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作者:武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
一
2049,距今约40年之遥,我很难看到那一天。但,正因如此,研究武汉2049才更显重要和宝贵。我们今天遥望2049,是要让当代武汉人明确“城市目标”,避免走弯路,犯方向性错误;清楚“不做什么”,避免急功近利,造成对城市的致命伤害;清楚“要做什么”,避免错失机遇,成为历史罪人。我们要让子孙知道,生活在21世纪10年代的这一群武汉建设者,对这座伟大城市的所思、所想、所盼。未来40年,无疑将是沧海桑田,很多事说不清楚,也没法说清楚。也许,我们今天的想法,会成为子孙的笑谈,但我们对这座伟大城市的热爱与真诚,将不容置疑!
2049,是一个重要标志,是新中国建国100年,也是武汉解放100年。到那时,我们国家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届时的武汉将是怎样?每一个热爱武汉、建设武汉的人都应该认真思索。
回望历史,40年虽然转瞬即逝,但足以决定和见证一座城市的兴衰。近代武汉的勃兴,与汉口开埠(1861年)、张之洞督鄂(1889—1906年)紧密相关,一时间 “驾乎津门、直逼沪上”,成就“大武汉”美名只用了40年左右时间。上世纪中后期,底特律迅速崛起为全球驰名的汽车城,但本世纪以来逐渐衰落,到现在宣布破产,沦为全美最悲惨的城市,由兴而衰也只有40年左右时间。
放眼全球,越是发达的国家、区域或城市,越是瞩目长远、谋划未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美国大芝加哥区域、德国鲁尔等地区,北京、慕尼黑等城市,纷纷开展长远发展战略研究。其中,“美国2050”、“大芝加哥区域框架2040”、“北京2049”等,都将目光投向了本世纪中叶。
追赶中的城市,更需要看清前进的方向。今天的武汉,既面临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挑战,还肩负着追赶先进城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面对每年5000多亿的固定资产投入,面对全市近万个工地,面对一批决定城市功能的重大项目,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常感惶惑疑惧,担心我们现在满怀激情、投入巨资做的事情,是否做错了,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是否对得起我们的子孙。
我们研究武汉2049,就是怀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用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谋划城市未来,研究和遵循特大城市发展内在规律,找准目标不走弯路,找准路径不急不躁,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一张蓝图抓到底,把武汉建设得更好,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去年我们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武汉2049开展远景发展战略研究。刚才,李晓江院长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构想。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和1000万武汉人民,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个发展战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从今天开始,我们集中三天时间,对武汉2049进行研讨,希望同志们畅所欲言,共同谋划好武汉的未来。
二
中规院对武汉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描绘,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令人向往,催人奋进。
描述武汉的未来,需要不断深化对城市的认知,把握城市的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是城市之魂,只有抓住了这个魂,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形成特色,持续发展,永葆繁荣,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认为:
江汉汇流、三镇鼎立、湖泊密布,是武汉城市格局之魂。大江穿城,龟蛇相望,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三城,大开大合的城市格局世界少有;166个湖泊和东西向山系镶嵌城中,云水相依,湖山相映,铺染城市底色。独特的城市格局,是武汉个性魅力之所在。面向未来,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围绕这一格局,充分展现武汉大江大湖大城的大气灵秀之美。
天元之位、九省通衢,是武汉城市区位之魂。武汉居中独厚,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辐射八方。以武汉为中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圆,可覆盖全国10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优越的城市区位,是武汉发展之基。城市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和不断突出这一优势。
大学生数量世界之最,科教实力雄厚,是武汉城市活力之魂。目前,武汉在校大学生130万,数量居世界城市之首,青春活力涌动,朝气蓬勃。为数众多的青年学子,是武汉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武汉的未来。我们要呵护他们、留住他们、守望他们,让他们的青春在武汉的发展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城市精神之魂。敢为人先,是武汉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城市特质的集中体现;追求卓越,是号召、是引领,是倡导的一种作风,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我们要用这种精神引领未来,汇聚全市力量,推动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遥望2049,我们的心中充满美好憧憬:
届时的中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届时的中国中部,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将实现全面崛起,成为全国经济社会的核心地带之一,成为连接国际、贯通全国的核心枢纽,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
届时的武汉,将成为中国中部中心,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心城市,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中国中部中心,是2049武汉城市目标之魂。展望40年后的武汉:
——综合实力雄厚。届时,武汉将产生万亿元的产业、一批千亿元的企业,出现具有全球控制力和话语权的企业集团。“武汉造”恢复“汉阳造”历史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制造业中心,在全球制造体系中都有一席之地。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国际会议、知名展会常年在汉举办,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将进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市民。
——科学技术发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全市发展,武大、华科大将跻身世界名校行列,武汉将聚集一批科学大师。前沿科学在这里传播,创新资源在这里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在这里追逐科学梦想,一批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在这里产生,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企业家从这里走向世界。
——都市大气恢宏。大江大湖大武汉,三镇展大城雄姿,新城显现代风范。 “铁水公空”通达九州、连接世界,成为祖国的立交桥。城市疏密有致、功能完善,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建筑各得其所,城市特色鲜明、风格独具。
——生态环境优美。长江东去、汉水西来,母亲河承载着城市的生命,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城水相融、水天一色,百里滨江如画,清明上河图处处可见。龟蛇对峙,挺起城市的脊梁;群山环抱,绵延城市的文脉。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田野风光与都市景观相映成趣,人与自然乐得其所。届时的武汉,水美、地绿、天蓝,城市安静、祥和、闲适。
——文化魅力彰显。汉派文化与各国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既有楚风汉韵、京腔汉调、“汉秀”演艺,又有美国百老汇音乐、俄罗斯芭蕾舞、意大利时装等异国文化精粹;既能品尝到热干面的香、鸭脖子的辣、莲藕汤的鲜,又能享受法国大餐、英国威士忌、日本料理等异国美食。书店、剧场、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遍布全城,处处流淌着人文气息,润泽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三
置身现实生活,畅想美好未来,我们应有怎样的智慧情怀、时空视角?我们怎样斟酌沉吟、深思熟虑,才能看清这缤纷的现实和迷离的未来?我们既要从起点看终点,从现在展望40年后的武汉;也要从终点看起点,把自己置身2049,回望今天的武汉。既要从全国乃至全球看武汉,参与、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中三角城市群建设,寻求区域发展优势,更要向内使力,着眼自身问题的解决和自我的发展。从大尺度的时空转换中,把握城市长远发展规律。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基本理念,分析哪些因素会变、哪些不会变,在变与不变中弄清“不做什么”、“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包括“不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留下什么”,体现的既是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更是长远意识、责任意识、历史意识,“不能断了子孙的粮”。面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问题,面向2049,可以肯定,工业化、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日益重要,我们应有底线思维。社会对大拆大建的诟病、城市建设的不可逆性、社会的快速变化等等,都不容我们在重大问题上犯错,也不容我们犹豫迟疑,我们应有长远意识。对历史缺乏应有的尊重,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不断消失,就会迷失城市文化,中断城市记忆,我们决不能让城市无处安放平静的心灵,我们一定要留住城市根脉。
“要做什么”,包括“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体现的既是主动作为、机遇意识,更是担当意识、使命意识。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国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已在担纲新一轮国家民族复兴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未来40年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武汉在国家发展格局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武汉的人口规模与结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产业总量与结构、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资源与生态环境、社会结构与文化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把握得好都是机遇,把握不好都是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点,每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做到审时度势,把握规律,顺势而为,避免错失良机。
下面,围绕“不做什么” 、“要做什么”,我重点谈八个问题。
(一)关于人口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人是城市活力之源。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的问题都将是事关城市未来的核心战略问题。城市人口多少为宜?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必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毕竟人及人口数量等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有太多太多的关联。我们要规划建设好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口战略放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总体把握城市人口的规模、结构及变化趋势,深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规模结构条件下人的需求,以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我们仅从城市地位、城市使命、城市目标这个角度来分析。
人口的不断集中和集聚,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趋势。纵观中外城市,都是在人口集聚中走向繁荣,在人口凋敝中走向衰败。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人口增加了,而经济社会走向凋敝的;也没有一座城市人口减少了,而经济社会走向繁荣的。人们公认的世界城市,大东京集聚了3600多万人,占日本人口的30%,大巴黎、大伦敦、大纽约地区分别聚集了1100万人、1500万人、1900万人,分别占本国人口的17%、25%、6%。而曾经的“汽车之都”底特律,60年前为185万人,目前锐减到71万人,与之相伴随的是城市衰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一批特大城市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就是全国人口快速向这些城市集中。截至去年底,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分别高达2069万人、2380万人、1300万人。深圳30年间人口激增50倍,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大都市。广州人口快速增长,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过武汉,与之伴随的是经济总量超过武汉。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特别强调人的城市化,要求着力解决城市化慢于工业化的问题。可以预见,国家新一轮城市化将主要在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较强、人口规模相对偏小的中西部地区展开。国家多部重要发展规划,特别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在中部地区培育人口集聚和产业集中的载体。因此,不论我们是否愿意,也不管我们主观态度如何,也不管城市病有多严重,人口向包括武汉在内的特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将难以改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课题。
未来武汉人口总量一定会增长,而且是较大幅度增长。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其中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2亿,按照西方国家大都市区平均吸纳60%全国人口的规律,将有9亿人集聚在国内主要大都市区,这意味着每个大都市区人口都将过亿,而包括武汉在内的中三角地区,人口规模也将数以亿计。届时,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人口都会超过2000万,有的甚至可能达到3000万。这将是可预测的趋势。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有专家指出,从土地、环境、住房、交通、产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分析,1246万人将是武汉市2020年人口发展的警戒线。我们作何选择?如果按现有条件顺其自然,就得放弃中国中部中心、复兴大武汉的目标,甘做二类甚至三类城市。显然,这是每一个热爱武汉的市民所不愿意的。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握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趋势和规律,未雨绸缪、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城市的空间布局上,在土地的综合利用上,在城市功能的改造提升上,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在规划、建设、管理特大城市的能力、理念上,认清人口增长这一趋势,超前谋划,积极应对,为未来人口增长留下空间。
要有效防止人口过度集聚。面对城市人口可能快速增长的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尽早制定武汉人口发展政策,促进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一致,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人口政策、产业政策,既注重以人兴业,又注重以业控人,注意避免人口过快增长、过度集聚。
要大力引进年轻人和各类专业人士。城市的活力不但来自于人口的集聚和集中,更来自于人口的合理构成和素质。城市的年轻人越多,劳动力人口越多,城市越有活力;城市的科技教育人才越多,外来人才越多,移民越多,国际人士越多,城市越有活力。因此,我们不能保守封闭,不能本位主义,要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各种环境,张开双臂,拥抱欢迎年轻人、外地人、外国人,在武汉投资兴业、安家落户。百万在汉大学生是武汉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最有可能留在武汉的一群人。海内外学子、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教师、医生、律师,都是武汉未来发展十分稀缺的资源,我们要用最好的政策、最优的环境,吸引他们、留住他们在汉创新创业,成就梦想。
(二)关于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城市长盛不衰的源泉。一国科技的中心,一般也是创新的中心、产业的中心、经济的中心。回顾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敦,到十九世纪后期德国的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再到二十世纪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和洛杉矶,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因为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而先后崛起。反之,谁在科技创新上保守,谁就会被无情地淘汰。比如柯达错过了数码时代,诺基亚错过了智能机时代等而走向了衰落。因此,当今城市的管理者在规划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时,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科技优势不是与生俱来的。与交通区位、自然禀赋不一样,科技经过培育可以在一个区域集聚、快速发展,科技优势可以再造。与其说科技成就一个城市,不如说是城市主动作为,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支持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我们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谋划武汉的未来发展,就要有重视科技发展的远见卓识,始终注重培育创新文化、支持科学研究、追赶科技前沿,让科技创新成为武汉最突出的城市特质。
努力建设世界闻名的大学之城。历史反复证明,发展科技关键在教育、核心在人才。培养人才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最关键的是大学。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文明的园地、思想的载体、创新的基地。现代大学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立国之本、民族之魂。“现代大学之母”德国洪堡大学,与黑格尔、普朗克、爱因斯坦、马克思等一批巨擘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被黑格尔评价为“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我们更要把大学作为城市的立城之基。大学与城市血脉相连,共生共荣。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城市基本上是一个同义词。武汉有78所大学,有武大、华科大等一批著名学府,这其中哪怕只有一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哈佛、麻省、牛津,武汉就理所当然成为世界知名城市。我们希望与在汉大学一起携手努力,共同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支持都不过分。只要是有利于大学发展的事,我们都要坚决去做;只要是不利于大学发展的事,我们都坚决不做;只要是妨碍大学发展的事,我们都要坚决反对。我们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我们的大学。如果全市人民都有这样的共识,武汉一定会前途远大。
努力追赶和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科技发展是有周期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如果我们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就可以实现跨越发展,迎头赶上先进城市。我们要在一些有优势的领域,集中优势兵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重点攻关突破。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培育和聚集一批站在全球科技前沿的名家大师,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
努力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一流科技园区。科技的创新与科技的运用从来是互相促进的。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也可以反过来说,没有硅谷也不可能有斯坦福的今天。科技经济“两张皮”,科技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十分重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特别要加快培育创新文化,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创新资源,为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要特别关注科技革命对全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科技革命常常改变历史的走向。人类社会的很多意外、甚至战争,都与科技密切相关。每一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都是颠覆性的,也是最难以预测的。三四十年前第一部个人电脑、个人手机出现时,我们何曾想到人类社会会发生如此深刻的巨变。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后,总有一些时代的弄潮儿勇立潮头,抢占先机,引领时代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和产业界都在密切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我们要积极应对,超前谋划。根据现有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以页岩气、生物质能源、智能电网等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可能改变能源供给和利用方式;二是以机器人、3D打印、数字制造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可能改变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三是新一代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会改变人类社会的流通方式、交易方式、金融模式乃至社会管理模式;四是移动互联、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楼宇、数字家庭乃至智能城市等,将改变人类的出行、看病、居住生活方式。
我们要在这些领域见微知著,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超前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布局,率先探索使用。我们绝不能被动保守、徘徊观望,哪怕稍有松懈,就会被世界远远地甩在后面。
(三)关于产业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没有产业的实力就没有城市的实力。当前,武汉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面临发展不够和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多重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始终把制造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无论城市处于工业化的何种阶段,也无论未来经济社会如何变化,制造业始终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安身立命之本。现在我们有的同志认为,武汉的工业已有相当的规模和比重,今后应该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即使要发展工业,也要集中精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不能再搞了。这种“去工业化”的观点,已经被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证明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要担心制造业会不会被淘汰,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和夕阳的产品。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可以做到永葆活力。衣食住行是人类永恒的需求,也是永恒的产业。事实上,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机遇、空间十分有限,竞争异常激烈,机会稍纵即逝。一个城市要保持长久的繁荣,也必须要有多元的产业结构。世界上没有一个特大中心城市是只有新兴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比如,上海有造船、石化、钢铁、汽车等,北京有汽车、石化、轻工等,天津有石化、飞机、冶金、棉纺等。瑞士、意大利等国至今还有很受消费者欢迎的传统手工业,成为奢侈品。因此,在我们未来发展中,既要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又要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调整振兴;既要注重发展服务业,又要抓住制造业这一安身立命的基础。
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演进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能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化后期,在服务经济完全形成之前,会出现一个阶段工业比重高、另一个阶段服务业比重高交替出现,产业结构螺旋式演进的现象。我们关键是要把握这个总体趋势,不能片面强调某个年份、某个阶段服务经济的比重。我们要遵循服务业发展规律,适时推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金融等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服务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有针对性的社会环境、产业政策和文化氛围,这是我们面临的更大课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孕育出一批可以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后进城市要把握这样的机遇。我们要依托武汉不断积累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同时希望能从东风、烽火、凯迪、人福等企业中诞生世界级行业领军者,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
产业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产业发展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尤其是对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坚决改造或关停,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坚决关闭,对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
(四)关于交通
交通对城市的兴衰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是交通枢纽。世界上也有一些城市,因为交通方式变革,而被边缘化,甚至走向衰落。
历史上,汉口因水运而兴,成就了四大名镇之一的美名;上世纪初,武汉又兼得铁路之便,成为近代工商业文明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现代远洋运输和高速公路、航空的快速发展,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下滑,与之相伴的是城市地位的下降。当前,改革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启动内需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与沿海地区差距缩小,我国的对外交通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全国的交通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长江与汉江在这里交汇,中国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在这里交汇,完全有条件成为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再现“九省通衢”的辉煌。
首要任务是提升武汉在全国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从地理上看,武汉之于中国,相当于芝加哥之于北美、法兰克福之于欧洲,交通地位一定是全国性的、枢纽性的。如果武汉不能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就是我们作为不够,对不住武汉这座城市。我们一定要发挥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综合施策,把武汉建设成为集铁水公空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航空方面,我们要加快建设T3航站楼,适时启动建设第二机场,努力建设中国中部门户机场。在水运方面,我们要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促进铁水联运,连接长江上下游,打通中国近海和西太平洋近洋港口通道。在铁路方面,规划建设东南、西北方向的高速铁路客运通道,形成“米字型”高铁网络,成为中国“高铁之心”。高速公路也要进一步加宽、加密,完善网络,提高通行能力。
要着力破解市内交通出行难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通需求将成倍增长,对交通快捷、方便、舒适等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解决交通问题,将是中国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现在,我们对大城市的交通理念,基本上还停留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认知水平上,如果没有大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和出行方式的改变,交通难题将难以破解。地铁是已知的在大城市最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我们要加快发展以地铁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体系,建成 “地铁城市”。随着城市拆迁难度提高、成本加大,我们要把道路建设重点转移到地下,加大地下交通发展力度,形成地下交通网,把部分车流引入地下。城市快速路网、环线、放射线是已知公认提高小汽车出行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们要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环线、过江通道和快速路建设。立体交通、慢行交通(自行车、步行)、发达的微循环路网、人车分流已被证明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既要为车建路,更要为人让路。要建立完善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和人性化的步行通道,把街道还给行人,处理好人车混行问题,让市民骑自行车、步行更舒适、更便捷。
不能形成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出行方式。作为特大城市,如果大部分人都以小汽车为主要代步工具,那将是这座城市的灾难,意味着出行效率极为低下,意味着严重的环境污染,意味着城市将变成一座“死城”。决不能因为没地方停车就建停车场,决不能完全以小汽车为尺寸改造城市。我们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近期加大供应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时启动小汽车的需求管理,认真分析收取拥堵费、限牌、限行等措施的利弊,加强宣传、凝聚共识,采取合理的举措,有序控制小汽车增长。
(五)关于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城市是否可持续、是否有前途,与这座城市的总体布局、空间尺度以及个性魅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把我们的家园规划建设得更好,是生活在城市中每个人的共同心愿。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破解“大城市病”、“摊大饼式”发展、大拆大建、千城一面等问题。针对城市的欠账和弊端,我们正在持续大规模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但常常是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没有长远眼光,没有很好的总体规划,就不可能从拆了建、建了拆的循环往复中走出来。面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痛下决心予以破解。
绝不能“摊大饼式”发展,切实促进城市轴向紧凑拓展。“摊大饼式”建设城市所形成的城市病难以根治,已成为共识。我们绝不能继续让城市不加约束地向外蔓延发展,要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紧凑型城市”。我们已经确定了“中心城区+新城区”(主城+新城)城市空间总体布局,关键是如何形成这一格局。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证明,划定生态控制线,实施生态功能区建设,是锁定主城边界的有效手段。我市主城与新城生态控制线和生态隔离带已经划定,虽然已颁发“市长令”和人大通过的“决定”,但目前的问题是落实不到位。不少人原则同意,具体反对,总希望本地区少一些绿地、少一些生态隔离带,总想蚕食绿楔,多搞一些开发。主城仍在继续向外蔓延,新城也希望更多地靠近主城发展。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主城新城将连成一片,实际上还是在“摊大饼”。
对于这个事关城市生命的根本问题,不能有丝毫含糊和摇摆。要加快建设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府河湿地公园、武湖生态农业园、天兴洲郊野公园等项目,保护好府河、武湖生态绿楔,有效锁定汉口主城区增长边界;加快建设大东湖生态水网、九峰森林保护区、汤逊湖公园、黄家湖公园等项目,保护好大东湖、汤逊湖、青菱湖生态绿楔,有效锁定武昌主城区增长边界;加快建设后官湖休闲度假区等项目,保护好后官湖生态绿楔,有效锁定汉阳主城区增长边界。结合绿楔的保护,加快建设竹叶海公园、戴家湖公园、杨春湖公园、汉阳六湖连通等工程,严格锁定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在生态隔离带和绿楔范围内,严格划定禁建区,严格项目准入,现有企业和居民区要坚决有序搬出。
规划建设错落有序、疏密有致的城市内部空间。城市“摊大饼式”发展,不仅表现为城市外部空间的无序蔓延,也表现为城市内部空间开发强度简单划一,城市没有高低起伏,没有层次感。说到底,就是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处理好集中和分散的关系。科学高效的城市内部空间开发,既要在某些区域相对聚集,又要在一些区域相对疏散,不能处处都是高楼大厦,让人感觉平淡、乏味、拥挤、压抑。
国外先进城市一般在城市核心区,按照集约高效的理念,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10—20平方公里的高密度区域(称之为CBD或Downtown)。在这个区域内,各种商业商务功能高度聚集,人口高度密集,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地下空间充分开发,地上地下融入一体,置身其间,往往令人难以分辨哪里是地上,哪里是地下。结合武汉实际,我们也要确定几个区域进行高密度开发,尽量凸显城市中心核心地位。可以在长江一桥、二桥之间,汉江的江汉二桥以下这个范围内,如果再大一点,可以考虑从鹦鹉洲长江大桥到二七长江大桥,在这一区域内选择几个地方进行高密度开发,建成像美国曼哈顿、上海陆家嘴一样的城市核心区。
一个城市一定要有部分区域适当开敞,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特别是在山体、湖泊周边和历史文化街区,更要注重规划建设低密度区域,不能让高楼随意建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在这个区域如果竖一栋高楼,就会对这个区域的城市景观,产生致命性的伤害。比如,在汉口原租界区、中山大道核心区、武昌古城等历史文化街区,龟山、蛇山、珞珈山、洪山、东湖、月湖、墨水湖等山体湖泊区域,就只能规划为低密度区。
不论是高密度区,还是低密度区,我们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尺度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为市民提供优质、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市民栖息之所。未来的社区,一定是环境舒适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比如,都应该具备步行街、公共空间等功能,不能吃碗热干面、买份报纸,都要跑很远的路。比如,社区文化丰富多元,邻里关系和谐包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相互守望、融洽相处。
彰显城市个性魅力,着力解决“千城一面”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一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变得越来越雷同:一样,, 的玻璃, 大厦、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宽马路、一样的大广场……漫步在这些城市的繁华街道,往往会产生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在这样的城市无论住多长时间,也不会留恋。和这些城市一样,武汉的城市个性正在悄然消失,城市的辨识度、识别度也在不断下降。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不注重塑造城市特性、彰显城市魅力,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子孙后代对武汉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将会荡然无存。
城市不能“千城一面”,只有保持个性和特色,才能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彰显武汉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关键是要联系武汉的实际,落到实处。要保护好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维护好历史传承,留住城市根脉。比如,汉口的沿江大道是武汉近代开埠的标志,历史上是重要的租界区,各国不同风格的建筑在这里聚集,可以说是万国建筑博物馆,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武汉人的记忆中,是武汉为数不多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眼睛一亮的地方,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也是对我们的子孙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建设汉口沿江商务区,一定要控制开发强度,加大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力度,恢复其历史风貌,再现百年老汉口的辉煌。
再如,我们正在规划建设的汉正街商务区,不能看到旧房子就一拆了之,一定要保留延续老汉正街垂江式的街巷(药邦巷、淮盐巷、泉隆巷),保护好城市肌理,恢复新安会馆徽派建筑风貌,找回叶开泰、谦祥益、汪玉霞等老字号的根脉,重现当年万商云集的繁华盛景。
还有,沿江大道到京汉大道这个区域,要以中山大道为核心,特别是江岸区、江汉区的中心部分,实行整体规划保护,尽量按照民国时期风貌,重现中山大道的繁荣,找回民众乐园的风采。同时,武昌昙华林、都府堤,汉阳洗马长街、龟北路等其他历史文化街区,都要按照这样的思路,规划好、建设好、保护好。
城市特色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的主色调、城市建筑的总体风格、城市的天际线、地标建筑、中心点等。究竟武汉城市的主色调应该是什么样的?外在建筑形态的主基调是什么?重要细节的处理如何把握?等等。我们还不是特别明确,需要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深谙武汉历史文化的学者好好研究。在此,我只想强调一点,我们的城市建设绝不能都是“舶来品”,都是“殖民式”的建筑,都是外国建筑设计的试验场;绝不能一味地简单模仿,绝不能只讲实用,不讲外形美观。建筑外观和街道立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应统筹谋划。
(六)关于生态保护
一个城市的兴衰周期,受产业科技变革的影响,可能是30年、50年;受文化的影响,可能是50年、100年;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更为长远、更为致命,一旦因之衰败,几乎不可逆转。楼兰古城曾是水草茂盛的地方,由于人类的过度索取,耗尽了繁华,如今已是荒漠一片。可以说,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把生态保护好,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而且不可逆转!
反思武汉的现状,生态问题已相当突出。最近一段时间,有时空气属于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已引起全市上下的高度关注。也许有的同志说,这只是近一段时间的极端情况。但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武汉的空气质量变差了,蓝天白云越来越少了。作为武汉人,我们常常以“百湖之市”为傲,大自然对武汉特别眷顾,武汉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历史上就是一片汪洋。武汉的建城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填湖史,至今我们仍有四分之一的水域面积。我们在为城市建设骄傲的同时,想起一个个减少的湖泊,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内心都深深痛楚,城市发展到今天,我们还能通过填湖来获取发展的空间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展望21世纪中叶的武汉,人口数量将大大增加,经济总量将成倍增长,可以预测,我们对自然的介入、对生态的介入、对江河湖泊的介入,会越来越深,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竭泽而渔,不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我们就是对大自然恩赐的粗暴践踏,对子孙后代的极端不负责,就是城市的罪人。
借鉴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武汉生态底线。永续发展的城市,就必须注意经济系统小于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小于生态系统,而不是倒过来。“山、水、林、田、湖,是生命有机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今后决定我们武汉子孙命运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为后人建了多少工程,架了多少桥梁,盖了多少房屋,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否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生态养育空间。
市域8494平方公里范围内,我们规划了约7000平方公里的生态养育区。这些区域,遍布湿地、农田、林地等生态资源,我们要遵循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决杜绝商业开发的蚕食,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加大国土整理的力度,真正发挥好生态屏障作用,持续增加城市的生态总量。
城市3261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内,我们确定了1566平方公里生态底线区。这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这条防线决定城市的安全与命脉,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死守这条生态红线:一寸水面也不减少,一寸山体也不蚕食,一滴污水也不排放,一棵树木也不砍伐!
要保护好湖泊。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莫大恩惠。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166个湖泊。从现在起,绝不能填湖,绝不能环湖铁桶式开发,把湖岸线建成有钱人的私家花园。要实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确保清水入湖。要还湖于民,把围湖的开发全部打开,沿湖岸线建设绿道、种植树木,让市民能便捷地亲近湖泊、自由地享受湖泊,彰显大江大湖的城市特色。
要显山透绿。山是城市的脊梁。要严格保护山体,不能开挖、侵占山体,不能伐树。除城市功能需要外,不能在山上盖房子,不能围着山盖房子,山上已有建筑要逐步拆掉。让市民能便捷地亲近山脉,自由地上山游憩。要让龟山、蛇山挺起城市的脊梁,让珞珈山、喻家山等彰显文化的气息,让磨山、九峰山等恢复原始森林形态。
要保护好长江和汉江。长江和汉江是武汉的骄傲。无论何时,绝不能填江,不能向长江和汉江直排,确保江水不受污染。要加强对江河岸线的规划整治,要整体规划建设市域范围内两江四岸的生态廊道。全市其他江河,比如府河、倒水河、马影河等江河的岸线、滩涂,都要纳入规划,严格保护,逐步整治。还有一点要格外关注,两江交汇的南岸嘴地区是“城市之心”,世上少有,其规划建设要慎之又慎,在没有让世人为之一亮、为之一震的项目之前,要坚决留白!要相信子孙后代比我们更有眼光、更有智慧。
要保护好湿地。湿地是“地球之肾”。武汉是我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像沉湖、涨渡湖等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能侵占和破坏,不能以生态旅游的名义占用。要把湿地资源与加强水生态、水环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维护湿地的原生态。
(七)关于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城市是文化的集中承载地和展示地。未来城市间的竞争,最终将是文化的竞争。中国中部中心,必然是文化中心;复兴大武汉,文化复兴不可或缺。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让文化成为辨识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核心因素,让武汉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集中展示窗口。
文化,无形无体,润物无声。文化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努力的伟大事业。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建设必须通过一个一个载体来落实,坚决做到虚功实做。“文化五城”建设,是市委已经确定的推进武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此为抓手,切入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必有所获。
读书之城。书香是城市最美的味道。一个热爱读书的城市,必定是有前途的城市。如果在我们的城市,阅读成为人们的习惯、享受,随处可见读书看报的人,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城市氛围?未来,书的介质会变化,电子的会增加,纸质的会减少,但作为传播知识的书将永远存在。建设读书之城,就是希望阅读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随处都能买书看书,随时都在谈书评书。在繁华的城市商业中心,要找得到书店,不仅卖书,更提供一个阅读的场所、一种阅读的氛围;在一些综合性超市、加油站等,市民能便捷买到最新畅销书、报刊杂志等。要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图书馆里有咖啡厅、蛋糕房,一边读书看报,一边享受咖啡糕点,让在图书馆看书成为休闲方式、成为生活享受。要策划一些读书主题活动,比如读书节、书展、文化沙龙、阅读论坛,一年又一年持续不断地办下去,最终形成品牌,形成口碑,形成文化。
博物馆之城。博物馆,连接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认知一座城市的第一本书、第一堂课、第一现场。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希望我们的市民走进博物馆,直观地认识和感受城市的历史文化。要整合资源,既发展公立性、综合性的博物馆,也鼓励社会各界包括高校、企业家、个人创办各类博物馆;既发展历史文物、收藏品等传统意义上博物馆,也发展行业博物馆,如桥梁博物馆、铁道博物馆、码头文化博物馆、航天博物馆、赛马博物馆,还有汽车、光纤、造船、烟草等民用工业企业,还有市井民俗、民生等社会百态,都可以建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博物馆。
艺术之城。艺术展现一座城市的气质和情感,没有艺术的城市显得苍白而贫瘠。建设艺术之城,不仅要有好的音乐厅、剧场,还要有顶级的艺术大师、作品和顶级的艺术盛事。我们的琴台音乐节、杂技节如果能办成维也纳新春音乐会、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那样世界级的艺术盛事,武汉以及武汉艺术的影响力也一定是世界级的。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持续不断地打造哪怕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汉派艺术节会精品。建设艺术之城,还要让市民亲近艺术,让公园、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都成为艺术的展示地,整座城市都弥漫着艺术的芬芳。
设计创意之城。创意设计引领潮流,彰显城市个性,美化市民生活。我们建设设计创意之城,不仅要推动武汉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风格独具的设计与创意,充分展示武汉的地域文化精髓,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我们在工程设计、传媒出版、数字创意、时尚设计等方面有传统优势,要借助优势产业和品牌,融入具有鲜明武汉特色的文化元素,彰显武汉文化个性魅力。举办武汉国际时装周、武汉设计双年展等活动,向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理念,让“武汉设计”和“武汉创意”引领时尚潮流。同时,让创意设计走出设计师的工作室, 融入普通市民生活。让市民周末有机会去看各类设计展览,闲暇时能拿起画笔挥洒创意,在创意园区能淘到创意用品,让市民的生活细节变得创意盎然。
大学之城。主要是要实现大学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建设“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我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展开讲了。
“文化五城”建设需要发挥名人名家的重要作用,也必将催生和集聚更多的名人名家。一个城市往往会因为一两个名家、或是一两部名作而声名远播。我们要培育更多、影响力更大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名家大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提供场所展示他们的作品,来提升武汉文化的影响力。邀请更多的世界级文化艺术大师 “看武汉”、“写武汉”、“拍武汉”,向全世界宣传和推介武汉。要为名人名家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尊重规律,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帮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一定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武汉名人名家,在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大放光彩。
“文化五城”建设,是我们把文化虚功做实的一个途径。但文化建设不止于此,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会有更多期待,这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一步一步拓展,把“五城”变成内涵更多、更丰富的“文化之城”。
(八)关于国际化
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历史上,大武汉主要大在开放上。现在,武汉与沿海先进城市的差距主要差在开放上。展望未来,武汉一定要大踏步走向世界。武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后,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进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我们从现在起,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推进对外开放,加速城市国际化进程。
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经验。当前,国际需求不振,国际竞争加剧,我们要以更加谦虚的态度,创造更好的环境,大力引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对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外资大项目,着力吸引发达国家和世界500强企业来汉投资,把武汉打造成为集聚国际高端资本、技术、智力等要素资源的战略要地。我们要改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末端的状况,更加注重高端物流资源集聚和高端物流功能塑造,大力引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龙头企业,争取建设成为全球供应链管理重要功能节点。同时,我们还要坚定地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更多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培养本土跨国公司。
全面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交流增长见识,增进共识,赢得机遇。我们要把融入国际分工深植于全方位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我们要深化与现有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结交更多的友好城市,丰富交流内容,拓宽合作领域。积极申办国际会议、国际体育赛事、国际论坛。要培育一批热爱武汉、心怀全球的民间交流大使,支持包括艺术家、旅行家、探险家在内的社会各类人士,成为国际人士,增进往来,传播友谊。
精心营造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条件和环境。首先要解决通达性问题,重点是航空。我们要着力加强与世界各大城市的直接沟通与联系,从战略的高度提升对开通国际航线、加密航班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大的耐心、更大的投入培育国际航线。要促进更多的国家开设领事馆和办事机构。要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商务楼宇,要有意识地引进地道的异国餐饮和文化体育娱乐场所,让外国人在武汉住得舒适、吃得开心、玩得高兴。要进一步培育全社会的对外开放意识,更多地引入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国际标识,兴办更多的外文报纸,开设国际频道、网站,培育浓厚的对外开放文化氛围。
“武汉2049”命题博大,能力有限,抛砖引玉,以期形成共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对武汉的热爱。
城市因梦想而伟大,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复兴大武汉,是我们每个武汉人共同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们矢志不渝、齐心协力、全力以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一定能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