提升城市品位的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文含量的缺失,往往让城市处于一种浮躁、单调的氛围之中

     随着城市经营理念的逐步深化,人们意识到,要想使城市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胜,首先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必须给人一种独特体验。城市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城市特色的竞争,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失去吸引力而流于平凡。以历史文化为媒,促进文化与城市建设的融合,是打造城市品牌,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大力促进文化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努力构建生产力与文化力和谐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纵观发达地区一些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都十分注重挖掘地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注重特色文化与城市建设的融合。

     城市建设内容相当广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如何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加强文化意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一条总的原则,就是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保持城市文化特色;引入城市美学,讲究城市建设的整体和谐;打破城市建筑物千篇一律、满目“水泥森林”的格局,让建筑艺术和环境和谐结合,体现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情的合理搭配。从相对狭义的、作为文化融入建设的角度,建设文化主要体现在城市意象、城市空间、特色区、节点和建设景观五类要素。

     繁华的街市,林立的建筑,优雅的环境是许多城市建筑的追求,但人文含量的缺失,往往让城市处于一种浮躁、单调的氛围之中。在用地空间上,既要保证现代化项目的优先发展,又要给文化景点留足地盘。在建设构想上,既要接受国际上的先进构想,又要注意保留城市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在项目安排上,要有一些既能折射地方历史文化,又有浓厚现代气息的城市代表作,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在城市建筑、市民生活环境创设中,将城市主体――人的心态审美观放在主要位置,在细节中显现人文,如重视城市色彩设置,在广场周围建筑物和中心建筑的颜色选取上,尽量采取柔和与蕴味深沉、典雅的色调,避免追求流行的亮色和杂乱无章的图案等。在建筑规模上,体现在关注人心态的朴素、平和的建筑格调的确立中。在大众化的建筑物,公园、图书馆的周围尽量营造一种和谐、清雅、幽静的氛围。   

    一座城市如同一尊艺术雕塑,外界对它的印象包括直观感觉和心灵感受。直观感觉主要是指建筑品质,也就是城市的硬件;心灵感受主要是指文化品位,也就是城市的软件。品质和品位,构成了城市的形象和灵魂。纵观国内外众多城市,都有其个性鲜明的整体定位。巴黎的浪漫之都形象,香港的东方之珠形象,杭州的人间天堂形象,均耳熟能详。     

    尽可能发挥文化的优势     

    针对城市建设文化融入不够的问题,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来加以改善。 

    一是塑造整体形象。遵循惟一性、排他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给一个准确的定位。根据发展需要,适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强化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更加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品位和现代质感。历史与现代、古城与新城要通过文化这个桥梁,科学地对接,巧妙地融合,使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对城市的建设,应更好地融入文化、张扬文化,绿化、景观、雕塑等各个环节体现整体感和文化味。注重文化规划,从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心理文化层4个由浅入深的层面来进行系统考虑,让城市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要加大保护和发掘力度。

     二是形成个性标识。突出城市主题文化,形成一系列主题突出的景观、建筑、规划系统,打造一系列主题文化影视剧、宣传品、歌曲、节目,形成综合性、通俗性、唯一性有机统一的“核心磁场”,让市民高度认同,向外界大力推介。明确城市传播口号,做到精妙传神、琅琅上口,像“不到长城非好汉”、“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样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强化城市地理标识,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城市风格及其所表达的地缘“文化元素”。  

    三是彰显建筑风格。细节是最具说服力的城市话语。通过对道路、桥梁、楼宇、景观、雕塑、城市色彩的精心设计,做到一花一木总关情、一路一灯显用心、一楼一店出水平,形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审美效果。在建筑设计上,应讲究现代文化品位、注重文化特色,形成风格各异而又浑然一体的视觉感受。在亮化工程上,应更加衬托文化、体现美感,使城市的山水资源、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充分显现。在打造城市的过程中,既要由规划专家设计,也要让画家、诗人、作家来品评;既要请领导拍板,也要让民众举手;既要请精英参谋,也要让“草根”说话,做到集思广益、共建名城。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19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