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全球化视野下,过多“全球通”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造成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越发丧失了自我的个性,“千城一面”的现象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城市的原有特色,并限制了城市间良性发展的协调性与互补性。研究如何保护和重塑中国城市特色,解决全球化对中国城市特色的冲击,强化城市特色对于城市现代化的良性影响作用,是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实现城市“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更为迫切地是需要解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种种“短视行为”。 〔
关键词〕 城市特色危机;全球化;城市规划;地方政府
一 引言 在提倡“全球治理”的今天,全球化犹如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给每个城市带来了实现现代化的机遇,但同时它又使许多城市在这一道路上完全丧失了自我。本文力求从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职责角度入手,探讨我国城市特色消失的表象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保护和重塑城市特色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城市特色的内涵及其地位 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体特征,具体可以包括城市所特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简言之,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由其物质环境特色和非物质环境特色所组成的有机体,是城市本质和内在的属性,代表城市的个性特征。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坐标,是支撑整个城市生存、竞争、发展的根基,是这个城市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魅力所在。一个拥有自己独特风韵的城市,就会拥有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发展机遇;一个富有自己独特意境的城市,就会提升自身的向心力和影响力。同时,城市特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鲜明的城市特色是城市识别的根本标志,是聚集人才、吸引资金、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 中国城市“特色危机”的表现形式
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城市有这样的评价:中国城市有许多房子,但没有一座建筑。这番评价在多年之后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贴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座座钢筋水泥浇铸的“灰色森林”拔地而起,中国自古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已经越发被“全球化浪潮”淹没殆尽了。当我们正沉浸于城市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带来的片刻欢喜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认真思考隐藏在“现代化”背后的许多忧虑。受全球化冲击下的中国城市的特色危机往往表现为以下三个“病 态化”方面: [1] 11城市定位的“大都市情结病”
国际大都市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指标 非常之高的城市概念,当今世界公认达到标准的只有伦敦、纽约、东京等少数几个城市。在中国这样一个城市数量六百多个、城市化水平只有四成的发展中国家,突然想冒出一大批国际大都市,显得荒谬可笑。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定位自身城市发展目标时,错误定位城市发展方向,纷纷将“努力将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其结果也使得大部分中国城市既没有圆大都市的美梦,又使得原有的城市魅力丧失殆尽。
21城市建筑风格的“西洋复古病” 现在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在强大的“西方文明”的攻势下,地方政府逐渐意识到“西洋特色”的价值,古老的中华文明被抛弃。为了吸引游客,改革开放以来一哄而上的旧城改造,疯狂地拷贝着西方的建筑风格,使得城市中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荡然无存。遍布大江南北的欧陆情结严重的商贸一条街不断取代着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使城市建设走向了一个极端。殊不知这些粗制滥造的赝品是堆砌不出城市特色的“真”,反而使城市失去了历史文化传统的支撑点。
城市发展呈“跟风传染症” 改革开放后,中国涌现出了一批诸如深圳、温州、苏州、大连等“明星城市”,而其他城市不顾限制自身发展的区位条件等“硬伤”,生搬硬套别人的城市发展特色,从20世纪90年代的“广场风”、“开发区热”,一直到21世纪初的“大学城风”及“高尔夫 球场热”。这种“跟风传染症”现象使许多地区丝毫 不考虑自身的发展特点,任由领导人圈定某一学习对象,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照搬别人的模式,完全丧失了自我,结果出现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一是设施齐全的开发区里空空荡荡,荒草丛生;二是两个发展模式完全一样的地区大搞恶性竞争,结果两败俱伤。
四中国城市“特色危机”中地方政府层面上的原因
规划构思上完全割裂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关系
全球化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是一个悖论。但这是一个合理的悖论,是哲学上的二律悖反。
全球化及现代化非但不会使城市原有的特色有丝毫的消退,反而会使城市增添更多的城市魅力,或使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镇发展成为魅力十足的“明星城市”。苏州在80年代以前是一个以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园林著称的江南旅游胜地,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不仅以旅游而闻名于全球,她的“中国—新加坡工业园区”更成为了全国学习的典范。全球化不仅没有使苏州丧失自我,反而使其“古朴中弥漫着现代的朝气,现代中沉淀着古朴的底蕴”。现在有些城市的地方政府却认为要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就要完全“破旧立新”,没有认真思考自身的特点,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这期间涌现出许多“学苏南模式”的失败例子。他们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只不过这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人没有将别人的经验与自身的优势完美地结合而已。他们只是看到了别人成功的表面,而没有真正领悟到别人为什么会成功的真谛,到最后只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传统的干部考核体系导致的各级官员“拼死吃河豚”现象
河豚是世界上难得的美味之一,河豚毒素则是巨毒无比的致死剂,但河豚仍然天天有人在品尝。因为吃河豚鱼不一定会死,这就引出了大批拼死去吃的冒险者。
“拼死吃河豚”的现象在政治上就是干部考核体系所具有的独特的“指挥棒”功能,这一点在一些干部几近扭曲的政绩观和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既然上面考察政绩必须“看得见、摸得着”,那就在有限的任期内不惜血本大建豪华广场和开发区;不惜将城市原有的特色建筑或文化遗产统统推倒,改建笔直宽阔的马路,建设所谓的CBD商业中心等等。而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建设如同“插花”般进行肆意摆设。出现了领导人“脚一跺,拆拆拆;手一指,砌砌砌”和“一个书记一条街,一届政府一座城”的场景。
这样狭隘的政绩观必然导致城市建设呈现出“万花筒”般的模样。政绩工程的现状使得追寻城市特色的道路充满羁绊,城市规划决策的透明度大大降低,公众参与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31“原创性”不足导致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全 球通”现象 管文斌先生在《城市出现特色危机》一文中指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到处像流水线似地在克隆着‘高大全’的城市形象,高楼林立,大道宽阔,全副钢筋水泥的面孔。行走在各个新兴城市,如同进入了‘钢筋水泥丛林’———单一、雷同,难见个性。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在城市化中毁于一旦,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笔者认为所谓城市规划设计“全球通”现象是指:城市在规划设计的理念上缺乏创新,缺乏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地理及历史环境的认知,规划设计过程中沿用老套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或照搬照抄别人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从而造成了不同城市间发展路径和城市结构雷同的现象。由于部分城市规划者具有根深蒂固的所谓放之全球而皆准的“全球通”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结果设计出来的东西和城市人文文化没有必然的联系,模式化情况严重;设计出来的东西放到哪个城市都行,没有城市特色,没有城市灵魂,没有城市主题。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市特色的“业务型”流逝。 五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具备基本理念
思想上勿以“现代化”的名义盲目重塑城市美国历史学家、现任纽约库珀联盟艾文・钱尼建筑学院院长安东尼・维德勒(AnthonyVidler)教授说过“不应该野蛮地以‘现代化’名义对城市进行重塑,而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有价值的城市老建筑加以保护,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任何抛弃城市原有特色妄谈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城市发展需要现代化,一座暮气沉沉的城市只能面临着死亡。但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城市原有特色的丧失,相反现代化就是展现城市自身的优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将其他城市的优点恰当地吸收进来,照搬照抄并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真谛,一味西化只能是“穿了一身俗气的洋裤褂”而已。宝贵的文明传统被割断,城市文明的起承转合和来龙去脉就会遭到破坏,城市将永远陷入抄袭和克隆的恶性循环之中。城市现代化永远不能成为我们破坏城市文脉的理由。我们的地方政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真正的“城市现代化”应该更加看重一个城市原在的魅力,一个城市要想有更长久的发展就应该从规划设计的理念上张显城市的“个性美”。
规划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 美国著名城市研究专家詹姆斯・特拉菲尔说:“科技改变城市面貌,欲望则铸造城市的品格。”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用石头、泥土和木材构筑起更加坚固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家园,城市由此而诞生。这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第一步,然而,当人类正努力寻求如何建设美好家园的时候,人类似乎正在一步步有计划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2004年5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新闻,爆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20个著名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可以自豪地向每一个地球人说:“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城市都堪称人类的美好家园。”但现实告诉我们正是由于我们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才导致我们今天的局面。我们某些城市为了GDP的高增长,放弃或是忽略了城市的基本功能。我们今天正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城市领导人及城市规划者要本着将城市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城市”,突显城市的特色。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拥有长久的发展动力,只有这样的城市才会成为全球化过程中的“明星城市”。 31地方政府应该建立真正透明的、公正的规划程序 公正的规划意味着建立一个真正的规划程序———这个程序应该是以互动的、有建设性的对话机制为载体,系统地、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规划决策过程的各个层面,政治家、决策者、开发商、居民和学者,无论老少和贫富,都有均等机会参与。一个优质规划程序要求建立制约与制衡机制。这样的规划体制将明确全社会共享价值,并确立一个反映这种价值的公民决策程序。
, 13.5pt; BACKGROUND: white; COLOR: #454545;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模式化情况严重;设计出来的东西放到哪个城市都行,没有城市特色,没有城市灵魂,没有城市主题。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市特色的“业务型”流逝。 五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具备基本理念
思想上勿以“现代化”的名义盲目重塑城市美国历史学家、现任纽约库珀联盟艾文・钱尼建筑学院院长安东尼・维德勒(AnthonyVidler)教授说过“不应该野蛮地以‘现代化’名义对城市进行重塑,而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有价值的城市老建筑加以保护,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任何抛弃城市原有特色妄谈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城市发展需要现代化,一座暮气沉沉的城市只能面临着死亡。但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城市原有特色的丧失,相反现代化就是展现城市自身的优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将其他城市的优点恰当地吸收进来,照搬照抄并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真谛,一味西化只能是“穿了一身俗气的洋裤褂”而已。宝贵的文明传统被割断,城市文明的起承转合和来龙去脉就会遭到破坏,城市将永远陷入抄袭和克隆的恶性循环之中。城市现代化永远不能成为我们破坏城市文脉的理由。我们的地方政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真正的“城市现代化”应该更加看重一个城市原在的魅力,一个城市要想有更长久的发展就应该从规划设计的理念上张显城市的“个性美”。
规划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 美国著名城市研究专家詹姆斯・特拉菲尔说:“科技改变城市面貌,欲望则铸造城市的品格。”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用石头、泥土和木材构筑起更加坚固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家园,城市由此而诞生。这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第一步,然而,当人类正努力寻求如何建设美好家园的时候,人类似乎正在一步步有计划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2004年5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新闻,爆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20个著名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可以自豪地向每一个地球人说:“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城市都堪称人类的美好家园。”但现实告诉我们正是由于我们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才导致我们今天的局面。我们某些城市为了GDP的高增长,放弃或是忽略了城市的基本功能。我们今天正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城市领导人及城市规划者要本着将城市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城市”,突显城市的特色。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拥有长久的发展动力,只有这样的城市才会成为全球化过程中的“明星城市”。 31地方政府应该建立真正透明的、公正的规划程序 公正的规划意味着建立一个真正的规划程序———这个程序应该是以互动的、有建设性的对话机制为载体,系统地、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规划决策过程的各个层面,政治家、决策者、开发商、居民和学者,无论老少和贫富,都有均等机会参与。一个优质规划程序要求建立制约与制衡机制。这样的规划体制将明确全社会共享价值,并确立一个反映这种价值的公民决策程序。
|