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2015320 作者:陈鸿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不断实施的城建工程使众多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问题,再一次被推到城市建设者面前。在城市发展伴随着以损毁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代价的现象愈发肆虐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调和两者的关系,以求使之齐头并进。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正是出路之一 

【关键词】城市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城市主题文化 

一、     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城市建设是以城市规划为依据最终服务于城市运行。 

我国城市建设的对策:

1、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资金是城市建设的“血液”,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加强城市配套建设,特别重视环境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现代化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解决居民住房难、行路难、排水难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仅仅是城市环境诸因素中最基本的要求,现代城市还要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这就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3、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城市运行管理的协调和配合,从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出发,重视依据规划、服务运行,做到城市建设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4、要重视城市特色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

5、采取得力措施,坚决纠正城市建设中的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城市建设的任务   

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  

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 

二、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的矛盾 

1、遗址保护一定程度上让步于城市建设  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规划范围内的遗址与现代化建设的高楼大厦(可能)会格格不入,因而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就不可避免的会对遗址赖以生存的历史,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在一定的时期内,国家财政支出是有限的,所以能用于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资金必然此虚彼盈,产生冲突。

 50年代的北京城墙存废之争,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方案,建议: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让新城成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心脏,而旧城则是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而最终,方案未被通过,古城墙还是被如今的二环路替代,这样的遗址还是让位于城市建设。  痛心!在这里被“拆掉”的,被“蚕食”的,被 推平的,被 破坏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而已,不是没有价值的残垣断壁,而是几千年来留下的不可再生的文化。 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让步于遗址保护 遗址占地规模普遍较大,遗址区内土地的利用和调整、环境整治、人口搬迁、村庄改造等很难顺畅运作。同时确保遗址本体及其背景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又是遗址保护工作的根本 所在。遗址位置无法改变,不因为城市的分区规划要求而发生转移。所以,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时必然会受到遗址的限制。

例如:作为世界文化古都的西安,仅周秦汉唐四大古都的遗址保护区总面积就多达108平方公顷。且遗址与城区重叠度高,几乎达到100%,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负”,为了保护遗址,西安遗址六十年如一日,原封不动的保存着农田,村落,遗址内缺乏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甚至成为人满为患的城中村,便溺横流的垃圾场,严重制约了当地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遗址保护会直接使城市建设的方案被迫更改从而追加投资,延长工期。2004年为筹办奥运会兴建城市地跌。古城中,为了就地保护,安置历史遗迹,整个地铁工程预算翻了一番。很明显,遗址保护给城市建设带来不少负担。  位于城市中心的古城、古城遗址,许多正在大规模地遭到“旧城改造”热的蚕食。 位于城乡结合部或城市郊区的古城、古城遗址,在推土机面前又是何等的尴尬。 

位于郊野的古城、古城遗址,在高速公路、铁路、引水渠、输油管线的建设中,许多也遭到严重破坏。 

四、     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 

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就是以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为根本,以城市主题文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化建设为支撑,以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建设为目标。 

它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它为城市开发特质要素、整合特质资源、优化特质功能、塑造特质形态、极化特质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推进城市文化特质化、经济名牌化、建筑主题化、城市价值最大化、城市形态高级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城市形成自己独有的标志、品牌和实力,参与城市之间经济与文化竞争提供了正确的路径。城市领导、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一个城市构不构建主题文化,已不是城市化建设可有可无的问题,一个城市没有主题文化,发展就会没有方向,建设就没有主题,城市就没有灵魂,从而导致城市建设思想混乱,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就将事倍功半。

那么,何谓城市主题文化?凡有特色的城市,都孕育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生命基因。这种基因是由城市独有的自然特质、文化特质、经济特质所决定的,这些独有的特质就是城市的主题文化。但是,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实践中,由于很多城市还没有对城市主题文化形成真正的认识和共识,往往使本属于自己城市的主题文化资源被荒芜和浪费,甚至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城市主题文化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就产生了蛮干的做法,致使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受到制约和影响。  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资源,是个性魅力所在,是经济的内核,形象的坐标,建筑的品质,也是城市形象和品牌赖以存在的基础,更是特色经济振兴发展的精神支撑。

 城市主题文化就是根据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特质、人文景观特质、区域经济环境特质,通过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科学论证,战略决策,对城市的自然景观特质资源、人文景观特质资源及区域经济环境特质资源进行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经济、文化有机链条,对城市的自然景观特质资源、人文景观特质资源及区域经济环境特质资源进行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开发和利用,使城市的经济、文化形成主题文化发展态势,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格局,形成城市主题文化核心竞争力手段,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经济市场,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国际竞争力大环境,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国际品牌。使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在城市主题文化宏观调控和微观运作下科学的有机运转,既而参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通过城市主题文化这种稀有的战略资源去战胜竞争对手。 城市主题文化就是以城市特质要素开发为条件,以城市特质资源整合为平台,以城市特质功能优化为载体,以城市特质禀赋构造为原则,以城市特质审美形态塑造为空间导向,以城市特质极化能力为发展目标的一种城市建设理念、方法和手段。 

以城市特质要素开发为条件——就是对一个城市最核心的特质要素资源进行挖掘、进行提炼、进行培育、进行整合,通过特质要素分类、特质要素分工、特质要素分布、特质要素协作、特质要素极化功能、特质要素创新、特质要素系统组合,之后通过不断放大、不断强化、不断提升、不断增值,实现城市特质要素开发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以城市特质资源整合为平台——就是城市特质资源开发需要系统整合,系统整合就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把城市特质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全面开发、系统开发,把城市特质资源放到一个大的平台背景上,以此实现特质资源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缸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这样才能把城市特质资源做成大资源、大资本、大核心竞争力。 以城市特质功能优化为载体——就是城市特质功能只有优化成一个载体,形成叠加效应和倍增功能,城市特质功能才能提升、才能放大,才能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大产业,才能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大态势、大格局。    

以城市特质禀赋构造为原则——就是把城市特质禀赋构造

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在城市规划上要对城市特质禀赋、主题特色进行总体布局和有序安排,塑造出高品位、高品质的城市主题文化空间形态和意象。 

以城市特质审美形态塑造为空间导向——就是城市特质审美是一个城市规划的审美标准,是城市特色审美的根和源,是城市主题文化的审美代表和符号。以城市特质审美为空间导向,就是把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审美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核心和灵魂,从而引导城市空间塑造走向特质审美的极致,为城市空间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主题文化空间形态和空间意象。 以城市特质极化能力为发展目标——就是极化能力是一个增长极的概念,而这个增长极不是一个依赖城市现有模式的增长形态,而是来自城市特质的极化裂变,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创新模式产生的一种城市快速发展的增长形态。

以城市特质极化能力为发展目标,是推进城市特质资源迅速增长的过程,是一个城市特质资源不断扩大的过程,是城市特质资源产生乘数效应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就可以把城市特质通过极化的不断裂变,对城市产生强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超常规发展。

因此,城市主题文化就是把城市的特质资源作为最大的城市主题文化资源来开发;把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最大的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工程来建设;把城市经济作为最大的城市主题文化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把城市运营作为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来实施,使城市在发展中率先抢得先机,并获得超强的发展优势。

从全球城市发展趋势来看:当今城市竞争的总体趋势,已经从资源竞争——资本竞争——技术竞争——文化竞争——城市特色文化竞争上升到城市主题文化竞争。谁的城市构建城市主题文化行动越早,谁的城市就越能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率先抢占先机,而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行动稍慢一拍就可能落后一个时代。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进入“大房地产时代”
下一篇3.城市文域旅游的主题文化战略定位--芮城全域旅游研讨会发言
一个辉煌并被人赞叹的城市,
必定张扬着城市主题文化品牌的光辉。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其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城市舞台上的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最科学的方法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保证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先导
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的思想源头
纵观世界名牌城市的建立,无不依据城市营造的规律,及时把握住历史的、文化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市场结构的等等方面诸种有利的条件,建构起他们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绘画与雕塑城、商业城、科学城、体育城……,甚至还有赌城这样十分专业化的城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核心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灵魂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思想创新
城市主题文化是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的理论先导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避免城市病的爆发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只有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中国城市才能有差异化发展
只有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中国城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城市的新思想
顶层设计策略的新举措
城市领导工作的新能力
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特色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世界名城建设的新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定位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
加速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整合城市主题文化优势资源
塑造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
用城市主题文化“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统领城市发展建设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规划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建设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管理城市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
国家发改委
国家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凤凰网
中国城市建设网
中国古镇保护网
中国规划网
中国城市战略网
扬帆奥运
  友情链接: 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网 中国市长协会 中国城市文化网

版权所有  © 北京国政大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 复兴路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06171号 
电话:010-8767 3832 邮编:100078  京ICP备2024096967号-1

网站共有5131498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