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
编者按:近年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深圳,都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但以什么的标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了这个时代的命题。如果我们在21世纪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还以20世纪前的前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那我们在定位上就错了,在目标上更错了。21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有21世纪的标准和目标,那就是21世纪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就是应该以后国际化大都市概念来建设。前国际化大都市和后国际化大都市概念是根本不一样的。一个是以前工业化时代为标准的建设目标,一个是以后工业化时代为标准的建设目标。前者是以工业化发展为标准,后者是以文化、创意、金融、旅游、第三产业发展为标准。所以,我们上述城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还拿以前工业化的标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那我们的方向和目标就错了。近日,武汉市委宣传部李述永部长一行到我院,就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如何把握城市主题文化问题进行交流,因为后国际化大都市以文化和创意为发展目标的,一定有它的城市主题文化。因此,就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如何把握城市主题文化的问题,付宝华院长和李述永部长进行了沟通。对此,付宝华院长写出了这篇《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城市主题文化高级形态》一文,对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需要主题文化主导提出了几点建议。此文章不仅仅是对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主题文化如何把握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几点建议,也是对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深圳等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如何把握主题文化这一问题的一些启示。
付宝华院长在北京根书会所会见武汉市宣传部李述永部长、常务副部长袁堃及一行
李述永部长在会见时表示:我们来北京会见付宝华院长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武汉要建设世界城市一事来问计付宝华院长的。武汉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怎样提炼,怎样定位,怎样构建,这对我们武汉建设世界城市非常重要。这个工作我们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把武汉世界城市城市主题文化战略规划和武汉世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否则武汉建设世界城市没有城市主题文化,那么对武汉世界城市建设就将是一个最大的败笔。我们首先想听听付宝华院长对武汉建设世界城市的意见,对武汉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提炼问题,定位问题,构建问题,听听付宝华院长的高见,下一步我们将邀请付宝华院长就武汉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搞一个大的课题研究和主题文化战略规划。
付宝华院长表示:非常感谢武汉市政府和武汉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对我院的高度信任,并亲自来北京就武汉建设世界城市构建主题文化一事进行交流表示非常感谢!我们一直关注武汉建设世界城市的情况。最近,我们正在研究“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城市主题文化高级形态“的课题,我想这个研究可能对武汉建设世界城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想武汉建设世界城市也在当今后工业化时代这个起点上进行建设的,那么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也好,世界城市也好,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要有世界文化影响力,更要有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所以,武汉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要有自己的主题文化。这些年武汉的专家学者对武汉的主题文化提出很多概念,但是这些概念要支撑武汉建设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还不够分量。我认为武汉是中国内陆开放最早的城市,武汉是中西文化的轴心,中西文化的支点,中西文化融合最好的城市,这是武汉文化的大主题,如果武汉的城市主题文化在这个支点上下文章,就能形成世界城市城市主题文化的最大亮点。但如何提炼武汉这个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解决的,我们必须组织专家团队和武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高度提炼,高度定位,这样才能把武汉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提炼出来,定位出来。
李述永部长听了付宝华院长对武汉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阐述后非常高兴,表示尽快欢迎付宝华院长率领专家团队到武汉进行考察调研,帮助武汉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世界城市的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李述永部长向付宝华院长介绍武汉建设世界城市的有关情况
付宝华院长向李述永部长阐述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的城市主题文化如何提炼,如何定位问题,如何塑造城市主题文化高级形态问题。
付宝华院长把最近发表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城市主题文化高级形态”的文章给李述永部长及其他领导进行阅读参考
常务副部长袁堃从更深层次合作的方面和付宝华院长进行交流
市委宣传部领导向付宝华院长赠送礼品
付宝华院长和李述永部长一行合影留念
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城市主题文化高级形态
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 付宝华
后工业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世界文化影响力,更要有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
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领跑全国的几个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城市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在未来较短的时期内,这几个城市必然要呈现在世界面前,形成世界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格局。而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如何能够超越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传统发展模式,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研究深,研究透,我们再重复西方国际化大都市传统发展模式,那我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就是一个滞后的发展模式,不但超越不了现在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现有形态,反而成为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简单翻版和刻意模仿。因此,如何率先创造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新模式、新功能、新形态、新目标,已经成为我们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的关键问题。
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一般模式对于我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形势来说,已经不再具备引领性和超前性。如果我们再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还是按照传统标准和一般模板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那么我们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就可能在形态上,功能上,不但不能后发争先、弯道超速、超前引领,更不能超越现有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现有形态和格局,反而会落后于时代。
那么,超越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模式、新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模式、新形态如何实现?我们纵横分析了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演变和特征,在西方国际化大都市的普遍形态中,找到了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几条新理念和新模式,提出了“用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引领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打破了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简单的定性为几个通用指标,几个通用功能,几个通用模板,几个通用模式,几个通用建筑模型,几个通用文化形态,从而以一种全新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来引领我们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正如中科院专家陈锐所说那样:国际化大都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创造并集聚体现世界先进文化价值的各类载体,达到了城市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成长的高度统一。
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是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在经济区层面形成初始竞争力的基础,是保障国际化大都市在后工业时代体现创新活力的载体,是保障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挥集聚与辐射作用的核心;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裂变是保障其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基石,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未来的永续发展主题。
以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几大要素都不是初始工业化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是以后工业化阶段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像美国纽约在后工业化时代提出建设“世界文化之都”,像英国伦敦在后工业化时代提出建设“世界创意之都”,像法国巴黎在后工业化时代提出建设“文艺复兴之都”,都是在后工业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理念下所提出来的。因此,我国现阶段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首先要构建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这就是当前我国国际化大都市要走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之路,同时更需要城市主题文化战略支撑的根本道理。
首先,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是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在经济区层面形成初始竞争力的基础。
如果说国际化大都市的形成需要有高端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条件、强大的经济优势、突出的城市文化环境等条件作为支撑骨架,那么城市主题文化对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将起到内核和灵魂引领的作用。可以说,城市主题文化是区域经济、文化的高度代表,是国际化大都市在区域层面形成初始竞争力的载体和平台,是区域经济率先发展的基础。如果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没有城市主题文化的基础,那么它的经济结构是分散的、它的经济功能是片面的、它的经济规模是零散的,它的经济就起不到的骨架支撑作用。国际化大都市不能形成与主题文化功能互增共长的经济格局,那么就解决不了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层面的主题文化功能问题和核心竞争力问题。城市主题文化是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代表,一种凝聚文化的载体,一种构建主题文化的结构和框架,一种释放主题文化能量的平台,一种主题文化的强大功能,一种辐射主题文化的力量。所以,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城市主题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它为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在经济区层面形成初始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最有竞争力的超级平台。,>
其次,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是保障国际化大都市在后工业时代体现创新活力的载体。
20世纪末,世界经济领域进入了以信息技术、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崭新时代——后工业化时代。与工业化时代不同,在后工业化时代能够持续保持创新活力,对国际大都市保持全球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特色、人文智慧、文化创新、文化创意、主题思潮等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主导思想及核心竞争力。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基本成长形成的路径不同,方式不同,概念不同,形态不同。因此,城市主题文化是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保持创新活力和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载体。城市主题文化不仅承载着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特色、人文智慧和文化创新,而且也善于吸纳和融合其他地区的文化元素,从城市特质资源中获得各种利益,使国际化大都市的文明层级更加清晰、角色分工更加明确、文化功能更加彰显、特质资源更加集中、特质品质更加坚实、品牌效应更加鲜亮。可见,城市由平庸的功能主导,无主题聚集的主导,向主题文化主导的更高级形态转变,是国际大都市在后工业时代力求继续保持或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再次,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是保障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挥集聚与辐射作用的核心。
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国际先进生产力的城市化集中,本身即意味着世界最为先进、最为典型、最具影响力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式。从根本上看,世界先进资本、先进人才和先进技术等先进生产力的有效集聚和扩散是确保国际化大都市作用高效发挥的两大载体。而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是保障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挥集聚与辐射作用的核心。从集聚作用上说,城市主题文化始终处于全球某一主题领域的尖端,控制着这一领域发展的顶级层次。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引领,必定能够产生一种主题文化的“缸吸效应”,从而把世界范围内的主题文化资源,主题人才,主题技术,主题资金,吸引到这个城市来,形成主题资源的高度聚集。从辐射作用上说,城市主题文化又可以形成制高点和集聚的优势,成为全球某一领域的中心点,形成巨大的核心竞争力,以“溢出效应”相应形成对国际区域乃至世界更大范围的辐射和覆盖,从而确保国际化大都市在区域乃至全球城市中的地位。
最后,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裂变是保障其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基石,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未来的永续发展主题。
从后工业化时代的眼光看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要把国际化大都市都打造成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样的综合性国际化大都市都已经落后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国际化大都市以自己的突出优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覆盖性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发展的主题。因此,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是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形成影响全球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只要构建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我们的城市就可以在自己擅长的优势领域,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在区域乃至全球的优势文化势能、优势文化等级、优势文化位置、优势文化品牌,形成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形成影响世界的文化品牌、文化符号、文化标志,进而实现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核心竞争力的新亮点、新魅力。
从城市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城市化发展大势来看:决定现今中国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力量,非城市主题文化莫属。
显而易见,城市主题文化战略是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最创新、最科学的发展方式,是未来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能够创新发展、超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能不能成为一个全新形态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根本特征不在于传统国际化大都市模式和形态,而在于它是否具有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
因此,我们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更需要城市主题文化战略支撑,只有在全新的城市主题文化战略的支撑和引领下,我们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才能够超越传统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全新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发展目标,迅速形成世界级主题文化功能的角色定位,迅速形成世界级的主题文化差异化发展战略,迅速形成覆盖全球主题文化的软实力,迅速形成影响全球的主题文化品牌,才能率先以全新的角色和全新的形态,崛起为影响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先进代表。
武汉市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主题文化顶层设计
陈邂馨,叶劲松 时间:2015年6月8日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学员组织处,湖北 武汉
作者简介:本课题由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第 3 期市管干部特色理论专题进修班集体承担。负责人:陈邂馨(市文化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叶劲松(武汉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课题组其他成员有:刘毅,马泽江,邹耘,桂敏侦,马勋标,顾亦兵,刘 力。
[摘 要]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将武汉市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纵观国内中心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经验,深度挖掘和有效整合地域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地理优势,提炼和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举措。武汉市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必须打造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并对武汉市城市文化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本文重点是将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定位于“长江文化之都”,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将武汉市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国家文化中心城市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纵观国内中心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经验,深度挖掘和有效整合地域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地理优势,提炼和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是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举措。
一、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城市主题文化的内涵
城市主题文化是指能够反映城市精神、城市特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市民品行、人格追求、伦理情趣、建筑形态、经济环境特质资源的文化特征。它是城市发展的主题风格、主题气质的基本特征,能够反映特定城市的城市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内容和精神,贯穿城市发展始终。城市主题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城市发展的整体观念,使城市发展通过系统的战略架构和可操作模式,把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并形成一种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形态和载体的系统工程发展模式。
城市主题文化是特色城市发展的生命基因和灵魂。这种基因是由城市独有的自然特质、文化特质、经济特质所决定的。城市主题文化必须包含着以下几个要素:第一,是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名片,具有其它城市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不同凡响的独特魅力;第二,必须是能突出反映城市文化特质的强势文化;第三,是能贯通经济、社会、建筑、人文等各方面的资源而形成发展张力的文化。以上三点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称之为城市主题文化。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特质最集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精神等之总和,它代表着城市文化发展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城市主题文化的特征
1、定位层次高。城市主题文化直接决定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层次高度。城市主题文化的定位,要求必须具备非凡的文化品质和生命质感,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城市价值取向和城市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也是城市从历史走来,留给城市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这个城市将走向未来,再创辉煌,我们会留下什么给未来?这就是一座城市主题文化的特征,活力四射,魅力永恒。如维也纳的城市主题文化为“世界音乐之城”。音乐使这座城市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人们到这个城市来就是寻找世界音乐大师们的历史足迹和艺术回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让全世界的游人永远痴迷。每年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成了城市最响亮的品牌; 规模盛大的维也纳国际文化节, 更是把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吸引到维也纳来。全世界的游客到这个世界音乐城市, 就是想听到原汁原味的大师们的音乐, 世界音乐在这个城市变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和人文资源。
2、区域特色强。城市主题文化是由最具有个性和品质的地域文化元素构成的。这种特质性的城市主题文化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特征和不可模仿、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征,具有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和精神理念。成功的城市主题文化往往让一个城市独领风骚,风光无限。如佛罗伦萨以“世界绘画雕塑”为城市主题文化。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留下的绘画和雕塑,永远让这个城市充满神奇。整个佛罗伦萨仿佛每个人都为保护这座世界名城而生活着,城市的每一个活动, 都围绕绘画和雕塑而进行。
3、文化表征鲜明。一个城市有了主题文化规划设计,这个城市就能够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显露出一种品质,它使城市特质要素发挥出一种潜力,它有与众不同的主题符号和主题系统,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的形象符号,印记在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能够清晰地辨认和选择出这个城市的主题意向,大大提高城市的“辨识度”。这就是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实现城市“整体创意”的结果。古城西安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东方神韵”城市主题文化,并在城市文化复兴战略上,围绕“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故乡”的城市文化身份定位,启动并抓紧制定和实施西安古城“唐皇城复兴计划”,主要是根据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历史考证,确定历史遗址定位,通过历史古迹保护、历史景点标识、历史标志性建筑与街区复原等多种方式,综合融会、延续历史文脉,再现西安盛唐意象和古城风貌。
4、文化包容性强。城市主题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它把经济、文化、地理、规划、环境等不同领域,通过复合性知识和多学科理论进行整合,提炼出了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体系。城市主题文化的包容性,不仅是对原有城市发展各个层面资源的整合,而且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一种再创造,实现城市特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深度挖掘,赋予城市新的生命。
二、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必须要打造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
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城市都提出文化立市的建设发展思路,并制定和实施城市文化战略规划,大力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武汉市要在国内众多快速发展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把武汉的特色优势进行挖掘和放大,对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进行精准定位和有效整合,进行城市文化整体的表征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更深地融入文化元素,不断放大城市文化的辐射功能。
(一)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建设要求城市文化必须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
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在文化方面必须要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文化高地。一方面,吸引周边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资源流入武汉市,在武汉进行文化创造,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对中部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和世界范围输出文化成果和城市治理及生活模式。作为文化高地的国家文化中心城市,需要具备:第一,文化聚合能力。文化聚合能力能够将周边地区文化人才、文化企业、文化项目、文化产品等各类文化资源吸纳到武汉,形成具有很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文化资源洼地;第二,文化创新能力。各类文化资源在武汉经过有效地整合配置以后,能够形成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生产出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在世界内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秀文化成果;第三,文化辐射能力。城市的文化建设理念与模式、文化体制机制、文化产品与服务,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输出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第四,文化引领能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国内城市前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具有示范作用,文化发展经验在国内外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二)武汉市众多文化资源需要用主题化方式顶层整合
武汉市拥有 3500 多年的建城历史,自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是国家重要名镇。近现代以来,武汉市是中国率先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公认的中国文化“大码头”。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武汉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部地区的文化重镇。武汉的文化历史悠久,戏曲、文学、美术、杂技、文博、民间工艺等各种文化艺术门类比较齐全,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经过历代文化人士的不懈努力,文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但从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要求来看,武汉市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区域文化分散发展,缺乏主题提炼。各区围绕一区一品的文化建设路径,推出各自的区级文化品牌,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互不沟通、分散发展、争夺资源、主题不明、同质发展、相互抵消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二,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层次定位不够高。如知音文化、黄鹤文化、木兰文化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尚待以更高层次的定位角度来加以深度挖掘,凝炼主题,丰富内容,用现代的传媒手段宣传推广;第三,缺乏一个主线或主题将众多区域文化整合起来。武汉拥有的知音文化、木兰文化、首义文化、红色文化等众多区域文化资源,但它们就象一颗颗珍珠一样,本身具有很好的价值,但只有用一条主线将它们贯通,才能把它们变成具有更高价值和艺术品位的项链,让每一颗珍珠具有超越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武汉的城市文化形象定位模糊,层次不高,主题不彰,甚至被扭曲为“码头文化”。武市汉是一个历史文化价值和定位被低估的城市,部分原因就在于缺乏一个顶层设计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将城市的人文历史、自然地理、教育科技等优势资源进行长远规划与系统整合,把城市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核心竞争力优势,不断提升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增值空间。
(三)武汉市城市文化需要整体创意的表征形象系统设计
武汉市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盘龙古城、琴台古韵、黄鹤名楼、归元名刹、木兰天池、首义广场等人文与自然景观源远流长、遗存丰富。但是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景观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从各自的工作思路出发,单独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和表征形象设计,致使同在一个城市,文化自然景观资源的内涵表述、价值意义、视觉形象、品牌标识、主题口号等处于各自为政、各执一说的状态。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和形象品牌塑造被淹没在诸多含混不清的宣传中,导致武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模糊不清,层次不高,缺乏清晰明确的识别度。因此,武汉市需要构建定位准确、表述简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才能使城市模糊的形象和品牌鲜明地突出出来,才能影响外部世界,形成热点、形成注意力、形成品牌和标志性符号。
(四)武汉市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在战略上更深地融入文化元素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开发建设与城市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保护似乎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猛,大拆大建几乎成为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普遍模式。然而,千城一面、毫无特色,损毁遗存、破坏环境,食洋不化、照搬国外,追求新奇、缺乏内涵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地警示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如果没有文化引领,缺乏人文关怀,将无法建设一个真正适宜人居的城市,也无法建设一个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甚至会因为文化遗存的破坏消失而使得失去个性而湮没与云云众城之中。国内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纷纷摒弃破坏文化遗存的大拆大建做法,从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使得城市的文化品味和吸引力获得较大提升,对城市发展形成强大的助推力。如成都的宽窄巷、福州的三坊七巷、上海的城隍庙和新天地等,都成为这些城市的文化地标和旅游景观。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以及我们自己的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与文化深度融合渗透,始终坚持人文情怀,才能够在规划建设中把自然美、传统美、地方美和时代美有机结合起来,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加以创造,形成我们自己城市的个性特色。
三、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应定位于“长江文化之都”
武汉市作为长江流域一座有持续影响力的城市,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考量,都具备打造成为“长江文化之都”的主客观条件。这个“都”包含着“汇集、平台、中心”之意。从 3500 年前盘龙建城伊始到去年跻身国内“万亿俱乐部”城市,武汉市这座城市始终走在长江流域城市群前列。它的地缘优势使它所代表的荆楚文化具备相当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将主题文化定位为长江文化之都,既是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也是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需要。
(一) 武汉市具有丰厚的长江文化历史积淀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里孕育了异彩纷呈的长江文化,繁衍出辉煌灿烂的城市文明。长江流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数以百计,但很少有一个城市像武汉一样从 3500 年前延绵至今在每个历史节点上都书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殷商时期,被誉为长江流域第一古城的盘龙城可谓是长江城市文明的摇篮,它为武汉市定位“长江文化之都”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中后时期,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与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一起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商业繁荣可见一斑;清初,随着“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1861 年汉口成为条约口岸城市,沿长江先后开辟了英国、俄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五国租界,沿长江地带迅速成为汉口的另一个繁华中心,并促使汉口成为与大上海共享荣耀的国际大都市;1911 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成就了中国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建国后,作为中南政治局所在地,武汉市经济、文化都居于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从新世纪开始,武汉市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武汉市又以昂扬的姿态跻身“万亿俱乐部”城市,成为华中地区首个跻身“万亿俱乐部”城市。以著名学者冯天瑜教授为首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提出,以盘龙城考古遗址的发掘、长江文明馆的建立为契机,武汉市应充分发挥悠久的长江历史文化积淀优势,着力打造成为“长江文明的桅杆”。
(二) 武汉市具有地缘文化辐射和流域管理行政资源优势
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必须在历史文化资源、城市规模体量、城市行政级别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长江流域副省级城市以上的城市有成都、重庆、武汉、杭州、宁波、南京、上海,它们是长江文化之都最有利的竞争者。按照区域划分,成都、重庆属于巴蜀文化区;上海、杭州属于吴越文化区;武汉属于荆楚文化区。巴蜀文化区位处我国西南,自古以来便有“天府之国”之誉称。但四川“其地四塞,山川重阻”,这种地理的封闭性一方面使它具有特别稳定和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地之中,使该地区的文化很难与周围文化交流,向外辐射力不足,影响力不广。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日的苏南、皖南和浙江省。但由于它处在长江流域下游,其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难以出长江三角洲,不及处在长江中游境,有利于当地文化的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文化的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地方,由于它地居内陆盆腹地的武汉所在的荆楚文化区有优势。荆楚文化区地处长江中游,以汉江、湘江为中心,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两者。自古以来,这里是中国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有“楚塞三湘接、荆门九脉通”的说法。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的文化既有宽广的包容性,又有强大的辐射力。更重要的是,国家水利部派出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就在武汉,这使武汉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长江流域管理的行政资源优势。长江水利委员会对武汉建设长江文明馆的肯定和支持,是我们建设“长江文化之都”坚强后盾。
(三)武汉市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如果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武汉市定位长江文化之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丰沛的当代文化资源则为武汉市定位长江文化之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里不仅有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武汉杂技厅、武汉剧院、汉秀剧场、万达电影主题公园、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一批高端文化场馆;有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武汉歌舞剧院、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武汉杂技团、武汉爱乐乐团、武汉说唱团、武汉文学院、武汉画院、武汉书法院等一批特色文学艺术院团;有仅次于北京、上海数量规模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世界规模最大的 110 多万在校大学生;武汉市在文学、绘画、文博、音乐、影视、戏曲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具有重要影响力。
(四)武汉市需要抢抓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高地的战略机遇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是国家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枢纽城市,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在经济和文化上要起到承上启下、带动中部的杠杆作用。国家发展战略赋予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过程中,抢抓机遇,立足高起点来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长江文化之都”有巨大的文化发展战略价值,但客观来说长江流域的城市都具备打造“长江文化之都”的可能性,只有率先“亮剑”的城市才可能抢得先机,争取国家支持,获得战略发展的制高点。目前,武汉市在打造“长江文化之都”上可以说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那就是与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共同建设的长江文明馆即将在武汉开馆,并成为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主题展馆,向国内外游客开放。长江文明馆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体现国家担当与文化使命感的国家级文明博览馆,也是一座以人为本、立足长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文化经济交流平台。武汉不妨以此为契机,顺势提出打造“长江文化之都”,并以长江文明馆的建设平台,努力争取国家层面的关注和支持,为武汉市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文化项目平台支撑。
(五)武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有高端的国际文化对话平台
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经过努力奋斗在2049 年把武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闪耀在世界城市之林。“长江文化之都”则是武汉市走向世界舞台的一张内涵最丰富、层次最高的文化名片。武汉市虽说有很多传统文化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都较为分散,内涵相对单薄,文化层面不高。而长江文化则可以将这些文化资源统领起来,形成一个内涵丰富、体量较大的文化体,从而与世界其他同等体量的文化体实现平等对话。从文化史来看,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所共同代表的中华文化,与尼罗河流域形成的古埃及文化、两河流域形成的古巴比伦文化、恒河流域形成的古印度文化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
在文化交流等级上,长江文化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大河流域文明进行平等对话。武汉市定位于“长江文化之都”,则意味着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我们可以打造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文化交流对话平台,增强武汉的国际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打造武汉市“长江文化之都”城市主题文化的几点建议
城市主题文化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从城市发展方式上来说具有引领性作用。打造“长江文化之都”城市主题文化,完成长江文化之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城市空间环境,系统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强势铸造城市魅力品牌,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主题文化城市建设的点睛之作。
(一)通过大力宣传,使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明确化。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长江文化之都”确定后,首先应该把这一城市文化主题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文化资源来开发。全面整合全市各类文化资源,采取专家论证、重点推介等方式,对建设“长江文化之都”进行顶层设计。并通过中央和省市以及互联网等各种宣传形式进行造势,让武汉市“长江文化之都”城市文化主题成为注意力焦点,使之不断扩散,不断地聚合,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认知,使其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目中并形成一种情结。
(二)通过文化旅游载体,使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特色化。“长江文化之都”城市主题文化作为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它包括以盘龙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长江、汉水和东湖为代表的水文化,以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汉正街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武汉高铁为代表的交通文化,以琴台大剧院为代表的高雅文化,充分运用主题文化旅游这一方式,为城市主题文化搭建平台。通过精心选择和培养的特色旅游产品,使武汉市的城市主题文化深入游客的内心,从而大大提高武汉的城市影响力。
(三)通过城市品牌建设,使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效益化。从世界主题城市发展看,它们都形成了主题品牌。从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上,牢牢把握“长江文化之都”这一主题品牌,牢牢植根于武汉城市建设之中,使之形成城市文化标识,并发挥最大的文化效益。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纽约时代广场,得名于《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1920 年开始时代广场五光十色的年代,以时代广场大厦为中心,附近聚集了近 40 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使城市主题文化效益最大化。
(四)通过汉派文化艺术创作,使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精品化。文学艺术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显示,也是对该地方进行塑造和描述的最佳手段。武汉市目前已经拥有具有很大影响的汉派文学和汉派艺术创作队伍,汉派影视文化这几年也有了重大突破,因此要大力聚集“长江文化之都”为主题的汉派文学艺术精品工程,使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可以借由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家喻户晓,走向全国和世界。
(五)通过城市主题活动,使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表征化。武汉市已经拥很多的历史文化沉淀,至今尚没有开发,这使得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不能以聚焦性的方式凸显,建设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非常必要。通过整体打包“长江文化之都”为主题文化的大型市政广场、文化活动和重大节会以及标志性建筑的形式,通过不断地文化提供和输出,实现武汉市城市主题文化“长江文化之都”的总体战略方针,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为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把深圳打造成“世界特色之都”和具有世界独一无二品质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构想
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 付宝华
编者按:最近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召开,关于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进行了讨论。深圳一些领导邀请付宝华院长参会,但因工作繁忙,付宝华院长未能前去参加会议,所以付宝华院长就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写出了这篇《关于把深圳打造成“世界特色之都”和具有世界独一无二品质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构想》,希望深圳能按着付宝华院长的战略构想去发展建设。
2013年11月18日,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召开,这说明深圳已经把国际化城市建设提到了战略日程。本人前几年参加了一次深圳城市建设的研讨会,所以对深圳国际化建设一直非常关注,我当时就提出了深圳国际化建设应该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楷模,并提出了把深圳打造成“世界特色之都”的概念。但随着深圳城市定位一变再变,致使深圳在这方面失去战略机遇。
最近我看了深圳市委王荣书记的一篇题为: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的更亮了的文章后,让我感受到了深圳城市重打经济特区“金字招牌”的希望和未来。因为,深圳在前几年已经把经济特区这个“金字招牌”给扔掉了,所以深圳曾出现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情况。所以,深圳提出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的更亮了的战略思想后,让深圳真正又找回了特区精神,特区思想,特区品牌,特区定位,特区文化的灵魂。
这些年来深圳的功能定位,形象定位,文化定位一变再变,从“出口工业基地”到“中国特区”;从“高科技城市”到“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从“区域金融中心”到“美丽海滨城市”;从“文化大市”到“设计之都”;从“图书之城”到“钢琴之都”,城市定位不断的变动。这种随意定位给深圳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硬伤,弄的深圳自己都不道自己是谁了,直至出现了“深圳,你被谁抛弃!”的城市恐慌行为。
我认为,深圳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都是从特色二字大道上一路走来的。从特区政策到特区名称,从特区定位到特区建设,从特色经济到特色城市建设,从特色文化到特色思想形成,都是特色二字巨大推动的作用。所以,深圳城市定位最精准的是集特色之大城的特色文化。如果要打造什么之都,深圳应打造的是特色之都,如果要上升到城市文化、特色文化,城市主题文化,那么深圳就应该是特色之都城市主题文化。
但是,我认为深圳的城市定位和深圳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并没有彰显出来,深圳的城市建设和深圳特色文化建设形成了两张皮的发展局面。这就把特区精神、特色精神、特色思想、特色文化,这种最有价值的,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能够形成鲜明城市主题文化的特色文化没有放到主要地位。我认为深圳的城市定位不是什么钢琴之都,不是什么设计之都,不是什么图书之城,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色之都。深圳就是从特区起家的,就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样板建设的,就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塑造为先导的。因此,深圳在文化意识形态上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区文化,特色文化,特色思想文化。所以,深圳真正的文化特色就是特区精神产生的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景观。但深圳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上,并没有围绕特色这个主题文化进行建设,把深圳最重要的特色文化资源荒芜在了一边。实际上深圳的城市建设应该以打造“特色之都”城市主题文化,通过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系统建设,深圳就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世界特色之都”。如果深圳脱离了“特色之都”文化建设,那么深圳在中国和世界的特色地位就不会彰显出来。不管深圳城市未来怎样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也好,建设世界城市也好,但都得从“特色之都”城市主题文化角度去建设。如果深圳一直能引领世界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那么深圳就是世界最有特色的城市,引领世界特色的城市,“世界特色之都”这个皇冠就会散发出城市主题文化的品牌光辉。因此,深圳特色城市建设要挖掘的东西非常多,提炼的东西非常多,提升的东西非常多,创意特色城市的空间非常大。因此,深圳要在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上高端谋划,顶层设计,系统建设,强力推进,这样深圳才能成为以特色文化为影响力,控制力,主导力,辐射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以特色文化为品牌的国际化大都市,而深圳在特色城市建设上已经形成了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一定的影响力,但深圳在特色金融上,特色建筑上,特色景观上,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没有达到世界特色建筑的高度,特色景观的高度,特色金融的高度。
深圳的特色文化对于深圳人来说就是一座宝藏和金矿,对于这座特色文化宝藏和金矿,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什么最重要的战略来构建。目前对深圳的特色文化,我感觉有些深圳人认为深圳特色精神,特区文化好像过时了,没有时代意义了,这是深圳人思想上的一个最大误区,如果深圳对自己的特色精神,特色文化没有一点自信精神,那么在其它地方去寻找深圳特色那是非常错误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深圳的特色城市建设就不会有世界影响力,就不能用自己的城市主题文化影响世界,主导世界,辐射世界。
我认为,深圳在建设“世界特色之都”的同时,深圳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又有了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优势,那么这个优势是什么呢?就是深圳是世界唯一在后工业化时代环境中崛起的城市,所以深圳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凭着世界唯一后工业化时代崛起的城市,就可以在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建设上赶超那些前工业化时代形成的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这些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第一方阵,一直引领中国城市化前行。曾在改革开放出尽了风光。深圳是世界上在后工业化时代被称为一夜之间崛起的城市,堪称世界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的奇迹,这在后工业化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标本意义和符号意义。深圳为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样板,供中国学习和世界学习。但是深圳怎样把这些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建设的经典经验向世界诠释和解读,深圳还没有给予世界准确的回答。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都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深圳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在哪里?也一直没有表述出来。深圳是甘愿沉默,还是再次强势崛起,这需要深圳再次发出震撼全球的声响。
虽然深圳这次提出了国际化城市建设的一些理念,但概念还非常模糊。我认为深圳此时此刻,应该站在全球的高度,通过国际视野向世界宣布深圳未来将成为“世界特色之都”和后工业化时代标本性质,楷模地位,具有后工业化时代符号意义的,具有后工业化时代独一无二品质的,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从而让深圳弯道超速,成为世界和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佼佼者、引领者。
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都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候,深圳又迎来了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新机遇。深圳通过它的后工业化时代崛起的特殊地位,深圳将成为世界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样板。因为,国外国际化大都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都是前工业化时代产物;国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也是前工业化时代产物。而世界上唯一一个后工业化时代诞生的城市,那就是中国的深圳。而现代国际化大都市都在向后工业化时代方向转移,而深圳不存在这种后工业化时代转移的问题。因为深圳本身就没有经历过前工业化时代,所以深圳构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其条件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城市在这方面能和深圳相比,这就是深圳在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本。所以在世界和中国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深圳将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佼佼者和引领者。可以说深圳在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是轻装上阵,一步登天,让那些从前工业化时代走向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只能跟在深圳的后边。比如,北京前工业化时代留下的重工业,像首钢一些老企业,其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前工业化留下来的老企业必须进行搬迁,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为了解决这些前工业化时代下留下的问题。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处理这些前工业化时代留下的包袱,这对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代价及其昂贵。而深圳不用,深圳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前工业化时代,所以深圳在后工业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轻装上阵、阔步前行,一路畅通的行走在世界后工业化时代的辉煌大道上,这就是深圳未来成为世界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独一无二的条件和保证。
那么深圳城市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呢?它影响世界的文化力又是怎样的呢?它主导世界的文化力又是什么呢?它辐射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找到深圳的城市主题文化。因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的四个基本条件和形态必须由城市主题文化体现出来。这四个基本条件是:一是鲜明的城市主题文化是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在经济区层面形成初始竞争力的基础;二是保障国际化大都市在后工业时代体现创新活力的载体;三是保障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挥集聚与辐射作用的核心;四是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裂变是保障其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基石,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未来的永续发展主题。
因此,深圳构建国际化大都市首先要形成国际化大都市与发展过程符合高等级城市的普遍规律,同时每个城市又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个性。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主导地位突出、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创造并集聚体现世界先进文化价值的各类载体,达到了城市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成长的高度统一。那么,深圳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主题文化如何构建呢?这就必须从深圳文化建设上,特色城市建设上,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上找到突破口,从中打通脉络,率先找到深圳城市的文化定位,特色城市定位,城市主题文化定位。
这些年来,深圳的城市定位都不是从国际化大都市角度进行定位的,像什么钢琴之都,设计之都,图书之城,拿到国际化大都市层面上,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其实深圳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很明显,那就是以后工业化时代崛起为背景的“世界特色之都”。深圳就是中国和世界通过特区政策,特区精神,特色思想,特色经济,特色文化建设起来的一座具有世界特色文化标本意义和符号意义的城市。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是按着宏大的特色理念建设起来的,唯有深圳。因此,深圳成了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城市。无论是特区精神,还是特色思想;无论是特色文化;还是特色经济;无论是特色旅游,还是特色金融;无论是特色建筑,还是特色景观,都融入到深圳城市的生命力,融入到深圳城市的血液中。这些特色精神,特色思想,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已经成了深圳城市建设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鲜明印记和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这些巨大的特色财富,足可以把深圳推向“世界特色之都”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台上,让深圳在后工业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上显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和世界典范,从而使深圳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以“世界特色之都”城市主题文化为引领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如果深圳在世界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旅游,特色金融,特色建筑,特色景观,超前引领世界潮流,那么深圳在未来几十年就可以弯道超速,赶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在世界上也可能赶超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因为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前工业化时代的负担都非常重,文化上又没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更缺少辐射世界的城市主题文化。所以深圳构建“世界特色之都”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条件和优势完全具备赶超的能力。
目前,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已经开启,为深圳建设“世界特色之都”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积极的条件,从而可以把深圳打造成特色精神的迸发基地,特色文化的传播基地,特色经济的创意基地,特色旅游的体验基地,特色金融的创新基地,特色建筑的实验基地,特色景观的展示基地。这些特色内涵的全面展示,深圳不就是具有世界特色品质的“世界特色之都”为代表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吗?
上述思想也符合一些深圳国际化城市研讨会专家的观点,有一位专家在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必须要紧紧围绕自身的优势,而不是效仿北京、上海,深圳就要做自己,发扬自身的优势,做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是深圳世界崛起的新机遇,是引领中国城市化正确前行导航塔。为此,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深圳的发展给予从未有过的高度重视,并对深圳改革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可见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深圳未来发展寄予的希望有多么大。所以,深圳要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谋大篇,布大局。因为,我认为深圳聘请的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有些专家学者,对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概念和目标还很不清晰,对深圳提出的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的更亮了的内涵理解的还不透,对深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建设前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大都市,还是建设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没有个清晰的目标、方向和路径,还在一些国际化大都市普遍性的指标上做文章,这怎么能把深圳建设成具有世界意义的和独一无二品质的国际化大都市呢?
深圳拿什么重新唱响“春天的故事”,这一切都是深圳需要回答的声音。那么深圳用“世界特色之都”这部新的交响曲唱响中国,唱响世界,将是深圳城市未来的伟大主题和伟大使命。
城市主题文化主导国际化大都市未来
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 付宝华
迈入新世纪,在中国城市化跨越发展的宏阔背景下,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高度和发展速度亦不断加码,一些城市已经在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之路上探索前行。对于那些领跑全国、正在冲击世界城市体系顶端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城市来说,在冲刺国际化大都市的征程中,以什么样的主题文化呈现在世界面前,已经成为决定其能否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开创新辉煌,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迈进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所在。
在全球化、网络化、后工业化迅速而深刻地改变全球城市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将如何冲击世界城市体系的顶端?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应该如何定位?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方向如何引领时代大潮,如何影响世界?毫无疑问,国际化大都市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力首先来自城市主题文化,而国际化大都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也必将由城市主题文化来引领和主导。
为什么说城市主题文化主导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呢?纵观世界上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都有一条规律,但凡一个城市能够屹立于全球城市之巅,能够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顶端存在,主要来自于主题文化的引领和主题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以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为例,这三个城市都是世界公认的世界城市。但人们认识这三个世界城市的标准,不是从它的经济规模,500强企业有多少,国际金融机构有多少,国际机构有多少来衡量世界城市的。而是从文化影响力和城市主题文化影响力,城市主题文化控制力和城市主题文化辐射力来衡量它们的。美国纽约是以文化和金融影响力影响世界的,其代表形态是百老汇和华尔街;英国伦敦是以创意文化影响力影响世界的,其代表的是引领世界潮流的创意文化;法国巴黎是以浪漫文化和文艺复兴文化来引领世界的。所以,要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不是有哪些功能,哪些规模,哪些体量,哪些国际空间,有多少世界500强企业,有多少世界金融机构,有多少国际组织,就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只有具有了影响力、辐射力涵盖全球的主题文化,一个城市在世界的影响力、主导力、辐射力才能彰显出来,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因此,只有具有了影响力、辐射力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我们的国际化大都市才能成为影响全球的主题文化策源地,成为世界文化的创造者,并可以将这种主题文化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如果未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城市在没有一个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来引领,在全球城市中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城市主题文化没有体现出来,那么这些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一个概念而已,一个等级而已,一个符号而已。那么我们的国际化大都市就不能成为美国纽约那样的“世界文化之都”,英国伦敦那样的“世界创意之都”,法国巴黎那样的“文艺复兴之都”,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也必然是不成功的。
如果在当下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还没有一个涵盖全球的城市主题文化来引领,没有一个影响世界的城市主题文化来主导,那么将会出现的结果是这些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即使建设成功了,但我们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武汉这些城市在中国和世界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文化影响力的城市,是一个什么主题文化主导世界的世界城市,是一个什么主题文化辐射力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没有体现出来,那么这会直接影响这些城市未来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的影响力及软实力。
实践证明,国际化大都市能否建设成功,绝不是简单的实现了几个通用指标,几个通用功能,几个通用模式就能够决定的,而是首先需要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用城市主题文化来主导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使我们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城市中,是一个什么主题文化影响力的城市,是一个什么主题文化控制力的城市,是一个什么主题文化主导型的城市,是一个什么主题文化辐射力的城市非常鲜明的规划出来、体现出来。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的高端谋划和顶层设计,从而把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角色和主题文化战略呈现出来,使我们的国际化大都市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城市体系顶端的核心角色。
这一切说明,在中国城市冲击世界城市体系顶端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当下,构建城市主题文化已经成了关键之关键。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时刻,城市主题文化已经成为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已经成为主导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城市主题文化在中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已经凸显
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
目前,中国国际化大都市主题文化正在凸显,这是中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主题文化自觉行为所体现的。在中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重庆、西安、深圳都越来越感到主题文化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越来越把主题文化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正在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深刻的认识到,国际化大都市如果没有城市主题文化的凸显,那么建设起来的国际化大都市就不会有独特的影响力和影响世界的主题文化品牌,没有世界主题文化品牌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是没有意义的,充其量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噱头。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仅仅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简单概念,而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独特品牌,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知名度,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聚集力,是为彰显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高势能,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世界话语权,是为了彰显一个城市的国际地位。如果按着国际通用的国际化大都市标准,我们可能赶不上纽约,赶不上伦敦,赶不上法兰克福,赶不上巴黎,赶不上东京。但是我们一旦从城市主题文化的角度去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我们就可以超过这些世界国际化大都市。这就是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明智选择。
目前,中国国际化大都市已经都有了自己的主题文化明智的选择。北京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上海把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广州把世界商贸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南京把天下文枢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天津把现代服务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西安把盛唐文化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武汉把未来科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重庆把创新创造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深圳把创意时尚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题文化定位。这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主题文化鲜明的图谱已经彰显出现,让中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主题文化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从而让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建设有了准确的城市主题文化定位,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目标,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方向。使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差异性凸显出来,都能够按着国际化大都市差异化发展模式来发展建设。这就避免了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同质化进程。中国国际化大都市一旦有了城市主题文化发展定位,那么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就会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题文化上作文章,充分发挥北京国际化文化交流中心的功能,发挥好北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职能和平台。北京一旦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个主题文化做大做强,北京自然就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心,东方文化的传播中心,东方文化的展示中心,这样的北京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旅游中心、会议中心、服务中心。北京仅以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个定位,就可以解决北京发展的一切问题,北京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些国际化大都市有了主题文化的鲜明定位,上海就可以按着国际金融中心去发展金融业,广州就可以按着世界商贸中心去发展商贸业,天津就可以按着现代服务去发展现代服务业,南京就可以按着天下文枢去发展教育业,武汉就可以按着未来科技去发展未来高科技产业,重庆就可以按着创新创造去发展西部的高新技术产业,西安就可以按着盛唐文化去发展盛唐文化产业,深圳就可以按着创意时尚去发展创意产业和时尚产业。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如果按着各自的主题文化发展,那么就会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主题文化的优势。北京发挥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优势,上海发挥的是国际金融产业的优势,广州发挥的是国际商贸产业的优势,天津发挥的是现代服务业产业的优势,南京发挥的是教育文化产业优势,武汉发挥的是未来高科技产业的优势,重庆发挥的是创新创造产业的优势,西安发挥的是盛唐主题文化的优势,深圳发挥的是创意时尚产业的优势。那么,这些优势就会形成各自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一个个区域内把这种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不断放大,不断延伸,不断聚集,这样北京就可以形成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聚集区,上海就可以形成一个国际金融产业聚集区,广州就可以形成一个国际商贸聚集区,南京就可以形成一个国际教育聚集区,天津就可以形成一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武汉就可以形成一个未来高科技产业聚集区,重庆就可以形成一个国际创新创造产业聚集区,深圳就可以形成一个国际创意时尚产业聚集区。这些聚集区的形成,将把这些城市的主题文化优势势能不断放大,不断循环,不断影响,不断释放,让我们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主题文化势能都释放到最大化。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建设既避免了同质化的发展,又让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建设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国际化大都市吗?因此说,城市主题文化不但引领了城市化的发展,引领了城镇化的发展,还引领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上述国际化大都市主题文化凸显已经证明,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不但引领了城市化发展,引领了城镇化发展,又引领了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