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构建海洋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的青岛城市品牌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李明春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的土壤,而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又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能为一个城市在综合竞争中提供巨大优势和不竭动力。因此,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地位,彰显城市魅力,培育城市特色,发掘城市文化,构筑城市理念是将城市文化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步入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逐步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开始面对面地竞争资金、人才和市场。在这一社会背景的深刻影响下,“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构建城市品牌也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青岛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知名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影响。有人说青岛的工业知名品牌要远远大于城市品牌,这固然是青岛城市经营中的优势和成就。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激烈的角逐中,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将直接决定这个城市的经济活力与繁荣程度,也最终决定这一城市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优势,因此构建强大的城市品牌与发展品牌城市双管齐下,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青岛的优势,推动青岛早日跻身世界名城行列。

     纵观青岛的历史和现实,可以说青岛是在海洋文化产生之后才发展壮大起来的。青岛文化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海洋文化的滋养,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虽然目前青岛的文化积淀还不够深厚,但青岛文化中所包含的海洋文化特色,顺应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潮流,有利于青岛文化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建设青岛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发扬海洋文化优势、构建以海洋文化为中心的青岛城市品牌对于青岛未来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优势

    青岛的海洋文化由来已久,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今天青岛发展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青岛的文化在发展中融入了海洋文化、异国文化和移民文化,使其具有源的双重性和流的多样性。从文化渊源讲,青岛的文化源自于儒家与道家文化,在既往的文化历史上深受大陆文化影响。青岛地处齐鲁之邦,与儒家圣地曲阜相距不远,在地域上有受儒家文化熏染的便利条件。从远古至近代,青岛地区出现了三次大的文化交流,东夷文化与夏商文化的交流,以儒家文化为主的齐鲁文化与道家、佛家文化的交流,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绵绵不绝的文化交流形成青岛儒、道、释,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以及中西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独特文化格局,青岛的历史几乎是中国历史的完整缩影,却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出其独特的多元文化格局。     

    从居民构成上来看,早期的青岛移民,也大多来自山东省内,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思想深处始终有儒家思想的痕迹。地域上的便利和移民主体的本土化特点决定了儒家文化是青岛文化的渊源之一。但由于青岛地处沿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青岛较之内陆地区更多地接受了海洋文化的甘霖。同时,青岛早期的移民,还有少量来自沿海和内地的其它省份,他们共同形成了青岛早期的移民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和移民的接收、涵纳恰恰反映了青岛文化中具有海洋文化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

    从自然条件看,青岛坐拥碧海青山,是我国北方天然良港。城市的三大支柱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海洋经济无不与海洋文明息息相关。因此,海洋文化对青岛城市精神层次上的影响也日渐突出。青岛山、海、城浑然一体,海洋文化已经融入了青岛的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和城市精神当中。

二、发展海洋文化的积极意义

     正如企业经营靠企业文化,城市经营要靠城市主题文化。追溯一个城市在其发展历程中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寻觅到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核,还可使城市精神植根于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中,从而提升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城市主题文化属于经营城市的一门最前瞻的学科——政府软科学技术设计系统。根据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特质,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战略决策对城市的各种景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城市主题文化。从而有利于形成城市文化良好的发展态势、科学的发展格局、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品牌。由此使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运作下科学、有机地运转,在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青岛现在适时地提出增强海洋意识,弘扬、研究海洋文化,对于构建积极合理的城市主题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历史已经证明,海洋从未间断地给我国带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的经济利益。中外文化的交往,亦多通过海洋而来。在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海洋文化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纵观当今世界上的大中城市,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多是位于大陆腹地和海洋腹地的交接点。今天,面对全球多极化发展的时代,青岛要实现与世界的接轨,海洋仍然是重要通道。对此,青岛近些年来适时提出的海洋强市的新观念就是基于海洋文化的理念。但是“海洋强市”应该是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军事和海洋文化实力的综合体现,而目前对于青岛来说,海洋文化基础构筑还是远远不够的,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青岛要建设海洋强市,就十分有必要深刻认识、总结和研究海洋文化,逐渐构筑坚实的海洋文化基础,将海洋文化打造成青岛闪亮的城市品牌。

三、深化海洋文化主题,打造青岛海洋文化品牌

     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并非综合性的整体规划,它是在功能层面与经济、环境、社会、政府等战略平行,并协同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职能的一部分,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促进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城市品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建设:整体品牌和旅游品牌。整体品牌是对某一地理位置的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综合,以提炼出城市品牌核心,并以之对全体品牌受众,进行品牌体验管理。旅游品牌从功能角度出发,为某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其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的独特吸引力,进而对旅游业经营者、游客的整体体验进行管理。城市品牌战略是城市有目的的通过物质手段作用于受众的精神以及心理层面的所有方法、手段的整合,而社会、经济、环境、政府等城市战略则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建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以及物质财富,与品牌战略的紧密结合构成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城市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

     青岛具有鲜明的海洋经济比较优势,港口经济、海洋旅游、海产品养殖加工、海洋药物等领域都具有相当规模,是城市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决定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经营海洋科技资源,将有力地加快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大提高海洋经济的科技含量,并在海洋经济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最终促进城市新的比较优势的形成。对于青岛而言,发挥海洋文化优势,创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奠定海洋经济基础。青岛港岸线长12799,现有码头13,泊位70其中万吨级以上的24个,有全国最大的可以靠泊第五代集装箱船舶的集装箱专用码头,有世界先进的现代化煤码头,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先进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全国最大的20万吨级矿石过驳船舶。青岛港现场管理和服务质量国际一流,港口作业现代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青岛港已形成亿吨年吞吐能力,跻身世界大港前15位。青岛港目前是全国集装箱吞吐量第二大港和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全国最大的进出口油中转基地,北方最大的矿石中转港,全国重要的煤炭转运基地,已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通航。作为青岛海洋产业的龙头,港口资源开发是青岛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的支撑点。近年来,青岛坚持“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港兴市荣”的原则,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目前国际航运中心初具规模。青岛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对于进一步加快青岛市对外开放进程、建设国际化大城市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岛是我国海洋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城市,曾以引领中国蓝色产业五次浪潮而闻名于世。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以海洋养殖种苗产业、海洋药物与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异军突起,使绵延730公里的海岸线愈加呈现出迷人的风采。海洋和海岛的开发成为青岛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向。按照经营城市的思路,把现有的海洋科技资源以经营的方式进行整合运作,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增值,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已成为打造青岛城市品牌、不断增强城市持续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海洋是青岛生存和发展的最大依托,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统一。港口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是青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其巨大成就和美好前景为青岛构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挖掘人文历史底蕴,充实海洋文化内涵。在对外交流和城市发展中,青岛自开埠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博大、包容、开放、进取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文化。青岛的文化属于东夷海岱文化,不同于山东其他地区的大陆文化,受近代殖民文化影响,青岛逐渐成为一个移民城市,也是一个较早具有国际化倾向的城市。在德国占领期间,青岛建筑逐渐体现了欧陆风格。老市府、迎宾馆、江苏路基督教堂、八大关建筑群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建筑体现着德国、西班牙、英国、日本、俄国等24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其中八大关别墅区更是以“万国建筑博览馆”而闻名于世。青岛的文化立足本土,广采博纳,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青岛以其适宜人居的自然人文环境,吸引了诸多文化名人在此留连。青岛的人杰物名,显示了青岛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文化品格。将开放进取、广博宽厚的海洋文化吸收、融合到青岛的城市精神中,从而形成了优秀的城市品牌和海洋特色鲜明的城市文明。

     第三,整合海洋旅游资源,打造海洋旅游文化品牌。青岛历来是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依山傍海、秀丽迷人,城市充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素有“东方瑞士”之称。海洋旅游文化是青岛的特色。青岛三面环海,沿海岸线众多的海岬、海湾、海滩、海礁、海港、浴场、渔村、海产、海景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旅游资源,也是青岛对海内外游客的最大诱惑力。每逢盛夏,青岛海滨总能见到游人如织的胜景,为青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起到了广泛传播海洋旅游文化的作用。同时,青岛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旅游资源的系统化、产业化开发,特别是近年与烟台、威海旅游主管部门在多次研究、磋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利用三地滨海旅游优势,结合地域、口岸特点,包装整合区域性产品,打造了中国首枚“黄金海岸旅游”品牌。在青岛,别具一格的山、海、城、文浑然一体,海洋文化已经和谐地融入了整个城市的文明和生活中,并且直接反映在城市精神中。随着“奥帆赛”的申办成功,2008年在“中国海洋都市”举办的“海上奥运会”又为青岛的旅游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增加了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吸引力。青岛正抓住历史契机,着力打造“帆船之都”的国际形象,并先后在日、韩等邻国成功举办了城市品牌推介会。发挥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的优势,以海洋旅游的发展带动城市品牌的建设是青岛整体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城市品牌作为现代品牌理论的一种应用,已经在城市的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岛作为山东省乃至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城市,正处在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阶段,目标是借助建立独特的城市品牌景观,将海洋文化构建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最终塑造世界性的城市品牌,推动青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品牌必能为青岛的未来添写流光溢彩的篇章!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序言(一)以豪迈的雄姿走上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63262190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