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时指出:“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因为地球没有足够资源支撑。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对人类有所贡献。”中国目前城镇化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尤其是在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刻,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迎来一个5-10年的黄金期。新形式下的中国城镇化将以何种目标、采取何种模式、沿着何种方向建设,将直接影响中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命运。毫无疑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化建设:“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的重要讲话,又一次为中国未来十年的城镇化浪潮指明了方向、敲响了警钟。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回望国家历次关于城镇化重要决定的精神脉络,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走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一脉相承。
为什么中国城镇化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
世界城镇化的历史清楚地表明,西方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相伴生的,因而出现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资源集聚的城镇化。如英国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等地区都是随着资本、产业、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形成的城市密集地区。西方的城镇化基本经历了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到都市区、大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病”。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城镇化又出现了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市区出现“空心”或“空城”,大城市人口郊区化、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趋势,也就是所谓的“逆城市化”。因此,西方城镇化呈现出——城市分散化(摊大饼式)、汽车化、郊区化、摩天大楼化等特点。
西方城镇化大多是经历几百年,最少也是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的,而中国正在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许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这是因为西方城镇化模式不仅矛盾重重,而且我国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不能照搬西方城镇化的“高消耗”模式;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尤其是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决定了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大城市集中式或郊区化蔓延式的城市化道路。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城镇化经验不可能为中国提供现成答案,我们更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城市化模式,而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一些城市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城市病”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最大主题,除IT革命外,就是中国的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
城市化和工业化在带给人类丰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贫困、文化冲突,正在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我们的一些城市在享受城市化进程提速成果的同时,由于自觉或是不自觉的照搬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已经出现的“城市病”正给这些城市的和谐发展敲响警钟。
——一些城市在建设中“贪大求多”、过度城市化,势必造成城市的盲目扩张、功能重复、产业同构;鬼城”、“空城”全国蔓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少城市依然延续着长期备受诟病的征地扩张的模式,没有跳出“摊大饼”的怪圈。
——将城镇化简单地理解为城镇建设,即盖高楼、修广场,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市民化,就业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社会矛盾复杂。
——一些城市正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大量土地变成非农用地进行地产开发,但却没有支撑农民“上楼进城”的产业跟进,农村出现大量“上楼致贫”现象。
——在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城市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独特资源禀赋,形成自己的特色定位、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出现了千城一面、特色危机,让中国城市失去了旅游的基本功能和城市的文化特征。
——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高消耗和高污染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现象凸现。
——城镇化加速缺乏实体经济支撑,城镇化发展红利未能普惠百姓,造成“有城无市”、“实体经济空心化”、“借贷危机”等现象。
如何才能不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其核心就是一个“新”,而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特色品质和特色内涵。所谓新型城镇化的“新”绝不是过去那种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空间扩张,而是以提升城市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旅游、特色风貌等“四新”为中心,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城市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引擎,以特色城镇发展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战略目标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之路,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有特色产业支撑、有特色文化内涵、有特色城市品质、有良好生态环境、发展红利真正惠民的宜居之所和特色之城,真正实现新型城镇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发展。
而城市主题文化引领下的城镇化建设,正是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和高端谋划的高度着眼的全新范式和最科学的发展道路。新型城镇未来发展的价值和高度,归根结底体现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模式引领之下——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模式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四大战略意义:
一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最科学、最系统的发展之路;
二是中国城镇实体经济快速崛起、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强力引擎;
三是中国城镇扩大内需、农村人口市民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成功法门;
四是中国城镇特色魅力快速形成、城镇高品质发展的核心推手;
一、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最科学、最系统的发展之路。
城市主题文化创新的特质、前瞻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系统的建设,正是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彰显和具体实践。围绕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文化、实体经济、生态环境、人文宜居等,城市主题文化既承载了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又是新型城镇化诸多要素全面实现的科学路径。城市主题文化引领下的城镇化建设不仅不同于西方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发展理念,它更侧重和强调以主题文化促特色城镇发展、以主题文化促实体经济繁荣、以主题文化促特色产业集群、以主题文化促特色品牌形成,从而实现、整个城镇的升级换代和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们的城镇打造成为主题文化导向突出、主题文化产业强大、主题文化特色鲜明、主题文化服务惠民、主题文化影响广泛、主题文化软实力雄厚的新型城镇。
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是中国城镇实体经济快速崛起、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强力引擎。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了城镇化发展的反复和停滞,“贫民窟”现象等问题突出,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原因是由于这些国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没有将实体经济支撑提高到城镇化发展应有的战略高度,表现出一种“有城无市”的城市化发展特征,由此引发了失业率攀高、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只有具备强大的实体产业发展能力,才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才能对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如何看待产业发展在城镇化中的支撑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产业发展来有效地促进城镇就业等问题,都是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一文中提出 “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应当说,通过积极构建城市主题文化,促进城镇主题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为强大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城市主题文化助推中国城镇实体经济快速崛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就是:
一方面,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在顶层设计时就融入主题文化产业集群的理念,实现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让合理的特色产业布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并通过接纳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培育出自身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加强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供坚实基础,进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
另一方面,城市主题文化与产业、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城镇特质资源的延伸、延长、拓展产业链,促使实体经济与城镇特质资源全面融合、深度融合,把城镇特质资源提升为可以驱动整合资源的产业资本,进而推动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经济形态密集、经济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实体经济新格局,助推具有鲜明特色的实体经济的落地、开花、结果。
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可以推动城市主题文化与城市旅游、节庆、文化产业、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全面结合与联动发展,整合延伸文化产业价值链和扩大文化建设覆盖面,形成全方位、交叉式、集成式的城市主题文化产业集群,最终形成文化带动旅游、旅游带动经济、经济催生产业、产业繁荣文化的系统大格局,使其成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并催生出文化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的绿色、可持续的实体经济增长模式,使之成为城镇实体经济发展乃至腾飞的引擎。
三、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是中国城镇扩大内需、农村人口市民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成功法门。
十八大将城镇化纳入“四化”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上的快车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点,这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点,市民化将是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加速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重要任务”,而且要“抓实抓好”。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解决了中国城镇化扩大内需、农村人口市民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四大问题:
一是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建设,解决了城镇特色魅力建设问题;二是通过城市主题文化产业建设,解决了农民和城镇百姓就业问题;三是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旅游建设,解决了旅游功能提升问题;四是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建设,解决新型城镇化和特色文化融合问题。城市主题文化的系统构建,不仅解决了新型城镇化亟需解决的四个问题,更清晰描绘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之路和创新之路。因此,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不仅是城镇扩大内需的抓手,还是农村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抓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
四、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使中国城镇特色魅力快速形成、城镇高品质发展的核心推手。
最近,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0多个部委正在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初稿中,提出建设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1万多个城镇。这不仅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为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1万多个城镇未来发展构画了前所未有的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很多有着鲜明城市特质的中小城镇,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独特资源禀赋,形成自己的特色定位、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出现了千城一面、特色危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市主题文化是城镇特色魅力形成最大并且向更高品质发展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发展资本。城市主题文化的构建,不仅彰显了城镇特质资源优势,提升了城镇核心竞争力,还将以城镇文化价值最大化、城镇发展特色化、城镇品牌名牌化作为目标导向,将区域形象美、人气指数高、经济活力足、资金流向多、发展态势猛作为结果导向,通过产业特质型、人文特质型、历史特质型、自然特质型的四大城镇主题文化发展形态模式,解决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资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从而让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城一特、一镇一品的规划理念更加清晰,建设目标更加明确,城镇主题文化形态更加鲜明。
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的系统构建,不但让城镇特质资源变成了现代经济、文化的聚宝盆,还能够解决千城一面、特色危机的典型城市建设问题,充分打造城镇特色文化品牌及影响力,形成城镇特色魅力,藉此驱动城镇向更高品质发展。此举措必将大幅提升城镇的文化魅力、完善城镇功能,撬动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以此将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城镇打造成为在全区具有引领作用,在全域具有示范意义,在全国具有典型特征的内外皆美的城镇经典之作。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被认为是未来20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它既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大战略的实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支撑。对于中国的城市来说,西方的城镇化经验和模式显然是不相适应、问题重重的。所以,中国的城镇化需要创新的理论和模式,来支撑和引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符合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无疑是不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立足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根本要求的最科学战略和最有效方法。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城镇化发展,必将创造出一个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