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net 2008年01月29日 14:04 新浪城市
建设部汪光焘部长在重庆规划会议上指出:现在城市建设不仅是千城一面问题,而是城市规划理论滞后的问题。
城市千城一面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场全民性的城市批判足以证明了千城一面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千城一面,已经让生活在城市的市民感到生活空间的窒息,生活乐趣遭到剥夺,千城一面的城市,如同把人们关在一个毫无乐趣的牢院里让人们感到绝望。
既然千城一面的问题给人们带来这么多的危害,为什么我们城市的千城一面问题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继续发展的态势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如果没有创新,城市千城一面问题就永远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不能满足人们生活之发展需要,就会给生活带来种种灾难。作为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更为重要,如果城市规划学科还局限于纯工程技术的角度去应对社会,而丝毫不考虑城市的人文关怀,审美情趣,人类个性需求,以及经济、文化、建筑的和谐发展,这种城市规划学科已经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还不如还原一种人们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何必让城市规划来强迫城市人们的生活呢?
纵观我们城市规划设计体系,是仅仅以土地使用为主要内容和以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设计系统。而城市规划设计所处理的内容实际涉及到的是一个城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城市人们生活关注所有的期望和受众需求都考虑之内,城市规划才能真正体现他们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人文性、艺术性。而我们城市规划设计却因为只是从纯工程技术的角度去规划城市,所以它违背了城市人们生活的宗旨。这就需要我们的城市规划理论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城市规划的落后设计技术。
现在城市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按照现在纯工程技术原理,如果把它编制成一套软件,恐怕连小学生都可以搞城市规划了。因为它的学科太单一了,太技术化了,太模式化了。一旦科学得到巨大进步,这种纯工程技术就不算什么技术了,就像学过电子计算机的人们都可以开发软件,所以城市规划必须创新。
城市规划要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上升到一定的科学高度,就必须有理论上的创新思维。就整体而言,我们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因为只限于纯工程技术的范围,未能从交叉学科和系统工程的角度创新,所以城市规划理论一直没有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没有形成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理论框架体系,没有形成有效指导城市发展系统理论方法。因此,对于城市来讲,当前最急需的莫过于城市规划理论的创新。
城市规划理论怎样创新,这的确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如果不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我们的城市就不会千城一面了。但科学是无止境的,实践证明人类社会发展每出现一个难题,伴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都会出现一种新学科来把这个问题加以解决。
城市规划理论不是不可以突破的,关键是没有站在科学的高度,关键是没有打破定势思维,关键是没有找到复合型知识研究的方法。如果研究城市规划的学者总是站在纯工程技术的方法去研究城市规划,而没有从交叉学科的高度和系统工程的角度去研究城市规划,那么城市规划理论就永远得不到突破;如果研究城市规划的学者总是用封闭定势思维去研究城市规划,而不是用动态思维、发散思维、线形思维的方法研究城市规划,那么城市规划理论就很难发展;如果研究城市规划的学者总是用单一性知识去研究城市规划,而不是用复合型知识研究城市规划,那么城市规划理论就永远得不到创新。城市规划理论要有突破和创新,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学科研究的突破,基础学科的突破就是首先搞清楚城市规划是纯工程技术学科,还是人文学科的统一体。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学科设立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欧洲最早诞生城市规划学科的时候,都是把纯工程技术设计和文化、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放在一起的一门学科。而我们国家把城市规划这门学科引入后,完全把城市规划设计和人文分裂开来,把城市规划变成纯工程专业、纯工程技术设计。因此,我们的城市规划在学科设计上就出现了大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城市规划的纯理工学科变成文理兼备的学科,只有把两个学科并到一起,才能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需要;二是科学分支的诞生,科学分支的诞生,就是在城市规划单一的学科体系中增加城市规划设计学科,比如城市经济学、城市文化学、城市营销学、城市品牌学、城市形象学。这些学科都是城市规划的分支学科,把这些分支学科都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城市规划就多了科学内涵,就多了承载能力,就多了设计元素。只有在城市规划学科的创新基础上,才能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发展的需要;三是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的建立,城市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具有复杂性,系统工程就是研究城市的系统性,复杂性,把复杂的事物变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就有利于城市的管理和发展。当今科学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模式;另一个是多种交叉学科的综合提出。实践证明某种学科越领先,反而对科学发展越不利。因为诸多复杂的问题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从微观到宏观的具体综合。世间万事,宇宙万物其实都是一个统一体,但人们往往都是从有限的角度去研究它,结果遭到了失败。所以只有通过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才能越来越适应城市规划设计发展的需要。
要想从以上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关键是需要复合型人才,没有创新性复合人才,即使提出了理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得不到实施。我们国家这么多年,城市规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就是因为没有复合型人才。
其实城市规划创新理论问题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这个城市规划的创新系统,我们把它定义为城市软科学系统。这个软科学技术设计系统是由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方可开发的,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于一身,必须具备经济、文化、艺术、城市规划等数十门知识方可设计。国外把这种人才叫做十加一,二十加一,复合型人才。现在美国、德国、日本正在着手培养这样的人才,至今没有培养出来。我们国家“863”计划就提出了政府软科学技术设计系统,并把它列入知识经济第八大概念,其范畴为:综合利用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工程技术、规划设计等理论和研究方法、成果及应用技术等知识所构成的知识体系,直接、全面、深入和系统地研究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规律的新科学技术。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政府、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还是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环节,是相关系统有机结合、协调运动、共同发展的系统工程。特别要研究和解决全面性、战略性、超前性和高难度较强的重大问题,就必然要与各类相关学科、技术、知识对待决策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纵横交错、融会贯通、系统联系和开放创新的分析谋划,它必须立足于对事物的多向度和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既要服从宏观系统规律,又要服从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微观规律;同时要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等多种方法,在高度分析基础上达到高度的综合。由此可见,政府软科学技术设计系统具有宏观性、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超前性、智能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国家“863”计划提出这个概念二十多年了,而我们国家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权威部门和权威专家从事这方面研究。其原因就是政府软科学技术设计系统是由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人才方可设计,不具备高层次复合型知识的人才是无法进入这个研究领域进行研究的。很多专家认为,政府软科学技术设计系统是个抽象的东西,是个模糊的概念,是个不可界定的范畴,不是某几个专家、某几个部门、某几门学科所能为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具备高层次复合型知识的专家,只能把它作为科学的禁区。
面对这一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课题,我们通过多年复合型知识储备,通过交叉学科和系统工程的整合,终于把城市经济模式,城市品牌构建,城市规划战略定位整合在一起,完成的政府软科学技术设计系统,我们把这个设计系统称为城市主题文化设计系统。
城市主题文化首先突破了城市规划的旧有模式,不是从单纯的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的角度去规划城市,而是首先从城市特质的角度去确定城市的主题文化,再按城市主题文化理念去规划城市。也就是说,首先为城市发展找到一个极具发展的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确定城市空间发展,再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进行具有城市主题文化系统文化意义的功能布局,使单纯的城市土地规划变成城市主题功能规划。城市主题文化规划理念,不但考虑了城市规划技术层面,更考虑城市人文、艺术、社会、自然层面的东西;更考虑城市文化对城市人的影响,更具有人本倾向。通过这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城市规划设计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创新系统。
城市主题文化首先颠覆了城市规划旧有模式,在规划设计理念上打破了旧有模式的框架,不是从纯工程技术的角度去规划城市,而是从城市主题文化的角度去设计城市。城市主题文化设计理念,就是从城市的特质中找到一个极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主题,再根据这个极具城市特色的主题确定城市空间发展,再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进行具有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工程意义的功能布局,使旧有的城市纯工程技术规划服从于城市主题功能规划,从而把那些没有主题功能的行政区、文化区、商业区、工业区,变成有主题的功能区域,使城市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建筑都服从城市主题文化的统领。
城市主题文化规划设计理念不但考虑城市规划的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考虑城市人文、艺术、社会、自然层面的东西,更考虑城市的人文关怀。把人们从呆板的、僵硬的、机械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诗一样的文化,诗一样的经济,诗一样的建筑,诗一样的艺术,自然与人的和谐,历史与现代的相融,经济与文化相协调,环境与建筑相统一的,具有诗一样意境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